一种多间隙液电效应灭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67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2
本实用提供一种多间隙液电效应灭弧装置,属于防雷灭弧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塑胶套、金属垫结构、金属套、绝缘管、间隙电极、液体介质、导电极和硅胶,金属垫结构设置在绝缘管的两端,导电极的一端与金属垫结构连接,导电极伸入绝缘管内,金属套套设在绝缘管的两端。本实用每个间隙层都是均匀电场,击穿场强高,可以减少灭弧绝缘管长度,每个间隙层都有液电效应,灭弧能力强,工频电压重燃的条件是要击穿上述全部间隙的每个均匀电场进行,击穿电压高很难重燃,板之间均匀电场伏秒特性平缓,容易和电气设备实现绝缘配合,短电弧收到冷阴极影响,电弧温度低和直径小,电弧脆弱容易遮断,短电弧携带的能量少。携带的能量少。携带的能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间隙液电效应灭弧装置


[0001]本实用涉及防雷灭弧
,尤其涉及一种多间隙液电效应灭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灭弧防雷装置当受到雷击时,由于灭弧过程会产生瞬态高能量冲击,灭弧产生的数百兆帕的高强度压力作用于灭弧筒,发生机械变形,导致整个灭弧装置炸裂,达到的灭弧防雷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装置,既能够灭弧,又能够防止灭弧装置出现炸裂的情况,提高寿命,实现可以重复利用的灭弧装置。
[0003]实用内容
[0004]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间隙液电效应灭弧装置,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目的是实现长电弧的快速熄灭的同时,提高装置的安全性,防止灭弧防雷装置被破坏,提高灭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有效灭弧。通过镶嵌在反冲管内的金属间隙电极将长电弧分割成多个短电弧,控制液电效应强度,可靠灭弧的同时避免装置结构受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多间隙液电效应灭弧装置,包括塑胶套、金属垫结构、金属套、绝缘管、间隙电极、液体介质、导电极和硅胶,金属垫结构设置在绝缘管的两端,导电极的一端与金属垫结构连接,导电极伸入绝缘管内,金属套套设在绝缘管的两端,并与金属垫结构接触设置,金属套内填充有硅胶密封绝缘管的两端,若干个间隙电极间隔设置在绝缘管内,绝缘管内填充有液体介质,塑胶套包裹在绝缘管和金属套的外侧。
[0007]进一步地,金属垫结构设置为圆板电极或者球形电极,圆板电极上设置有通孔,金属垫结构与绝缘管的内壁内嵌设置。<br/>[0008]进一步地,绝缘管的两端外侧设置有卡扣凸墩,金属套卡套在卡扣凸墩的外侧。
[0009]进一步地,硅胶与绝缘管接触处设置有O型环,套在绝缘管内部的硅胶设置为向内弧形结构。
[0010]进一步地,绝缘管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弹性层,弹性层为橡胶层。
[0011]本实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每个间隙层都是均匀电场,击穿场强高,可以减少灭弧绝缘管长度,每个间隙层都有液电效应,灭弧能力强,工频电压重燃的条件是要击穿上述全部间隙的每个均匀电场进行,击穿电压高很难重燃,板之间均匀电场伏秒特性平缓,容易和电气设备实现绝缘配合,短电弧收到冷阴极影响,电弧温度低和直径小,电弧脆弱容易遮断,短电弧携带的能量少,液电效应在满足遮断弱电弧的前提下,降低了液电效应压强,确保结构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装置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装置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装置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1

塑胶套;2

金属垫结构;3

O型环;4

金属套;5

绝缘管;6

间隙电极;7

液体介质;8

导电极;9

硅胶;10

螺丝;11

凸边;12

卡扣凸墩。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实用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的这些方面。
[0018]如图1所示,一种多间隙液电效应灭弧装置,包括塑胶套1、金属垫结构2、金属套4、绝缘管5、间隙电极6、液体介质7、导电极8和硅胶9,金属垫结构2设置在绝缘管5的两端,导电极8的一端与金属垫结构2连接,导电极8伸入绝缘管5内,金属套4套设在绝缘管5的两端,并与金属垫结构2接触设置,金属套4内填充有硅胶9密封绝缘管5的两端,若干个间隙电极6间隔设置在绝缘管5内,绝缘管5内填充有液体介质7,塑胶套1包裹在绝缘管5和金属套4的外侧。绝缘管由环氧树脂、尼龙玻纤或者PC材料制成,也可以为绝缘管。
[0019]装有灭弧液体的绝缘管以高硬度耐高温耐高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构成,呈圆柱状;外壳以塑胶绝缘材料制成,目的是起到固定绝缘管的作用;钢套安装在绝缘管的两端,固定绝缘管的端部,防止产生的高强度压力将绝缘管机械变形;呈半弧形的硅胶包裹着上下电极,在上下电极灭弧时狭小空间,面积小,产生压力分散现象,用半弧形的硅胶包裹电极可以将压力波聚焦,灭弧通道的压力提高数倍,有效遮断电弧。由螺丝向不锈钢垫圈和硅胶的组合体产生推力,使其与O型环、绝缘管紧密配合,达到高压密封的目的,很好地防止了高强度压力外泄,能够保证产生的高强度压力最大化作用在电弧上。在绝缘管内多个平行的金属电极板将其分割成多个间隙层,每个间隙层充满了灭弧液体。金属电极板通过注塑和绝缘管成为一体,电极板上留有小孔,一方面平衡间隙层的压强,另一方面灌注灭弧液体的通道。
[0020]灭弧时间早,在冲击雷电弧预击穿阶段就能产生灭弧气体压强峰值,并作用与建弧起始阶段的工频电弧,形成不对称灭弧压强优势。灭弧气体压强高,伴随液体中电弧放电的“液电”和“帕斯卡”效应,可以产生灭弧压强,压强值与电弧直径和温度有关。通过减小间隙距离形成“冷阴极”效应降低电弧热电离度来控制电弧直径,适当降低“液电”和“帕斯卡”效应产生的压强值,实现即能灭弧又能防止压强过大对灭弧结构的破坏。
[0021]重燃抑制能力强,短间隙构建的均匀电场,提高了介质重燃强度6倍左右,同时“液电”“帕斯卡”效应产生的巨大压强缩短介质自由行程,也提高了介质重燃击穿场强。
[0022]当装置遭到雷击后,生成液电效应,形成强大的冲击压力波,以冲量或者冲击压力的方式作用于放电通道,截断电弧。同时,给绝缘管内的灭弧液体施加了一定的压强,根据帕斯卡原理,封闭容器中的静止流体的某一部分发生的压强变化,将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必将在绝缘管的内壁上产生更大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作用在外壳后发生反弹,形成方向指向绝缘管中心的作用力,达到截断电弧,减小电流的幅值大小,降低雷电波的陡度,延长电弧的放电时间的目的。该多间隙液电效应灭弧方法,通过镶嵌在反冲管内的多个金属电极板减小电弧长度,将长电弧分割成多个短电弧,在每个间隙层利用液电效应灭弧,控制液电效应强度,在实现长电弧的快速熄灭的同时,防止装置被破坏,稳定可靠灭弧。
[0023]本实用实施例中,金属垫结构2设置为圆板电极或者球形电极,圆板电极上设置有通孔,金属垫结构2与绝缘管5的内壁内嵌设置。如图1所示,内部设置为圆板电极,中间没有设置圆孔,此时,需要在制作绝缘管5时就灌入液体介质7,如图3所示,金属垫结构2设置为球形电极,同样也是需要一开始灌入液体介质7,但是如果设置为图2所示的结构,即为在球形电极上开设一个通孔,然后可以使得后期灌入液体介质7达到各个间隙液体平衡,同时在工作完后每个间隙的压强达到平衡。
[0024]该装置使用在间隙灭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间隙液电效应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塑胶套(1)、金属垫结构(2)、金属套(4)、绝缘管(5)、间隙电极(6)、液体介质(7)、导电极(8)和硅胶(9),金属垫结构(2)设置在绝缘管(5)的两端,导电极(8)的一端与金属垫结构(2)连接,导电极(8)伸入绝缘管(5)内,金属套(4)套设在绝缘管(5)的两端,并与金属垫结构(2)接触设置,金属套(4)内填充有硅胶(9)密封绝缘管(5)的两端,若干个间隙电极(6)间隔设置在绝缘管(5)内,绝缘管(5)内填充有液体介质(7),塑胶套(1)包裹在绝缘管(5)和金属套(4)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间隙液电效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嬿蕾王巨丰许兴游宋永锋卢杨贾征浩陈宇宁李浩杨子童何琪文黄衍霖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超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