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茶揉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334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炒茶揉捻机,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基面上安装有固定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茶叶在下凹型弧形结构的底部托盘的基面上滚动进行揉捻,这样即使压力再大,速度很快也不会有脱皮或者叶梗拉断的现象,圆锥形的下封盖替代筋条起到茶叶揉捻翻转的阻力,让茶叶在揉捻中间成球形滚动,揉出来的茶叶条索紧致不松;通过上压力盖在球头活动关节的外壁上转动偏移,使得上压力盖随茶叶球的转动,上压力盖可以波浪形转动,并且持续保证揉捻压力足够大,茶叶在揉捻的过程即使压力再大,转速再高,也不会出现扯断和压碎的现象;通过PLC控制器内置的智能控制系统,PLC控制器随时全程调整控制压力速度。整控制压力速度。整控制压力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炒茶揉捻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揉捻机
,具体为一种炒茶揉捻机。

技术介绍

[0002]揉捻机是一种可保持茶叶纤维组织不致破坏,且能确保茶叶品质均一,操作简便的机器,称之为茶叶揉捻机的一种加工装置,揉捻机现存现状是,第一个茶叶揉捻机压力不可控,经常出现揉不透或者是揉过成泥,茶叶不成条形的现象,或者出现茶叶叶片茶梗被拉断揉碎的现象;第二个茶叶揉捻机底部有筋条茶叶在揉捻过程当中出现叶面和梗脱皮的现象,致使茶叶冲泡时烫水混浊;第三个茶叶揉捻机压力不是随时可控,揉捻的过程当中压力过大或者不够,揉捻效率低下,达不到要求,其结构任然需要完善之处,具体如下:该方案中,茶叶揉捻机对茶叶进行揉捻时,茶叶揉捻的力度不可控制,全凭借工人的经验,对机器揉捻结构设置的数值,在面对不同种类的茶叶时,其揉捻程度不能很好的满足生产需求,且在托盘上设置有筋条,使得茶叶在揉捻过程当中出现叶面和梗脱皮的现象,影响茶叶的质量,为了能够好的对茶叶进行揉捻,因此需要一种炒茶揉捻机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茶叶揉捻机对茶叶进行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茶揉捻机,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基面上安装有固定柱(2),所述固定柱(2)的外壁上安装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外壁上安装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安装套环(6),所述安装套环(6)的外壁上安装有揉捻组件(7),所述固定底座(1)的外壁上安装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外壁上安装有托盘组件(9),所述安装套环(6)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套桶(10),所述固定底座(1)的侧壁上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揉捻组件(7)包括螺纹安装杆(701),所述螺纹安装杆(701)安装在安装套环(6)的外壁上,所述螺纹安装杆(701)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器(702),所述升降器(702)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板(703),所述固定板(703)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704),所述螺纹孔(704)的内壁上安装有压力顶杆(705),所述压力顶杆(705)的一端安装有球头活动关节(706),所述球头活动关节(706)的一端安装有上压力盖(707),所述上压力盖(707)的外壁上安装有压力控制器(708),所述压力控制器(708)的一侧且位于上压力盖(707)的外壁上安装有压力随实时监测装置(709);所述托盘组件(9)包括底部托盘(901),所述底部托盘(901)安装在连接块(8)的外壁上,所述底部托盘(901)的外壁上安装有固定块(902),所述固定块(902)的外壁上安装有步进电机(903),所述步进电机(903)的驱动轴安装有转轮(904),所述转轮(904)的外壁上连接有定位板(905),所述定位板(905)的外壁上安装有定位杆(906),所述定位杆(906)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一锅好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