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面罩头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34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焊接面罩头带结构,该焊接面罩头带结构包括环形头围带主体及若干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环形头围带主体内设有环形输液道Ⅰ和环形输液道Ⅱ,所述环形输液道Ⅰ和环形输液道Ⅱ内分别设有两处阻隔板,四处所述阻隔板分别将环形输液道Ⅰ和环形输液道Ⅱ前、后均分为两部分,所述环形输液道Ⅰ的前部分与环形输液道Ⅱ的后部分连通并形成用于存储内部溶解有气体的溶液的储液腔Ⅰ,所述环形输液道Ⅰ的后部分与环形输液道Ⅱ的前部分连通并形成用于存储有机溶液的储液腔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储液腔Ⅱ内的有机溶液对贴近人头部的区域进行散热,以保障用户在焊接过程中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下,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面罩头带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面罩
,具体为一种焊接面罩头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公告号为CN113350031B提供的一种头带结构及其焊接面罩,包后顶带、中部顶带、前顶带靠近头围带主体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气囊垫、第二气囊垫和第三气囊垫,所述第一气囊垫、第二气囊垫和第三气囊垫之间连通且可由鼓气装置鼓风进而发生膨胀;所述前额带靠近旋转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吸汗膨胀软垫,所述吹气管的出口端对准吸汗膨胀软垫的顶端,所述挤压辊的外侧内嵌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芯片,所述吹尘管用于吹风对护目片进行除尘。上述装置能够适应不同佩戴者的不同头形,在使用后排出气囊内的气体,可以根据吸汗膨胀软垫是否有汗液以及汗液的多少,对排出的气体进行不同形式的再利用,更加智能化;该装置虽然能够对汗液进行吸收,但却不能改变用户在焊接的过程中出汗情况,该装置仅能持续不断的通过耗能来吸汗,能耗较高;以及在对用户头部进行固定后,气囊始终与用户的头部进行接触,长时间的接触会致使用户头部产生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面罩头带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接面罩头带结构,包括环形头围带主体,位于所述环形头围带主体内由外而内依次设有环形输液道Ⅰ和环形输液道Ⅱ,所述环形输液道Ⅰ和环形输液道Ⅱ内分别设有两处阻隔板,四处所述阻隔板分别将环形输液道Ⅰ和环形输液道Ⅱ前、后均分为两部分,所述环形输液道Ⅰ的前部分与环形输液道Ⅱ的后部分连通并形成用于存储内部溶解有气体的溶液的储液腔Ⅰ,所述环形输液道Ⅰ的后部分与环形输液道Ⅱ的前部分连通并形成用于存储有机溶液的储液腔Ⅱ;所述环形输液道Ⅱ的前端远离环形输液道Ⅰ的一面为可膨胀的弹性材料,所述环形输液道Ⅱ的后端远离环形输液道Ⅰ的一端固定设有一中空板,位于所述中空板内活动的设有若干支撑组件。
[0005]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活动设于中空板内的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板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的设有一承载板Ⅰ,位于所述承载板Ⅰ上滑动的设有一承载板Ⅱ,与所述承载板Ⅱ侧端部固定连接的设有一弹性限位件,且所述弹性限位件远离中空板设置。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承载板Ⅱ和弹性限位件的承载杆,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分别与承载杆的同一端部活动相接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承载板Ⅱ的上端固定的设有一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滑动设于承载板Ⅱ上的驱动板Ⅰ和驱动板Ⅱ的端部啮合相接,且所述驱动板Ⅰ和驱动板Ⅱ分别位于转动杆的两侧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与驱动板Ⅰ之间设有一传动杆Ⅰ,且所述传动杆Ⅰ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件和驱动板Ⅰ铰接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与驱动板Ⅱ之间设有一传动杆Ⅱ,且所述传动杆Ⅱ的两端分别
与第二限位件和驱动板Ⅱ铰接连接,当所述转动杆顺时针转动时,所述驱动板Ⅰ远离限位板移动,且所述驱动板Ⅱ靠近限位板移动。
[0007]优选的,所述承载板Ⅱ、驱动板Ⅰ及驱动板Ⅱ在垂直于限位板的方向上移动。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另一侧端面设有一驱动齿轮,所述中空板内壁上水平的开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相接的齿槽,位于所述中空板靠近承载板Ⅰ的端面上水平开设有一限位槽,且当所述驱动齿轮与齿槽啮合相接时,所述承载板Ⅰ插设于限位槽内。
[0009]优选的,位于所述环形头围带主体的上端设有一遮灰板,且所述遮灰板的下端面为凹形结构,位于所述遮灰板和环形头围带主体之间固定设有两处限位杆,且两处所述限位杆对称的分布在环形输液道Ⅰ内的两端,两处所述限位杆的下端透过环形头围带主体并位于环形头围带主体的外端设置,位于两处所述限位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设有一束带。
[0010]优选的,所述遮灰板和限位杆为中空结构,所述限位杆的顶部透过遮灰板并设有进液口,所述限位杆位于环形输液道Ⅰ内的端部开设有若干通水孔。
[0011]优选的,位于所述储液腔Ⅱ内设有一孔板,所述孔板的下端区域用于储存有机溶液,所述孔板的上部区域的顶部设有散热铝板,且所述散热铝板与设置在环形头围带主体侧端面的散热铝板相接。
[0012]优选的,所述储液腔Ⅰ内的溶液为碳酸氢钠的饱和水溶液,该溶液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所述储液腔Ⅱ内的有机溶液为乙醇。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储液腔Ⅱ内的有机溶液对贴近人头部的区域进行散热,以保障用户在焊接过程中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下,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及通过设置在储液腔Ⅰ内的溶解有二氧化碳的碳酸氢钠溶液,可根据焊接温度调节设置在环形输液道Ⅱ前端处的弹性材料的膨胀度,以此,自适应性的调节焊接面罩头带结构的夹紧效果,实用方便;此外,通过承载板Ⅱ可适应的调节弹性限位件与人头部的相对位置,使用便捷,且通过转动杆与驱动板Ⅰ和驱动板Ⅱ的配合,可调节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位置,以此,实现交替变换使用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避免与头部接触的第一限位件或第二限位件长时间固定在同一个位置而对头部产生损伤,同时,交替与头部接触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不仅能够实现将焊接面罩头带结构固定在人头部,而且能够对人头部起到按摩作用,减少长时间固定接触在头部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限位杆与遮灰板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环形输液道Ⅰ和环形输液道Ⅱ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限位杆与环形输液道Ⅰ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组件与中空板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配合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驱动板Ⅰ和驱动板Ⅱ配合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中空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限位板与承载板Ⅰ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环形头围带主体、2环形输液道Ⅰ、3环形输液道Ⅱ、4阻隔板、5中空板、501齿槽、502限位槽、6支撑组件、601限位板、602承载板Ⅰ、603承载板Ⅱ、6031转动杆、6032驱动板Ⅰ、6033驱动板Ⅱ、604弹性限位件、6041第一限位件、6042第二限位件、605承载杆、606传动杆Ⅰ、607传动杆Ⅱ、608驱动齿轮、7遮灰板、8限位杆、801通水孔、9束带、10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0017]一种焊接面罩头带结构,包括环形头围带主体1,位于环形头围带主体1内由外而内依次设有环形输液道Ⅰ2和环形输液道Ⅱ3,环形输液道Ⅰ2和环形输液道Ⅱ3内分别设有两处阻隔板4,四处阻隔板4分别将环形输液道Ⅰ2和环形输液道Ⅱ3前、后均分为两部分,环形输液道Ⅰ2的前部分与环形输液道Ⅱ3的后部分连通并形成用于存储内部溶解有气体的溶液的储液腔Ⅰ,环形输液道Ⅰ2的后部分与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面罩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头围带主体(1),位于所述环形头围带主体(1)内由外而内依次设有环形输液道Ⅰ(2)和环形输液道Ⅱ(3),所述环形输液道Ⅰ(2)和环形输液道Ⅱ(3)内分别设有两处阻隔板(4),四处所述阻隔板(4)分别将环形输液道Ⅰ(2)和环形输液道Ⅱ(3)前、后均分为两部分,所述环形输液道Ⅰ(2)的前部分与环形输液道Ⅱ(3)的后部分连通并形成用于存储内部溶解有气体的溶液的储液腔Ⅰ,所述环形输液道Ⅰ(2)的后部分与环形输液道Ⅱ(3)的前部分连通并形成用于存储有机溶液的储液腔Ⅱ;所述环形输液道Ⅱ(3)的前端远离环形输液道Ⅰ(2)的一面为可膨胀的弹性材料,所述环形输液道Ⅱ(3)的后端远离环形输液道Ⅰ(2)的一端固定设有一中空板(5),位于所述中空板(5)内活动的设有若干支撑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面罩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6)包括活动设于中空板(5)内的限位板(601),与所述限位板(601)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的设有一承载板Ⅰ(602),位于所述承载板Ⅰ(602)上滑动的设有一承载板Ⅱ(603),与所述承载板Ⅱ(603)侧端部固定连接的设有一弹性限位件(604),且所述弹性限位件(604)远离中空板(5)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焊接面罩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6)还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承载板Ⅱ(603)和弹性限位件(604)的承载杆(605),所述弹性限位件(604)包括分别与承载杆(605)的同一端部活动相接第一限位件(6041)和第二限位件(6042),位于所述承载板Ⅱ(603)的上端固定的设有一转动杆(6031),所述转动杆(6031)与滑动设于承载板Ⅱ(603)上的驱动板Ⅰ(6032)和驱动板Ⅱ(6033)的端部啮合相接,且所述驱动板Ⅰ(6032)和驱动板Ⅱ(6033)分别位于转动杆(6031)的两侧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6041)与驱动板Ⅰ(6032)之间设有一传动杆Ⅰ(606),且所述传动杆Ⅰ(60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件(6041)和驱动板Ⅰ(6032)铰接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6042)与驱动板Ⅱ(6033)之间设有一传动杆Ⅱ(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