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20千伏变电站主变压器N
‑
1校核分析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20千伏变电站主变压器N
‑
1校核分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能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二次能源,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因此,保障电能的稳定可靠运行,就成为了电力系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0003]N
‑
1原则是判定电力系统安全性的一种准则,又称为单一故障安全准则。N
‑
1运行方式是指电力系统的N个元件中的任一独立元件发生故障而被切除,应不造成因其他设备过负荷跳闸而导致用户停电,不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不出现电压崩溃等事故。因此N
‑
1准则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保证电网稳定;二是保证用户得到符合电能质量要求的连续供电。
[0004]对220千伏变电站进行N
‑
1校核分析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同时也有助于指导调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20千伏变电站主变压器N
‑
1校核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待分析的220千伏变电站的数据信息;S2.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对待分析的220千伏变电站的单电源供电负荷进行分析,构建负荷不可转移比指标;S3.基于环境温度对线路极限输送容量的影响,校核线路的极限输送容量;S4.计算待分析的220千伏变电站主变压器N
‑
1情况下剩余变压器不出现过载情况的负荷不可转移比;S5.计算无法转供的110千伏负荷,分析得到待分析的220千伏变电站最终的不可转移负荷比;S6.基于步骤S5的结果和110千伏线路极限输送容量裕度,计算得到负荷增长时线路无法满足负荷转供需求和不可转移负荷导致变电站主变压器N
‑
1情况下剩余变压器过载的时间长度,完成220千伏变电站主变压器N
‑
1校核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20千伏变电站主变压器N
‑
1校核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的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对待分析的220千伏变电站的单电源供电负荷进行分析,构建负荷不可转移比指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对待分析的220千伏变电站的单电源供带的110千伏和10千伏负荷进行分析,计算无法转供负荷值P
cont,220
为P
cont,220
=P
cont,110
+P
cont,10
,其中P
cont,110
为无法通过优化运行方式转供的110千伏负荷,P
cont,10
为无法通过优化运行方式转供的10千伏负荷;采用如下算式计算第i座变电站串供110千伏负荷时第一段110千伏线路按容许发热条件的持续极限输送容量P
imax
:式中U
e
为额定电压;I
max
为导线持续容许电流;K
i
为温度修正系数,且若周围空气温度为10℃则K
i
=1.15,若周围空气温度为15℃则K
i
=1.11,若周围空气温度为20℃则K
i
=1.05,若周围空气温度为25℃则K
i
=1.0,若周围空气温度为30℃则K
i
=0.94,若周围空气温度为35℃则K
i
=0.88,若周围空气温度为40℃则K
i
=0.81;对于串供110千伏线路,线路第一段线路输送功率需要满足下式约束:式中P
i,k,110
为第i座220千伏变电站串供线路上第k座110千伏变电站功率;m为串供110千伏变电站的座数,且m≤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220千伏变电站主变压器N
‑
1校核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的校核线路的极限输送容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计算存在110千伏变电站串供线路,在220千伏主变压器N
‑
1情况下110千伏第一段线路极限输送容量裕度η
N
‑
1,line,m
:式中P
m,max
为第m条串供110千伏变电站第一段线路的极限输送容量;P
m,line
为串供110千
伏变电站第一段线路的实际输送容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220千伏变电站主变压器N
‑
1校核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所述的计算待分析的220千伏变电站主变压器N
‑
1情况下剩余变压器不出现过载情况的负荷不可转移比,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构建220千伏负荷不可转移比指标β为其中P
cont,220
为无法转供负荷值,P
220
为即使可以通过优化运行方式转供但是受限于导线极限输送容量约束而无法转供的110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高才,谢宇峥,章德,侯彦若,苏筱凡,张睿琪,张斌,卢平江,谢煜东,侯赋拉,叶丹,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