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及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40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及辅助装置,一种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包括帽体和保护组件,帽体包括防护层,防护层内壁固定连接有接触海绵垫,且接触海绵垫的上端安装有内支撑架,防护层的下沿两侧固定连接有下颌带,保护组件包括多个滑移导轨,多个滑移导轨呈环形阵列固定连接与防护层的外侧,且多个滑移导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中心连接座,多个滑移导轨外侧中心均开设有T形滑槽,且T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形滑动块,通过T形滑动块在滑移导轨内的滑动,将重物偏转朝向一侧有效降低重物对防护层上端中心的直接撞击,减少冲击力,提高了安全帽的防护效果。提高了安全帽的防护效果。提高了安全帽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及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安全帽
,尤其是一种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及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区域安装有风力发电机组,但是风电场点多面广,风机分布涵盖了山地、丘陵等各类复杂地形;虽然有些风电公司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已涵盖了两票、运行、设备管理等基础信息化模块,但由于大多数风场无法满足公司对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移动化、实时可视化、及动作程序标准化的迫切需要,因此对现场风机的安全运维检修管理工作效率提高造成了很大的制约;由于信息不畅和缺乏人员规范化实时管理,设备管理档案不能实时更新,导致造成运维管理、安全管理不当,风机事故频发。
[0003]风电场地域偏僻,环境复杂,大多条件比较恶劣,风机检修人员经常需要进行户外及机组内部作业,由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叶轮直径也越来越大,例如八十米、一百二十米等,导致检修人员经常需要涉及登高、封闭等作业特点,因此对于检修人员的头部的安全防护的工具(安全帽)是不可或缺的。
[0004]现有安全帽由外壳、帽衬和下颊带组成。其主要依靠外壳分散应力和帽衬缓冲减震作用来保护使用者头部,主要依靠外壳的光滑曲面来分散应力,分散程度较为有限,有些具有智能功能的也只是解决了门禁或连接摄像头解决现场图像的功能,无法实现检修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其它功能,但是由于其他功能的实现需要配合大量的电子元件和供电机构,安装多种功能会导致安全帽的重量大幅度增加,增加的检修人员颈部的负担,不利于长期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及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6]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7]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安全帽由外壳、帽衬和下颊带组成。其主要依靠外壳分散应力和帽衬缓冲减震作用来保护使用者头部,主要依靠外壳的光滑曲面来分散应力,分散程度较为有限,安装多种功能会导致安全帽的重量大幅度增加,增加的检修人员颈部的负担,不利于长期使用。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包括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内壁固定连接有接触海绵垫,且接触海绵垫的上端安装有内支撑架,所述防护层的下沿两侧固定连接有下颌带;以及,保护组件,所
述保护组件包括多个滑移导轨,多个所述滑移导轨呈环形阵列固定连接与防护层的外侧,且多个滑移导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中心连接座,多个所述滑移导轨外侧中心均开设有T形滑槽,且T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形滑动块,所述T形滑动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接触板,且多个T形滑动块与中心连接座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拉绳。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左右两侧的所述滑移导轨前后固定连接有多个设备安装座,且设备安装座外侧开设有智能设备连接螺孔。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心连接座的上端阵列固定连接有多个软质橡胶柱,且多个软质橡胶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球面偏移壳,所述球面偏移壳为球壳形结构。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T形滑动块和球面偏移壳均为聚四氟乙烯材质,且接触板的外侧设置有橡胶接触垫。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层包括硬质帽壳和缓冲泡沫内衬组成,所述内支撑架的上端与防护层之间固定连接有架空连接座。
[0013]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用于解决头盔使用时头部的负担,以及头盔使用时的舒适性问题。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电场智能安全帽用辅助装置,包括有上述的帽体,还包括,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肩部固定布垫,所述肩部固定布垫的背侧固定连接有塑料底板,且塑料底板的背侧均匀分布有多个固定插座,所述固定插座为上端开口的T形插槽。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风电场智能安全帽用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肩部固定布垫的前侧对应用户颈部开设U形缺口,且U形的前侧和两端与背侧之间均设置有固定绑带。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风电场智能安全帽用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层后端中心设置有进气嘴,且进气嘴与防护层内壁连通,所述塑料底板的背侧中心设置有通风箱,且通风箱后端安装有轴流风机,所述通风箱的上端设置有输气管,且输气管与进气嘴连通。
[0017]作为本技术所述风电场智能安全帽用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层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分散座,且环形分散座的里端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气孔,所述接触海绵垫为透气棉垫,且进气嘴里端贯穿防护层后与环形分散座内腔连通。
[0018]作为本技术所述风电场智能安全帽用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气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线夹。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有物品落到防护层侧面时,防护层的球形侧面承受冲击小,能够正常防护,当重物落到防护层的上端靠近中心处时,重物撞击与接触板接触,通过T形滑动块在滑移导轨内的滑动,将重物偏转朝向一侧有效降低重物对防护层上端中心的直接撞击,减少冲击力,提高了安全帽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及辅助装置的正视角度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及辅助装置的后视角度立体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的正剖结构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帽体(100),所述帽体(100)包括防护层(101),所述防护层(101)内壁固定连接有接触海绵垫(102),且接触海绵垫(102)的上端安装有内支撑架(103),所述防护层(101)的下沿两侧固定连接有下颌带(104);以及,保护组件(200),所述保护组件(200)包括多个滑移导轨(201),多个所述滑移导轨(201)呈环形阵列固定连接于防护层(101)的外侧,且多个滑移导轨(2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中心连接座(205),多个所述滑移导轨(201)外侧中心均开设有T形滑槽,且T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形滑动块(202),所述T形滑动块(20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接触板(203),且多个T形滑动块(202)与中心连接座(205)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拉绳(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导轨(201)前后固定连接有多个设备安装座(208),且设备安装座(208)外侧开设有智能设备连接螺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连接座(205)的上端阵列固定连接有多个软质橡胶柱(206),且多个软质橡胶柱(20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球面偏移壳(207),所述球面偏移壳(207)为球壳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滑动块(202)和球面偏移壳(207)均为聚四氟乙烯材质,且接触板(203)的外侧设置有橡胶接触垫。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电场智能防护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101)包括硬质帽壳和缓冲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康利陶羽沈文迪秦雪妮李博文曲舒然季笑张金旗周峰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