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合偏振合束和双向整形的激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雕刻
,特别是涉及一种结合偏振合束和双向整形的激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激光在雕刻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相对采用传统雕刻工具的传统雕刻模组而言,基于激光的激光雕刻模组有效提升了雕刻效率。目前,现有的激光雕刻模组主要分为两类:其中一类采用单路激光设计,这类激光雕刻模组只具备一个激光器,输出的激光功率存在较大的限制,能够满足的雕刻需求范围较小,通用性较差;另外一类采用激光合束的方式。
[0003]现有的雕刻类激光器光束整形技术主要有两类:
[0004](1)FAC+SAC方案:两个主轴方向垂直的凸柱镜对激光光束双向整形,准直快轴的凸柱透镜为FAC,准直慢轴的凸柱透镜为SAC,这样能实现两个垂直方向发散的光得到准直。但是FAC需要紧贴激光发光芯片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然而激光二极管的TO封装中,发光芯片被保护窗保护在内部,所以需要将保护窗拆除,才能将FAC紧贴发光芯片的出光口。这种将保护窗拆除的操作有极大的光源失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偏振合束和双向整形的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激光器、第二激光器、第三激光器、第四激光器、第一合光镜组、第二合光镜组、第一整形镜组、第二整形镜组、第三合光镜组、镜头和基座;所述镜头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前端上;所述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远离所述镜头呈垂直排布关系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后端部;所述第三激光器和第四激光器远离所述镜头呈垂直排布关系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后端部;所述第一合光镜和第一整形镜组依次沿所述第一激光器的光路传播方向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合光镜组和第二整形镜组依次沿所述第三激光器的光路传播方向设置在所述基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偏振合束和双向整形的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器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后端上,所述第二激光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激光器前方且与所述第一激光器呈垂直排布关系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左侧;所述第三激光器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后端上,所述第四激光器设置于所述第三激光器前方且与所述第三激光器呈垂直排布关系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右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偏振合束和双向整形的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光镜组包括第一半波片和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一合光镜组用于将所述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投射来的两束激光光束合成第一束激光光束;所述第二合光镜组包括第二半波片和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二合光镜组用于将所述第三激光器和第四激光器投射来的两束激光光束合成第二束激光光束;所述第一整形镜组包括第一平凸柱透镜、第一平凹柱透镜、第二平凹柱透镜和第二平凸柱透镜,所述第一整形镜组用于将所述第一束激光光束整形为快慢轴准直的光束;所述第二整形镜组包括第三平凸柱透镜、第三平凹柱透镜、第四平凹柱透镜和第四平凸柱透镜,所述第二整形镜组用于将所述第二束激光光束整形为快慢轴准直的光束;所述第三合光镜组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三合光镜组用于将整形后的所述第一束激光光束和整形后的所述第二束激光光束合成一束激光光束;所述第一半波片、第一偏振片、第一平凸柱透镜、第一平凹柱透镜、第二平凹柱透镜、第二平凸柱透镜和第一反射镜依次沿所述第一激光器的光路传播方向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半波片、第二偏振片、第三平凸柱透镜、第三平凹柱透镜、第四平凹柱透镜、第四平凸柱透镜和第二反射镜依次沿所述第三激光器的光路传播方向设置在所述基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合偏振合束和双向整形的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波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激光器的正前方,所述第一偏振片与所述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同时呈45
°
斜角排布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激光器的出光侧前方且对应所述第一激光器的光路传播方向;所述第一半波片使所述第一激光器出射的激光偏振态由S偏振态变为P偏振态或由P偏振态变为S偏振态,所述第一偏振片使所述第一激光器与所述第二激光器出射的两束激光光束重叠合并为一束激光光束以实现对两束激光光束的偏振合光;所述第二半波片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益良,黄卓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异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