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的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8034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的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新能源并网系统稳定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确定场站的运行状态,若运行状态正常,则将所述场站中的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的控制策略调整为定功率因数控制模式;获取所述场站的机端电压,根据所述机端电压与穿越判定阈值的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场站中的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是否进入穿越期间;待场站有功无功恢复后,将所述场站中的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控制策略恢复为定功率因数控制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避免设备间通信造成的延迟,提高响应速度,抑制工频暂时过电压的效果更好。压的效果更好。压的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的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并网系统稳定控制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的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汇集接入电网通常存在电网薄弱、常规电源支撑不足的问题,交/直流故障后诱发工频暂时过电压风险,严重时引起新能源机组脱网,危及系统安全稳定。相关研究表明,工频暂时过电压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系统无功盈余,除了和网架结构薄弱有关,还与大部分新能源机组低电压耐受能力和动态无功响应性能不足、场站缺乏电压协调控制策略等有关。目前在系统工频暂时过电压抑制上,已有相关文献在无功补偿配置、新能源低穿期间的控制参数优化上开展了大量工作,但是对于储能和新能源之间的协调控制方法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0004]确定场站的运行状态,若运行状态正常,则将所述场站中的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的控制策略调整为定功率因数控制模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场站的运行状态,若运行状态正常,则将所述场站中的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的控制策略调整为定功率因数控制模式;获取所述场站的机端电压,根据所述机端电压与穿越判定阈值的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场站中的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是否进入穿越期间,若是,则将所述场站中的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的定功率因数控制模式调整为穿越控制策略;再次获取场站的机端电压,根据预设判据判断所述机端电压是否恢复,若是则判定所述场站中的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出穿越进入穿越恢复期间,待场站有功无功恢复后,将所述场站中的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控制策略恢复为定功率因数控制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阈值包括:低电压穿越判定阈值U
L
和高电压穿越判定阈值U
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越期间,包括:低穿期间和高穿期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越期间包括:低穿控制策略和高穿控制策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场站的机端电压,根据所述机端电压与穿越判定阈值的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场站中的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是否进入穿越期间,若是,则将所述场站中的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的定功率因数控制模式调整为穿越控制策略,具体为:分别获取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的机端电压U,将U与U
L
及U
H
进行对比;若是对比结果U<U
L
则判定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进入低穿期间,则将所述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的定功率因数控制模式调整为低穿控制策略;若是对比结果U>U
L
则判定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进入高穿期间,则将所述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的定功率因数控制模式调整为高穿控制策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穿控制策略为无功优先控制策略,具体如下:确定低穿无功/有功电流控制目标值,计算公式如下:I
QL
=1.5(U
L

U)其中,I
QL
为低穿无功电流控制目标值,I
PL
为低穿有功电流控制目标值,U
L
为低电压穿越判定阈值,U为机端电压,P0为穿越期间前的初始有功功率;根据I
QL
生成无功控制指令,对所述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进行无功控制;在对所述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进行无功控制的限幅环节,确定有功电流最大限幅I
PLmax
,通过I
PLmax
获取低穿有功电流控制目标值的修正值I

PL
,根据I

PL
获取修正电流指令,计算公式如下:I

PL
=min{I
PL
,I
PLmax
}
根据所述修正电流指令对所述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进行有功控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
PL
若是为0,则此时储能单元为充电状态,有功电力按零控制,即停止储能单元的充电。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穿控制策略为无功优先控制策略,具体如下:确定低穿无功/有功电流控制目标值,计算公式如下:I
QH
=10(U

U
H
)其中,I
QH
为高穿无功电流控制目标值,I
PH
为高穿有功电流控制目标值,U
L
为低电压穿越判定阈值,U为机端电压,P0为穿越期间前的初始有功功率;根据I
PH
生成有功控制指令,对所述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进行有功功控制;在对所述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进行有功功控制的限幅环节,确定无功电流最大限幅I
QHmax
,通过I
QHmax
获取低穿无功电流控制目标值的修正值I

QH
,根据I

QH
获取修正电流指令,计算公式如下:I

QH
=min{I
QH
,I
QHmax
}根据所述修正电流指令对所述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进行无功控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
PH
若是为0,则此时储能单元为充电状态,有功电流按零控制,即停止储能单元的充电。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判据为U
L
<U<U
H
,其中U为机端电压,U
L
为低电压穿越判定阈值和U
H
为高电压穿越判定阈值。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越恢复期间,若U
L
<U则储能单元为充电状态,若U<U
H
则储能单元为放电状态;若储能单元处于充电状态,则控制储能单元有功短时保持后再进行恢复。12.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机组/储能单元的协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丽宁赵伟徐鹏吴俊玲黄丹刘涛龚浩岳黄云飞肖雄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