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厚度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785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度、厚度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将保温材料根据燃烧特性有机的分为热固性热塑性,并通过相应的燃烧特性来选择检测方法,使得燃烧评价更加具有准确性、合理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方法能够辅助单体燃烧试验来降低材料在单体燃烧试验中的厚度,降低材料对试验仪器的损耗,增加试验的安全性,有效地保证仪器财产安全和检测人员生命安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烧评价系数η(范围1.0~6.5),使得燃烧评价更加合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了高密度、厚度保温材料检测困难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检测方法所用仪器均系常见仪器,并未增加市场未出现的设备仪器,推广较为容易。为容易。为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厚度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度、厚度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更具体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单体燃烧实验为测试基础的用于评价高密度、厚度保温材料合理的燃烧等性能评价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高密度、厚度的保温材料测试,燃烧性能评价困难等问题,有利于助力保温材料行业健康发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物隔热保温是节约能源、改善居住环境和使用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能耗在人类整个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一般在30

40%,绝大部分是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故建筑节能意义重大。外墙外保温系统具有保温隔热性能好、自重轻、性价比高等优点,是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有效手段。为推动我国建筑节能满足阶段性标准要求,外墙外保温系统已在我国北方地区采暖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的围护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助力我国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0003]随着国内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快速发展的市场需要和节能低碳要求,越来越多的外墙保温产品趋向于密度更高,厚度更大的研究方向发展。国内外研究中主要判定依据为GB 8624

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检测依据为GB/T 20284

2006《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GB/T20284

2006《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对试样厚度进行了规定,最大厚度为200mm。除非在制品说明里有规定,否则若试样厚度超过200mm,则应将试样的非受火面切除掉以使试样厚度为2000‑
10
。但这种方法,对于密度较高厚度更大的材料,一方面材料在实验过程中对厚度进行了人为的直接干预,降低了实验数据的可信度;另一方面,随着容重和体积的增加,材料自身的可燃物含量增大,会超出原有设备的量程和可承受能力,从而增加实验的危险性。
[0004]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很少,高密度、厚度保温材料的燃烧评价,大多仍以现有检测方法为主,危险性较大,无法准确判定。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较大密度和厚度的保温材料进行合理燃烧测试及评价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密度、厚度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高密度、厚度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S100、进行绝热材料的分类;
[0009]步骤S200、根据材料分类进行材料的制备;
[0010]步骤S300、进行测试方法的选择;
[0011]步骤S400、进行燃烧性能评价。
[0012]进一步地,步骤S100具体包括:将保温材料按照热固性和热塑性进行分类,判断测试材料属于材料的类别,根据不同类别进行步骤S200。
[0013]进一步地,步骤S200具体包括:依据步骤S100所判断材料的分类以及材料的原厚将材料制备为1/5倍的原厚~1倍的原厚,选择其中一种进行测试。
[0014]进一步地,步骤S300具体包括:基于单体燃烧,结合极限氧指数、可燃试验、并辅助热值、马弗炉、热动力学分析、锥形量热仪以及阴燃试验炉其中一种或几种测试方法进行试验;此外,步骤S300测试方法的选择,引入更多材料分解过程的试验方法。
[0015]进一步地,步骤S400具体包括:将步骤S300测试得到的结果,结合燃烧评价系数,将材料划分为HG0,HG1,HG2,HN四个等级,并确定满足材料合格的等级;此外,还可包括HG0,HG1,HG2,HN四个等级以外的其他等级。
[0016]进一步地,步骤S400中的燃烧评价系数η的范围为1.0~6.5。
[0017]进一步地,步骤S300中的试样厚度为步骤S200制备的厚度。
[0018]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9]1、在本专利技术所述评价方法中,将保温材料根据燃烧特性有机的分为热固性热塑性,并通过相应的燃烧特性来选择检测方法,使得燃烧评价更加具有准确性、合理性;
[0020]2、通过其它检测方法辅助单体燃烧试验来降低材料在单体燃烧试验中的厚度,降低材料对试验仪器的损耗,增加试验的安全性,有效地保证仪器财产安全和检测人员生命安全;
[0021]3、提供燃烧评价系数η(范围1.0~6.5),燃烧评价更加合理;
[0022]4、解决了高密度、厚度保温材料检测困难的问题;
[0023]5、所述检测方法所用仪器均系常见仪器,并未增加市场未出现的设备仪器,推广较为容易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密度、厚度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所述高密度、厚度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以绝热用聚氨酯材料为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一、依据聚氨酯材料燃烧特性划分为热固性保温材料,并测量聚氨酯材料的厚度和密度,厚度和密度分别为230mm和70kg/m3,进行下一步;
[0029]步骤二、材料的制备:依据步骤一所判断材料的分类以及材料的原厚将材料制备为厚度200mm;
[0030]步骤三、测试方法的选择:基于单体燃烧(试样厚度为步骤二制备的厚度),结合极限氧指数,可燃试验,并辅助热动力学分析(TG),阴燃试验炉等几种测试方法进行试验,测量结果显示,FIGRA
0.2MJ/0.4MJ
=227W/s,THR
600s
=13MJ,LOI=30.5%,60s内焰尖高度<150mm,无滴落物引燃滤纸现象,T
d5%
=273℃,阴燃炉内样品中心温度521.2℃,不同材料的具体检测方法选择见表1;
[0031]步骤四、燃烧性能评价:确定燃烧评价系数η=1.0,ηFIGRA
0.2
[0032]MJ/0.4MJ
=1.0
×
227W/s=227.0W/s,ηTHR
600s
=1.0
×
13MJ=13.0MJ,结合步骤三得到的其他数据,材料燃烧等级满足HG1级。
[0033]表1
[0034][0035]实施例2
[0036]本实施例所述高密度、厚度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以绝热用挤塑聚苯板材料为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7]步骤一、依据挤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厚度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进行绝热材料的分类;步骤S200、根据材料分类进行材料的制备;步骤S300、进行测试方法的选择;步骤S400、进行燃烧性能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厚度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具体包括:将保温材料按照热固性和热塑性进行分类,判断测试材料属于材料的类别,根据不同类别进行步骤S2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厚度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具体包括:依据步骤S100所判断材料的分类以及材料的原厚将材料制备为1/5倍的原厚~1倍的原厚,选择其中一种进行测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厚度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秀艳邵路山陈新同国爱丽马国儒马逸飞王丽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