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喂入装置及烟秆收获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785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喂入装置及烟秆收获机,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前输送总成、滑板、后输送总成、喂入装置及驱动马达,前输送总成包括两组间隔分布的前输送链条组,两组前输送链条组之间的间隙为与拔秆出口衔接的输送通道;滑板布置在拔秆出口的后端和输送通道之间;后输送总成前端与滑板后端衔接且可先与烟秆根底接触并转移运输烟秆;喂入装置的喂入端浮动连接在后输送总成的后端且可先碾压在烟秆的根部并强制将烟秆运输到粉碎机。上述结构前后动作衔接顺畅、自动化水平高,可以省略人工捡拾环节,提高烟秆收获的机械化程度,减轻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轻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轻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喂入装置及烟秆收获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输送喂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烟秆大多采用分段式收获,即先用拔秆机拔出烟秆,直接抛撒在农田上,而后再利用人工进行捡拾、清理泥土、装车,最后运出田间;如专利号为CN203801300U,名称为一种烟叶拔秆机。
[0003]针对目前烟秆分段收获存在的问题,我们提供一种利用锥辊滚动夹持烟秆进行拔秆的技术方案,烟秆拔出后直接通过输送喂入装置进入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的烟秆装箱暂存,待储料箱装满后再运出田间并自卸的技术方案,这一联合作业的技术方案省去了人工捡拾环节,提高烟秆收获的机械化程度,减轻烟农的劳动强度。
[0004]而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拔出的烟秆及时准确的输送并喂入粉碎机,实现粉碎机与拔秆机的可靠连接。因此研发烟秆输送喂入技术已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喂入装置,解决烟秆拔秆后还需要人工捡拾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输送喂入装置,固定在位于拔秆机(拔秆机可以将烟秆向上拔出)上方的车架上,用于转移运输所述拔秆机顶部拔秆出口处的烟秆并强制喂入粉碎机,包括:前输送总成、滑板、后输送总成、喂入装置及驱动马达,
[0007]所述前输送总成包括两组前输送链条组,两组所述前输送链条组间隔相对固定在所述车架的顶部且之间的间隙为位于所述拔秆出口上方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与所述拔秆出口衔接且其输送方向与所述车架的行进方向相反;
[0008]所述滑板对应所述拔秆出口的后端上方和所述输送通道的下方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0009]所述后输送总成位于所述滑板的后方且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后输送总成的前端与所述滑板的后端衔接且其输送方向与所述车架的行进方向相反;
[0010]所述喂入装置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上且其喂入端以碾压方式抵接在所述后输送总成的后端;
[0011]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在所述车架上且其输出端分别与两组所述前输送链条组、所述后输送总成和所述喂入装置传动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拔秆机顶部拔秆出口的上方设计输送通道,由于输送通道是由两组间隔相对分布的前输送链条组之间的间隙构成,该输送通道的上端面、下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开口结构,当接收到拔秆出口处传送的烟秆后,烟秆先会沿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进行,而后会受自身的重力逐渐下降,当下降到一定高度后,由于滑板对应拔秆出口的后端上方和输送通道的下方固定在所述车架上,可以阻止烟秆继续下降,再通
过后输送总成的前端与滑板的后端衔接,可先与下降的烟秆的根部接触(而不是先与烟秆的秆部接触),并拉动烟秆的根部向车架行进的相反方向转移运输;最后通过喂入装置的喂入端先碾压在后输送总成后端的烟秆的根部,可以将烟秆强制喂入下序,从而省略人工捡拾环节,提高烟秆收获的机械化程度,减轻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4]进一步,每组所述前输送链条组均包括传动箱、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前输送链条,两个所述传动箱间隔分布在所述拔秆出口的两侧且相对固定在所述车架的顶部,两个所述传动箱的输出轴均竖直布置;两个所述主动链轮分别垂直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传动箱的输出轴上;两个所述从动链轮对应所述拔秆机的上方转动水平连接在所述车架上;两条所述前输送链条均沿所述车架的前后端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拔秆出口的两侧且对应传动连接在一侧的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上;所述输送通道为两条所述前输送链条之间的间隙;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通过链条或同步带与所述传动箱的输入端传动连接。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拔秆出口的两侧分布两条前传送链条,两条前传送链条沿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转动方向转动并在其之间形成输送通道,输送通道可以带动拔秆出口处拔出的烟秆沿车架行进的相反方向转移运输。
[0016]进一步,每组的所述传动箱、所述主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和所述前输送链条均为上下相对布置的两组。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上两条前传送链条和下两条传动链条可以在拔秆出口的上方布置两条上下平行的输送通道,从而提高输送通道的输送动力,提高输送喂入装置的输送能力。
[0018]进一步,每组的所述前输送链条组还包括多个前刮板,多个所述前刮板间隔固定在所述前输送链条上。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前刮板均垂直布置在输送通道内,可以协助输送通道,提高烟秆输送的快捷性。
[0020]进一步,所述后输送总成包括多个支撑轴、两条后输送链条和多个后刮板,多个所述支撑轴均位于所述车架的后方且均沿垂直所述车架的前后端方向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的两侧;两条所述后输送链条分别传动连接多个所述支撑轴的两端,两条所述后输送链条的前端与所述滑板的后端衔接;多个所述后刮板间隔固定在所述后输送链条上;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通过同步带或链条与所述支撑轴传动连接。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支撑轴转动可以带动两条后输送链条转动,多个后刮板在两条后输送链条的带动下可以携带烟秆的根部向车架行进的相反方向转移运输。
[0022]进一步,多个所述支撑轴的水平高度自所述车架的前端向所述车架的后端方向逐渐升高。
[0023]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支撑轴的水平高度自车架的前端向车架的后端方向逐渐升高,可以提高烟秆的高度,便于后续的喂入操作。
[0024]进一步,所述喂入装置包括从动轴、支撑臂、浮动轴和碾压凸齿,所述从动轴位于所述后输送总成的上方且沿垂直所述车架的前后端方向均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上,所述从动轴通过同步带、齿轮或者链条与所述驱动马达传动连接;所述支撑臂沿所述车架的前后端方向布置且其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从动轴伸出所述车架的一端;所述浮动轴为所述喂入
端且沿垂直所述车架的前后端方向对应所述后输送总成后端的上表面位置,所述浮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且通过同步带、齿轮或者链条与所述从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浮动轴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后输送总成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碾压凸齿为多个且间隔固定在所述浮动轴的外周侧以碾压方式抵接在所述后输送总成后端的上表面。
[0025]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浮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臂远离从动轴的另一端,由于支撑臂靠近从动轴的一端与从动轴转动连接,浮动轴可随后输送总成输送烟秆的多少而上下移动;同时浮动轴的转动方向与后输送总成的输送方向相反,可以强制将烟秆喂入下道工序。
[0026]进一步,所述支撑臂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所述从动轴伸出所述车架的两端且其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浮动轴的两端。
[0027]进一步,所述滑板自前端向其后端方向向下倾斜布置。
[0028]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便于输送总成先与农作物根接触而不是先与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在位于拔秆机(7)上方的车架(6)上,用于转移运输所述拔秆机(7)顶部拔秆出口处的烟秆并强制喂入粉碎机,包括:前输送总成(1)、滑板(2)、后输送总成(3)、喂入装置(4)及驱动马达(5),所述前输送总成(1)包括两组前输送链条组(11),两组所述前输送链条组(11)间隔相对固定在所述车架(6)的顶部且之间的间隙为位于所述拔秆出口上方的输送通道(12),所述输送通道(12)与所述拔秆出口衔接且其输送方向与所述车架(6)的行进方向相反;所述滑板(2)对应所述拔秆出口的后端上方和所述输送通道(12)的下方固定在所述车架(6)上;所述后输送总成(3)位于所述滑板(2)的后方且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6)上,所述后输送总成(3)的前端与所述滑板(2)的后端衔接且其输送方向与所述车架(6)的行进方向相反;所述喂入装置(4)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6)上且其喂入端以碾压方式抵接在所述后输送总成(3)的后端;所述驱动马达(5)固定在所述车架(6)上且其输出端分别与两组所述前输送链条组(11)、所述后输送总成(3)和所述喂入装置(4)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前输送链条组(11)均包括传动箱(111)、主动链轮(112)、从动链轮(113)和前输送链条(114),两个所述传动箱(111)间隔分布在所述拔秆出口的两侧且相对固定在所述车架(6)的顶部,两个所述传动箱(111)的输出轴(1114)均竖直布置;两个所述主动链轮(112)分别垂直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传动箱(111)的输出轴(1114)上;两个所述从动链轮(113)对应所述拔秆机(7)的上方转动水平连接在所述车架(6)上;两条所述前输送链条(114)均沿所述车架(6)的前后端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拔秆出口的两侧且对应传动连接在一侧的所述主动链轮(112)和所述从动链轮(113)上;所述输送通道(12)为两条所述前输送链条(114)之间的间隙;所述驱动马达(5)的输出端通过链条或同步带与所述传动箱(111)的输入端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送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的所述前输送链条组(11)还包括多个前刮板(115),多个所述前刮板(115)间隔固定在所述前输送链条(114)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输送总成(3)包括多个支撑轴(31)、两条后输送链条(32)和多个后刮板(33),多个所述支撑轴(31)均位于所述车架(6)的后方且均沿垂直所述车架(6)的前后端方向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6)的两侧;两条所述后输送链条(32)分别传动连接多个所述支撑轴(31)的两端,两条所述后输送链条(32)的前端与所述滑板(2)的后端衔接;多个所述后刮板(33)间隔固定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斌李亚男楚宜民李会来王典和梦颖刘军辉张苏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烟草公司许昌市公司许昌远方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