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都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母线桥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753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母线桥架,涉及母线桥架技术领域。该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母线桥架,包括桥架本体,所述桥架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导轨。该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母线桥架,便于对不同规格尺寸和厚度的母线本体进行安装固定与拆卸,更加方便快捷;便于根据母线本体的厚度尺寸,控制母线本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和散热距离,不仅更加安全可靠,而且散热效果更好;通过抽风操作,将桥架本体内部的热空气排出,并使得外部的空气进入桥架本体内,形成循环效果,使得散热效果更好;能够在抽气散热时,使得母线本体自动抖动,便于母线本体表面的杂质脱落,并在抽风时被带出收集,从而使得桥架本体的散热效果更好。从而使得桥架本体的散热效果更好。从而使得桥架本体的散热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母线桥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母线桥架
,具体为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母线桥架。

技术介绍

[0002]母线桥架是一种新型配电导线应运,与传统的电缆相比,在大电流输送时充分体现出它的优越性,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母线桥架是由主体和盖板插接组成的封闭体。
[0003]然而,现有的母线桥架在使用时,不便于对不同规格和厚度的母线进行安装固定与拆卸,同时,现有的母线桥架散热方式是通过壳体上的通孔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低、效果差,母线在安装固定后,其间距是固定的,当母线的厚度较大时,相邻两个母线的间距会变较小,影响其安全性和散热效果,并且,母线表面容易积累灰尘等杂质,也会影响散热效果,从而使得母线桥架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容易发生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母线桥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母线桥架,包括桥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导轨(201),且桥架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条形开口(205),各个所述导轨(201)上滑动连接有多个用于对母线本体(11)进行夹紧固定的夹紧机构(2),且桥架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对桥架本体(1)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8);各个所述夹紧机构(2)包括滑动连接在导轨(201)上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块(202),且移动块(202)的侧壁通过移动机构(3)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板(203),所述夹板(203)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圆孔(204),且各个夹板(203)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调节和控制各个母线本体(11)间距的控制机构(5),所述桥架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夹紧机构(2)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10),且桥架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母线本体(11)进行抖动的抖动机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母线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块(202)侧壁的导向杆(303),且导向杆(303)的侧壁套设有滑动块(302),所述滑动块(302)的侧壁螺纹连接双头丝杆(301),且双头丝杆(301)的两端与移动块(202)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头丝杆(301)的转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4)进行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母线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双头丝杆(301)一端的第一从动锥齿轮(401),且移动块(2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02),所述连接块(402)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03),且第一转动杆(403)插设在条形开口(205)内,所述第一转动杆(4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锥齿轮(404),且第一转动杆(40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摇轮(4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母线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各个夹板(203)侧壁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501),且固定块(501)的侧壁通过第二转动杆(502)转动连接有转动板(503),所述第二转动杆(502)的转动通过第二驱动机构(6)进行驱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母线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包括固定套设在第二转动杆(502)侧壁的齿轮(601),且固定块(5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块(602),所述支撑块(6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杆(603),且固定杆(603)的侧壁套设有齿条(604),所述固定杆(603)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605),且齿条(604)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杆(607),所述移动块(202)的上侧壁通过升降机构(7)连接有U形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嫄媛赵洁任振兴孙丰云代华凤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