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回的双向调节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09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止回的双向调节控制器,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上的传动部分和止回部分,所述传动部分连接有线轮,线轮与重物连接,通过传动部分的正反向移动,驱动线轮正反转,实现重物的提起或水平方向的拉起;所述止回部分与传动部分相连接,用于对停止移动后的传动部分进行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机构简单,可靠性高,经济适用性强。适用性强。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回的双向调节控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止回的双向调节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对吊装行业的市场发展对比分析,国内吊装设备产品的销售量及额度呈逐年上升状态,年增长率在100%左右,进口量呈下降态势,表明国产吊装设备所占份额逐渐增加,国内产品相较于国外产品已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0003]综合国内市场现有的产品来看,传统吊装行业的双向止回控制,依靠电机、马达等电气设备的强大扭力实现正反向的转动和锁止,来实现将重物的吊起,无法适用于防爆等级较高的场所,且现有的设备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包含有电子及电气设备的吊装设备易出现各种故障,本专利技术机构的设计解决了设备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设备因故障所带来的物品坠落的风险,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上述提出的传统吊装行业的双向止回控制,依靠电机、马达等电气设备的强大扭力实现正反向的转动和锁止,来实现将重物的吊起,无法适用于防爆等级较高的场所,且现有的设备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包含有电子及电气设备的吊装设备易出现各种故障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止回的双向调节控制器。本专利技术主要利用一对锥齿轮啮合来传递交叉轴的转动。通过齿轮轴压缩弹簧实现一对大锥齿轮沿齿轮轴向的位移,从而变换小锥齿轮的啮合对象。再通过按动旋钮调节齿轮芯轴的轴向位置,实现与之对应的棘轮的固定,实现单向的止回作用。同理,通过调节齿轮芯轴来固定另一个反向棘轮,实现反方向的止回作用。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6]一种止回的双向调节控制器,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上的传动部分和止回部分,所述传动部分连接有线轮,线轮与重物连接,通过传动部分的正反向移动,驱动线轮正反转,实现重物的提起或水平方向的拉起;所述止回部分与传动部分相连接,用于对停止移动后的传动部分进行限位。
[0007]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部分包括齿轮轴、大锥齿轮Ⅰ、大锥齿轮Ⅱ、小锥齿轮、小锥齿轮轴和小锥齿轮轴支架;
[0008]所述齿轮轴进行轴向移动或径向转动,其一端安装在外壳一侧设置的外壳底板上,另一端安装在外壳另一侧;所述大锥齿轮Ⅰ和大锥齿轮Ⅱ位于外壳内部,对向间隔安装在齿轮轴的中部,随齿轮轴进行径向转动;
[0009]所述小锥齿轮位于所述大锥齿轮Ⅰ和大锥齿轮Ⅱ的下方,安装在小锥齿轮轴的一端,随小锥齿轮轴进行转动,线轮安装在小锥齿轮轴的另一端;所述小锥齿轮轴通过轴承Ⅲ连接在小锥齿轮轴支架上,所述小锥齿轮轴支架固定在外壳底板上;
[0010]所述齿轮轴轴向位移后,所述大锥齿轮Ⅰ或大锥齿轮Ⅱ与小锥齿轮啮合连接,通过
齿轮啮合传递齿轮轴的转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止回部分包括棘轮Ⅰ、棘爪Ⅰ、拉簧Ⅰ、拉簧定位销Ⅰ、棘轮Ⅱ、棘爪Ⅱ、拉簧定位销Ⅱ、拉簧Ⅱ、棘爪定位销、轴承Ⅰ、轴承Ⅱ、齿轮芯轴、滚珠Ⅰ和滚珠Ⅱ;
[0012]所述外壳底板上开设有一定深度的圆孔,轴承Ⅰ的一侧安装在圆孔内,所述棘轮Ⅰ安装在轴承Ⅰ上伸出圆孔的另一侧,套设在齿轮轴外并位于外壳内;所述棘爪Ⅰ和拉簧Ⅰ分别通过棘爪定位销和拉簧定位销Ⅰ固定在外壳底板上,与棘轮Ⅰ组成止回机构;
[0013]所述轴承Ⅱ固定在外壳上远离外壳底板的内部端部,所述棘轮Ⅱ安装在轴承Ⅱ上,套设在齿轮轴外并位于外壳内;所述棘爪Ⅱ和拉簧Ⅱ分别通过棘爪定位销和拉簧定位销Ⅱ固定在外壳内部,与棘轮Ⅱ组成反向止回机构,棘轮Ⅰ和棘轮Ⅱ反向安装;
[0014]所述齿轮芯轴从远离外壳底板的一侧插入至齿轮轴内,中部外壁设有凸台Ⅱ,齿轮轴的内壁设有凸台Ⅰ,凸台Ⅰ位于靠近外壳底板的方向,凸台Ⅱ位于远离外壳底板的方向;凸台Ⅰ与凸台Ⅱ间放置有弹簧Ⅱ,并对弹簧Ⅱ进行限位;凸台Ⅱ与凸台Ⅰ相对运动时压缩弹簧Ⅱ;
[0015]所述齿轮芯轴的外壁还开设有两个带有坡度的凹槽,两个凹槽位于在弹簧Ⅱ的两侧,齿轮芯轴进行轴向移动时,两个凹槽分别用于收纳滚珠Ⅰ和滚珠Ⅱ,或推出滚珠Ⅰ和滚珠Ⅱ至齿轮轴的两个定位孔内,实现滚珠Ⅰ和滚珠Ⅱ与棘轮Ⅰ和棘轮Ⅱ的嵌合,使棘轮随齿轮轴转动。
[0016]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板内还设置有弹簧Ⅰ,弹簧Ⅰ的两侧设有连接在外壳底板上的弹簧固定底板和弹簧顶板,用于对弹簧Ⅰ两侧进行限位;弹簧顶板的中部开设有圆孔,齿轮芯轴进行轴向位移时经圆孔穿过弹簧顶板,与弹簧Ⅰ接触,压缩弹簧Ⅰ;所述外壳底板的端部设有凸台Ⅳ,用于对弹簧顶板进行限位。
[0017]进一步地,所述大锥齿轮Ⅰ和大锥齿轮Ⅱ均与齿轮轴过盈配合;所述小锥齿轮和线轮均与小锥齿轮轴过盈配合;所述轴承Ⅲ的轴承外圈与小锥齿轮轴支架过盈配合,轴承内圈与小锥齿轮轴过盈配合。
[0018]进一步地,所述轴承Ⅰ的外圈一部分与圆孔过盈配合,伸出圆孔的另一部分与棘轮Ⅰ过盈配合;所述轴承Ⅱ与棘轮Ⅱ过盈配合。
[0019]进一步地,所述齿轮芯轴上靠近外壳底板的一端设有导向凸台,与齿轮轴的导向槽配合,对齿轮芯轴的转动进行限位,使滚珠Ⅰ、滚珠Ⅱ与齿轮芯轴上的凹槽进行更好的定位。
[0020]进一步地,所述齿轮轴上穿出外壳的另一端端部设有焊接螺母,利用扳手转动焊接螺母,来转动齿轮轴。
[0021]进一步地,所述齿轮芯轴上位于外壳外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旋钮。
[0022]进一步地,所述齿轮芯轴上靠近旋钮的一端设置有凸台Ⅲ,凸台Ⅲ与焊接螺母内部的凸台配合,用于弹簧Ⅱ处于恢复原长时,对齿轮芯轴进行限位。
[0023]较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止回的双向调节控制器,利用一对锥齿轮啮合来传递交叉轴的转动。通过齿轮轴压缩弹簧实现一对大锥齿轮沿齿轮轴向的位移,从而变换小锥齿轮的啮合对象。再通过按动旋钮调节齿轮芯轴的轴向位置,实现与之对应的棘轮的固定,实现单向的止回作用。同理,通过调节齿轮芯轴来固定另一个反向棘轮,实现反方向的止回作用。
[0025]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止回的双向调节控制器,根据齿轮轴的转动圈数来调节线轮转角以及圈数,来实现将重物的提起或者水平方向的拉起,能够更精确的调节拉起重物的高度和水平位移。因为有一对反向棘轮的存在,会防止在齿轮轴停止转动以后重物因自重坠落,或者出现水平方向的松动。
[0026]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止回的双向调节控制器,采用传统机构传动,融合对传动轴的重新设计,使得机构间相互配合,从而达到设计使用要求。由于机构简单,所以可靠性高,经济适用性强。
[0027]综上,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传统吊装行业的双向止回控制,依靠电机、马达等电气设备的强大扭力实现正反向的转动和锁止,来实现将重物的吊起,无法适用于防爆等级较高的场所,且现有的设备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包含有电子及电气设备的吊装设备易出现各种故障的问题。
[0028]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可在吊装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回的双向调节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8)以及安装在外壳(28)上的传动部分和止回部分,所述传动部分连接有线轮(14),线轮(14)与重物连接,通过传动部分的正反向移动,驱动线轮(14)正反转,实现重物的提起或水平方向的拉起;所述止回部分与传动部分相连接,用于对停止移动后的传动部分进行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的双向调节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分包括齿轮轴(3)、大锥齿轮Ⅰ(4)、大锥齿轮Ⅱ(6)、小锥齿轮(5)、小锥齿轮轴(15)和小锥齿轮轴支架(13);所述齿轮轴(3)进行轴向移动或径向转动,其一端安装在外壳(28)一侧设置的外壳底板(1)上,另一端安装在外壳(28)另一侧;所述大锥齿轮Ⅰ(4)和大锥齿轮Ⅱ(6)位于外壳内部,对向间隔安装在齿轮轴(3)的中部,随齿轮轴(3)进行径向转动;所述小锥齿轮(5)位于所述大锥齿轮Ⅰ(4)和大锥齿轮Ⅱ(6)的下方,安装在小锥齿轮轴(15)的一端,随小锥齿轮轴(15)进行转动,线轮(14)安装在小锥齿轮轴(15)的另一端;所述小锥齿轮轴(15)通过轴承Ⅲ(29)连接在小锥齿轮轴支架(13)上,所述小锥齿轮轴支架(13)固定在外壳底板(1)上;所述齿轮轴(3)轴向位移后,所述大锥齿轮Ⅰ(4)或大锥齿轮Ⅱ(6)与小锥齿轮(5)啮合连接,通过齿轮啮合传递齿轮轴的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回的双向调节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部分包括棘轮Ⅰ(2)、棘爪Ⅰ(10)、拉簧Ⅰ(11)、拉簧定位销Ⅰ(12)、棘轮Ⅱ(7)、棘爪Ⅱ(18)、拉簧定位销Ⅱ(16)、拉簧Ⅱ(17)、棘爪定位销(19)、轴承Ⅰ(23)、轴承Ⅱ(27)、齿轮芯轴(8)、滚珠Ⅰ(24)和滚珠Ⅱ(26);所述外壳底板(1)上开设有一定深度的圆孔,轴承Ⅰ(23)的一侧安装在圆孔内,所述棘轮Ⅰ(2)安装在轴承Ⅰ(23)上伸出圆孔的另一侧,套设在齿轮轴(3)外并位于外壳(28)内;所述棘爪Ⅰ(10)和拉簧Ⅰ(11)分别通过棘爪定位销(19)和拉簧定位销Ⅰ(12)固定在外壳底板(1)上,与棘轮Ⅰ(2)组成止回机构;所述轴承Ⅱ(27)固定在外壳(28)上远离外壳底板(1)的内部端部,所述棘轮Ⅱ(7)安装在轴承Ⅱ(27)上,套设在齿轮轴(3)外并位于外壳(28)内;所述棘爪Ⅱ(18)和拉簧Ⅱ(17)分别通过棘爪定位销(19)和拉簧定位销Ⅱ(16)固定在外壳(28)内部,与棘轮Ⅱ(7)组成反向止回机构,棘轮Ⅰ(2)和棘轮Ⅱ(7)反向安装;所述齿轮芯轴(8)从远离外壳底板(1)的一侧插入至齿轮轴(3)内,中部外壁设有凸台Ⅱ(32),齿轮轴(3)的内壁设有凸台Ⅰ(31),凸台Ⅰ(31)位于靠近外壳底板(1)的方向,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洪东艾军郑利民侯明邵志刚王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