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波收发组件的双通道宽带变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840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7
一种用于微波收发组件的双通道宽带变频系统,包括第一宽带变频通道、第二宽带变频通道、本振单元、检测单元、时针单元、监控单元、供电单元、过温保护电路单元和过温报警器;所述本振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宽带变频通道、所述第二宽带变频通道和所述监控单元连接;所述时针单元分别与所述本振单元和检测单元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宽带变频通道、所述第二宽带变频通道和本振单元连接;所述过温保护电路单元分别与所述过温报警器和所述过温报警器连接。本申请只需设置一个本振单元,即可实现双通道宽带的共本振和独立本振之间的自由切换,使得双通道宽带的体积变小,并且使得双通道宽带的输出杂散低,带宽可变。带宽可变。带宽可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波收发组件的双通道宽带变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波收发组件的双通道宽带变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双通道宽带技术中,为了实现宽带的双通道的变频,一般都采用两个独立变频模块,使得宽带的双通道实现变频。但是两个独立变频模块占用体积大,并且两个独立变频模块,本振单元只能独立工作,不能实现两通道本振信号的共用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微波收发组件的双通道宽带变频系统,解决了现有双通路宽带变频模块体积大,双通道共用本振和独立本振不能切换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微波收发组件的双通道宽带变频系统,包括第一宽带变频通道、第二宽带变频通道、本振单元、检测单元、时针单元、监控单元、供电单元、过温保护电路单元和过温报警器;所述本振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宽带变频通道、所述第二宽带变频通道和所述监控单元连接;所述时针单元分别与所述本振单元和检测单元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与与所述第一宽带变频通道、所述第二宽带变频通道和本振单元连接;所述过温保护电路单元分别与所述过温报警器和所述过温报警器连接。
[0006]具体地,所述时针单元包括参考输入模块和参考放大分路模块;所述参考输入模块的输入端与外部参考信号源连接;所述参考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参考放大分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参考放大分路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检测单元和所述本振单元连接。<br/>[0007]具体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参考状态检测模块、本振状态监控模块和功率监控模块;所述参考放大分路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参考状态检测模块、所述本振状态监控模块和所述功率监控模块连接。
[0008]具体地,所述监控单元包括共本振和独立本振切换模块;
[0009]所述共本振和独立本振切换模块用于与所述参考状态检测模块、所述本振状态监控模块和所述功率监控模块,将外部的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和转换后,传输至所述本振单元。
[0010]具体地,,所述本振单元包括第一本振模块和第二本振模块;所述第一本振模块和所述第二本振模块相连;所述参考放大分路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本振模块和所述第二本振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本振模块包括第一本振子模块和第二本振子模块;所述第二本振模块包括第三本振子模块和第四本振子模块;所述第一本振子模块、所述第二本振子模块、所述第三本振子模块和所述第四本振子模块分别与所述共本振和独立本振切换模块、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本振状态监控模块连接。
[0011]具体地,所述第一宽带变频通道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宽带变频通道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宽带变频通道与所述第二宽带变频通道分别包括预选滤波模块、射频放大模块、变频模块、宽带控制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和功率检测模块;所述预选滤波模块、所述射频放大模块、所述变频模块、所述宽带控制模块和所述功率放大模块依次连接;所述预选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与外部输入信号源连接;所述功率放大模块的输出端与外部接收信号端连接;所述功率放大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所述功率检测模块连接;所述功率检测模块与所述功率监控模块连接;所述变频模块与所述本振单元连接。
[0012]具体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电源连接单元和电源处理模块;所述电源连接单元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电源处理模块与所述电源连接单元连接;所述过温保护电路单元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宽带变频通道与所述第二宽带变频通道分别还包括自校源模块;所述电源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本振子模块、所述第二本振子模块、所述第三本振子模块和所述第四本振子模块连接;
[0013]所述电源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射频放大模块、所述变频模块、所述宽带控制模块和所述功率放大模块;所述电源处理模块通过所述自校源模块与所述预选滤波模块连接。
[0014]更优地,所述第一宽带变频通道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宽带变频通道的输入端分别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保护装置与所述预选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保护装置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宽带变频通道的电路与所述第二宽带变频通的电路受雷击及过载。
[0015]具体地,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气体放电管、自恢复PTC保险丝、瞬态二极管和雪崩二极管;所述气体放电管、所述瞬态二极管和所述雪崩二极管并联连接,所述防保护装置接地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申请只需设置一个本振单元,即可实现双通道宽带的共本振和独立本振之间的自由切换,使得双通道宽带的体积变小,并且使得双通道宽带的输出杂散低,带宽可变。
[0018]更优地,所述过温保护电路单元可防止保护第一宽带变频通道和所述第二宽带变频通道的过温,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延长了第一宽带变频通道和所述第二宽带变频通道的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变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变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
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4]本申请中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微波收发组件的双通道宽带变频系统,包括第一宽带变频通道、第二宽带变频通道、本振单元、检测单元、时针单元、监控单元、供电单元、过温保护电路单元和过温报警器;所述本振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宽带变频通道、所述第二宽带变频通道和所述监控单元连接;所述时针单元分别与所述本振单元和检测单元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与与所述第一宽带变频通道、所述第二宽带变频通道和本振单元连接;所述过温保护电路单元分别与所述过温报警器和所述过温报警器连接。
[0025]本申请通过所述第一宽带变频通道、所述第二宽带变频通道、所述本振单元、所述检测单元、所述时针单元、所述监控单元和所述供电单元,构成宽带变频系统,使得变频系统能够利用相应的宽带变频通道,对外部的输入信号进行预选、滤波和射频放大后,并与所述本振单元产生的信号进行混合变换,再经带宽控制和功率放大,产生带宽和功率能够调节的输出信号。因此,本申请只需设置一个本振单元,即可实现双通道宽带的共本振和独立本振之间的自由切换,使得双通道宽带的体积变小,并且使得双通道宽带的输出杂散低,带宽可变。更优地,所述供电单元还与所述过温保护电路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波收发组件的双通道宽带变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宽带变频通道、第二宽带变频通道、本振单元、检测单元、时针单元、监控单元、供电单元、过温保护电路单元和过温报警器;所述本振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宽带变频通道、所述第二宽带变频通道和所述监控单元连接;所述时针单元分别与所述本振单元和检测单元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宽带变频通道、所述第二宽带变频通道和本振单元连接;所述过温保护电路单元分别与所述过温报警器和所述过温报警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波收发组件的双通道宽带变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针单元包括参考输入模块和参考放大分路模块;所述参考输入模块的输入端与外部参考信号源连接;所述参考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参考放大分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参考放大分路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检测单元和所述本振单元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微波收发组件的双通道宽带变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参考状态检测模块、本振状态监控模块和功率监控模块;所述参考放大分路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参考状态检测模块、所述本振状态监控模块和所述功率监控模块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微波收发组件的双通道宽带变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单元包括共本振和独立本振切换模块;所述共本振和独立本振切换模块用于与所述参考状态检测模块、所述本振状态监控模块和所述功率监控模块,将外部的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和转换后,传输至所述本振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微波收发组件的双通道宽带变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振单元包括第一本振模块和第二本振模块;所述第一本振模块和所述第二本振模块相连;所述参考放大分路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本振模块和所述第二本振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本振模块包括第一本振子模块和第二本振子模块;所述第二本振模块包括第三本振子模块和第四本振子模块;所述第一本振子模块、所述第二本振子模块、所述第三本振子模块和所述第四本振子模块分别与所述共本振和独立本振切换模块、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俊活王鑫涛官国阳严方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圣大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