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417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7
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底部具有进风口;至少局部位于进风口的下方的导烟板,以能绕左右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约束于集烟罩上、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导烟板随其转动至基本呈水平的状态下,第一侧边位于第二侧边的后方;第一连杆,其上部位于集烟罩内,自邻近集烟罩之前侧壁的位置向下延伸、并能绕邻近其上端的左右延伸转动轴线相对集烟罩转动,下端与导烟板上邻近其第一侧边的位置转动连接;第二连杆,其上部位于集烟罩内,自邻近集烟罩之后侧壁的位置向下延伸、并能绕邻近其上端的左右延伸转动轴线相对于集烟罩转动,下端与导烟板上邻近其第二侧边的位置转动连接,而与第一连杆呈交叉状。而与第一连杆呈交叉状。而与第一连杆呈交叉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油烟机


[0001]本技术涉及厨用空气净化设备,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0002]吸油烟机已成为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厨房家电设备之一。吸油烟机是利用流体动力学原理进行工作,通过安装在吸油烟机内部的离心式风机吸排油烟,并使用滤网过滤部分油脂颗粒。离心式风机包括蜗壳、安装在蜗壳中的叶轮及带动叶轮转动的电机。当叶轮旋转时,在风机中心产生负压吸力,将吸油烟机下方的油烟吸入风机,经过风机加速后被蜗壳收集、引导排出室外。
[0003]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吸油烟机包括顶吸式和侧吸式,而顶吸式的吸油烟机由于整洁轻巧、占用空间小等优点,而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顶吸式吸油烟机采用油烟升腾原理,在灶台的正上方产生负压区,吸排烹饪时产生的自然上升的油烟,其优点是外观时尚简洁、风量较大,适合于空间较大,能够捕捉距离灶台较远的油烟,缺点是安装高度离灶台较远,在小油烟量烹饪状态下,锅上方的油烟易受到环境空气产生的扰动造成油烟向四周逃逸,导致吸油烟效果较差。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ZL200910096759.3(授权公告号为CN101514823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导烟板的吸油烟机,包括机体、集烟罩和导烟板,该集烟罩的底部设有进风口,导烟板正对该进风口设置且与集烟罩保持有预定的间距,从而在导烟板与集烟罩二者之间形成有容油烟通过的油烟通道。
[0005]上述吸油烟机通过在进风口的下方设置导烟板,使烟气在接触导流板后自导烟板的边缘与集烟罩之间的间隙流向进风口,促进油烟进入吸油烟机内部,从而能够有效减少跑烟现象。但是,由于导烟板是相对于集烟罩固定的,虽然导烟板使负压区有一定下降,但面对门窗开合或者有人走过等外界干扰气流时,抗干扰依然亟待提高。
[0006]专利号为ZL202121434314.4(授权公告号为CN21679027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和两导烟板,所述集烟罩的底部敞口从而构成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烟机还包括用于驱动导烟板运动的运动机构,所述运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将驱动机构的输出传递到导烟板的传动机构,从而能够驱动导烟板穿过进风口进行升降以及以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相对集烟罩翻转。所述运动机构还包括相对集烟罩固定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开设有导向槽组件,所述导向槽组件包括纵向直线延伸的第一导向槽和纵向弯曲延伸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互相连通;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接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连接架与导烟板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架具有能沿着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移动的部分以及能沿着第一导向槽移动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并且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架转动连接。
[0007]上述吸油烟机通过将运动机构驱动导烟板升降以及绕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相对集烟罩翻转,使得导烟板在一定烹饪工况下变形为侧吸形态或前挡烟板形态,侧吸形态
下进一步拉近烟源的距离,前挡烟板形态下将油烟从源头包裹在集烟罩下部区域,进一步延伸集烟罩的拢烟范围,从而提升吸油烟效果。
[0008]由于部分用户选择三眼灶具或者四眼灶具,通常分为沿前后方向分布的两排炉头,而不同排炉头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一样,而上述吸油烟机的传动结构决定了导烟板在翻转过程中的前后位置仅能小范围变动,使锅具放置在不同炉头上无法发挥最佳的吸油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吸油烟机,除了能增大拢烟区域,还能够增大导烟板在翻转过程中前后位置的变化范围。
[0010]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
[0011]集烟罩,底部具有进风口;
[0012]导烟板,以能绕左右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的集烟罩上、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的导烟板随其转动至基本呈水平的状态下,所述的第一侧边位于第二侧边的后方;
[00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烟板至少局部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方,并且,还包括有:
[0014]第一连杆,其上部位于集烟罩内,自邻近所述集烟罩之前侧壁的位置向下延伸、并能绕邻近其上端的左右延伸转动轴线相对集烟罩转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导烟板上邻近其第一侧边的位置转动连接;
[0015]第二连杆,其上部位于集烟罩内,自邻近所述集烟罩之后侧壁的位置向下延伸、并能绕邻近其上端的左右延伸转动轴线相对于集烟罩转动,且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与导烟板上邻近其第二侧边的位置转动连接,而与所述的第一连杆呈交叉状。
[0016]“邻近所述集烟罩之前侧壁的位置”是指,在集烟罩的前侧壁与后侧壁之间,与前侧壁的距离要小于与后侧壁的距离,或者直接就在集烟罩的前侧壁上。
[0017]“邻近所述集烟罩之后侧壁的位置”是指,在集烟罩的前侧壁与后侧壁之间,与前侧壁的距离要大于与后侧壁的距离,或者直接就在集烟罩的后侧壁上。
[0018]“导烟板上邻近其第一侧边的位置”是指,在导烟板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与第一侧边的距离小于与第二侧边的距离,或者直接就在导烟板的第一侧边上。
[0019]“导烟板上邻近其第二侧边的位置”是指,在导烟板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与第一侧边的距离大于与第二侧边的距离,或者直接就在导烟板的第二侧边上。
[0020]通过相交叉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将导烟板以能绕左右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的集烟罩上、并至少局部位于进风口的下方,使导烟板能够在一定烹饪工况下变形为侧吸形态或前挡烟板形态,如前后两排炉头均使用时,导烟板位于进风口的中部、且基本呈水平的姿态,如仅前排炉头使用时,导烟板能向后翻转至位于进风口的后侧、并呈自上而下逐渐向前倾斜的姿态,使主负压区下移至板前侧边缘,如仅后排炉头使用时,导烟板能向前翻转至位于进风口的前侧、并呈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倾斜的姿态,使主负压区下移至板后侧边缘,如爆炒时,导烟板继续向前翻转至基本呈竖向的姿态,使负压区移动至板后侧,能够防止油烟从前方逃逸,从而不仅能够使挡烟板的下边缘更加靠近灶具,使拢烟区域更大,还能够增大导烟板在翻转过程中前后位置的变化范围,使导烟板在不同的使用
场景下都能发挥最佳的吸油烟状态。
[0021]进一步设计,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和第二连杆的上端均与所述的集烟罩转动连接。
[0022]为了使集烟罩底部的上凹腔更深,所述集烟罩包括第一罩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罩体下方的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的底部形成上凹的集烟区域,所述第二罩体呈竖向贯通的框状、且其内表面上部设有支架,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第二连杆的上端均与所述的支架转动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第二罩体连接,也能够使第二罩体和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模块化,更方便组装。
[0023]为了进一步增大在翻转过程中前后位置的变化范围,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第二连杆的长度均大于所述集烟罩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底部具有进风口(121);导烟板(2),以能绕左右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的集烟罩(1)上、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2a)和第二侧边(2b),所述的导烟板(2)随其转动至基本呈水平的状态下,所述的第一侧边(2a)位于第二侧边(2b)的后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烟板(2)至少局部位于所述进风口(121)的下方,并且,还包括有:第一连杆(3),其上部位于集烟罩(1)内,自邻近所述集烟罩(1)之前侧壁的位置向下延伸、并能绕邻近其上端的左右延伸转动轴线相对集烟罩(1)转动,所述第一连杆(3)的下端与导烟板(2)上邻近其第一侧边(2a)的位置转动连接;第二连杆(4),其上部位于集烟罩(1)内,自邻近所述集烟罩(1)之后侧壁的位置向下延伸、并能绕邻近其上端的左右延伸转动轴线相对于集烟罩(1)转动,且所述第二连杆(4)的下端与导烟板(2)上邻近其第二侧边(2b)的位置转动连接,而与所述的第一连杆(3)呈交叉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3)的上端和第二连杆(4)的上端均与所述的集烟罩(1)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1)包括第一罩体(11)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罩体(11)下方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立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