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艇发动机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冷却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船艇发动机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一般使用内燃机,内燃机是通过燃烧所产生的热能来作功。但是,有效动力仅仅是燃料所具有的全能量的30%~40%,剩下的能量作为排气热损失、机械摩擦热损失而耗损,从而释放大量热量,使发动机温度升高。而发动机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气缸充气量减少和燃烧不正常,发动机功率下降或燃料经济性差,汽油机易产生早燃和爆燃等不良后果,所以需对内燃机各部位进行冷却。
[0003]相比于汽车最终与空气进行换热,换热效率较低且空气受环境因素影响更大,水作为高速船艇的载体,既是良好、天然的换热介质,换热效率也优于风冷。
[0004]专利CN210660286U公开了一种船舶发动机海水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根据发动机的水温、油温和进气温度来控制第一电子节流阀的开度,从而进入发动机的冷却水流量。该冷却系统仅仅是控制单一的第一电子节流阀的开度,控制不够精细,存在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波动大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艇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连接在发动机冷却液回路上的冷却管、用于检测外部水源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管包括依次连接入口段(1)、中间段(2)、散热段(3);所述入口段(1)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中间段(2)的外围设有第一冷却壳(4),所述第一冷却壳(4)内设有射流喷管(5),所述射流喷管(5)设有向所述中间段(2)喷水的射流喷口(6),所述射流喷管(5)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一冷却壳(4)的外侧并连接有智能泵(7),所述第一冷却壳(4)设有第一排水口(8);所述散热段(3)的外围设有第二冷却壳(9),所述第二冷却壳(9)的一端设有入水口(10),另一端设有第二排水口(11),所述入水口(10)、第二排水口(11)均设有智能阀,所述入水口(10)连接有水泵,所述散热段(3)的出口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排水口(11)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智能泵(7)、水泵通过水管连接外部水源,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泵(7)、智能阀、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艇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段(1)为入口处较厚、出口处较薄的变厚度圆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艇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段(1)为入口处的直径较小、出口处的直径较大的变直径圆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艇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喷管(5)与所述中间段(2)平行布置,所述射流喷口(6)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中间段(2)的流向均匀间隔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艇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喷管(5)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射流喷管(5)围绕所述中间段(2)均匀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艇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2)的外壁设有第一扰流肋(1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艇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段(3)的外壁设有第二扰流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艇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ECU或单片机或PLC控制器。9.一种船艇发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明章,周敬承,苏铁城,梁科,梁璐,官维,曹鑫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