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磁发射的飞网发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45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发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电磁发射的飞网发射装置,包括:发射器载体、电磁发射器和飞网;所述发射器载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通过法兰底盘周向固定,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飞网收纳腔;所述电磁发射器的一端固定在内壳体上,电磁发射器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体上;所述飞网系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连接电枢,所述电枢放置于电磁发射器内,所述电磁发射器外接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射过程后坐过载小,发射精度高,而且电枢的初速、飞网张开时间、张开距离精确可控,能够满足不同距离的无人机捕捉需求。能够满足不同距离的无人机捕捉需求。能够满足不同距离的无人机捕捉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磁发射的飞网发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磁发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电磁发射的飞网发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易操控、使用灵活、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大量的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的生产、使用门槛不断降低。同时,由于缺少健全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导致无人机的“黑飞”现象比较严重。无人机的“黑飞”不仅给军事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同时也对航空交通安全、社会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0003]反无人机技术就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无人机进行干扰、诱骗、拦截或摧毁等,使其部分失去或完全失去完成预定任务能力的一种反制技术。传统的反无人机方法有干扰阻断类、抓捕缠绕类、直接摧毁类等三大类。
[0004]干扰阻断就是利用大功率的电磁干扰器、或者无线电信号或者GPS信号等,对黑飞无人机的控制系统、通信系统进行干扰,或造成信息通道阻塞,最终使其失去控制而不能正常工作,实现对黑飞无人机的迫降。
[0005]抓捕缠绕类反无人机系统主要是利用绳状或者网状的物体(一般称为飞网)缠绕“低小慢”无人机的旋翼,使其旋翼受阻而不能正常工作,最终导致无人机失稳而降落。
[0006]直接摧毁类反无人系统就是利用制式弹药或者激光武器将目标直接摧毁。
[0007]其中,抓捕缠绕类由于具有二次伤害小、经济性好等优势,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抓捕缠绕类主要是以制式枪械及无后坐力炮作为发射平台,以含能材料作为驱动能源发射飞网,因此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制式的枪械、含能材料属于严格管控的物品,不能广泛使用;二是在地面利用制式枪械发射飞网,射程有限,对空中的“低小慢”无人机的反制效果差;三是利用无人机平台搭载制式枪械在高空中对目标近距离发射飞网时,受枪械发射的瞬时大后坐力影响,发射平台会剧烈抖动,从而大幅降低打击精度;四是带有含能材料的反无人机系统储存保管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0008]电磁发射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发射弹丸的新型发射技术,具有发射初速精确可控、发射弹丸无含能材料、发射后坐过载小等优点,因此利用其发射飞网,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抓捕缠绕类反无人机技术存在的不足,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磁发射的飞网发射装置,该发射器发射过程后坐过载小,发射精度高,而且电枢的初速、飞网张开时间、张开距离精确可控,能够满足不同距离的无人机捕捉需求。
[0010]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电磁发射的飞网发射装置,包括:发射器载体、电磁发射器和飞网;所述发射器载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通过法兰底盘周向
固定,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飞网收纳腔;所述电磁发射器的一端固定在内壳体上,电磁发射器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体上;所述飞网系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连接电枢,所述电枢放置于电磁发射器内,所述电磁发射器外接电源。
[0011]优选的,所述电磁发射器包括:发射器身管、驱动线圈和加固套筒;所述发射器身管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电枢位于发射器身管内;所述驱动线圈套装在发射器身管外侧且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加固套筒安装在驱动线圈外侧。
[0012]优选的,所述驱动线圈为铜导线绕制的螺线管线圈,所述加固套筒套在驱动线圈上形成绝缘保护层。
[0013]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为同心球面结构;所述外壳体在飞网收纳腔的位置呈凹槽状;所述飞网的发射方向为同心球面结构的旋转对称轴方向。
[0014]优选的,在所述飞网的发射方向的四周均匀分布着若干个沿着球半径方向的电磁发射器。
[0015]优选的,所述飞网的发射方向和电磁发射器的方向呈相同的锐角,相邻两个电磁发射器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相同。
[0016]优选的,所述电磁发射器的数量为四个。
[0017]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外壳发射器定位孔,所述内壳体上开设有内壳发射器定位孔,所述外壳发射器定位孔和内壳发射器定位孔的轴线重合并穿过内壳体的球心。
[0018]优选的,所述发射器身管的一端通过固定螺纹与内壳发射器定位孔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发射器身管的另一端穿过外壳发射器定位孔,实现对电磁发射器的固定。
[0019]优选的,所述法兰底盘开设有电源线缆接入口。
[0020]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的基于电磁发射的飞网发射装置是基于电磁线圈发射技术发射多个电枢,带动飞网在空间张开,发射过程后坐过载小,发射精度高,而且电枢的初速、飞网张开时间、张开距离精确可控,可满足不同距离的无人机捕捉需求;
[0022]2、该装置无含能材料应用,以电能作为发射能源,安全可靠且易获取,发射过程中的特征信号小,有效避免了烟光对光瞄系统的干扰;
[0023]3、该装置采用电磁驱动多电枢发射技术,牵引飞网向不同方向展开,提高了飞网的张开速率和最大捕捉距离;
[0024]4、该装置设有飞网收纳腔,使飞网在被发射之前就已经部分展开,扩展了飞网的有效捕捉距离;
[0025]5、通过调节发射器和电枢的个数,可以发射不同形状的飞网,提高了打击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电磁发射的飞网发射装置的装配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电磁发射的飞网发射装置的剖面图;
[0029]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磁发射器剖面图;
[0030]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枢及飞网连接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

外壳体、2

外壳发射器定位孔、3

飞网收纳腔、4

外壳周向定位孔、5

内壳体、6

内壳发射器定位孔、7

内壳周向定位孔、8

法兰底盘、9

电源线缆接入口、10

电磁发射器、11

发射器身管、12

驱动线圈、13

加固套筒、14

电枢、15

固定螺纹、16

牵引绳、17

飞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磁发射的飞网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器载体、电磁发射器和飞网;所述发射器载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通过法兰底盘周向固定,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飞网收纳腔;所述电磁发射器的一端固定在内壳体上,电磁发射器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体上;所述飞网系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连接电枢,所述电枢放置于电磁发射器内,所述电磁发射器外接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发射的飞网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发射器包括:发射器身管、驱动线圈和加固套筒;所述发射器身管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电枢位于发射器身管内;所述驱动线圈套装在发射器身管外侧且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加固套筒安装在驱动线圈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磁发射的飞网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圈为铜导线绕制的螺线管线圈,所述加固套筒套在驱动线圈上形成绝缘保护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磁发射的飞网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为同心球面结构;所述外壳体在飞网收纳腔的位置呈凹槽状;所述飞网的发射方向为同心球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义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联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