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通道内泵房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7689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泵房井管筒与封底之间密封性,从而降低在联络通道内泵房井施工时发生涌水涌砂事故的风险,提高联络通道内泵房井施工安全性的联络通道内泵房井施工方法,涉及竖井施工技术领域。联络通道内泵房井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在联络通道的泵房井的施工位置的衬砌上设置向下的开孔,并在所述开孔内设置带有防喷装置的孔口管;将旋喷设备的喷管通过所述孔口管向下深入土体至要求深度,并利用所述喷管切削土体形成混凝土块,以作为泵房井的封底;向下推进外径小于所述封底直径的预制泵房井管筒,使泵房井管筒的下端穿破所述衬砌并伸入所述封底内,以与所述封底密封配合,形成泵房井防漏水结构。形成泵房井防漏水结构。形成泵房井防漏水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络通道内泵房井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竖井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联络通道内泵房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联络通道是设置在两个隧道中间的连接通道,用于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泵房位于区间隧道最低点,用于隧道集排水。为了减少工程规模,一般将泵房设置在联络通道内,在联络通道水平通道施工完后再进行竖向泵房井开挖。由于联络通道本身埋深较大,所处位置的水土压力较大,加之联络通道内净空小,若在联络通道内施工泵房井,要达到规范要求的储水量,势必要大大增加泵房井的深度,因此,在联络通道处再进行竖向开挖泵房井,所承受的水土压力更大。而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如何解决水压力问题又是控制泵房井施工风险的关键工序,稍有不慎易发生涌水涌砂、土体失稳等事故。
[0003]申请号为CN201911214879.9的专利公开了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方法及泵房施工降水系统,该方法采用注浆法先对隧道联络通道进行土体加固,再在联络通道地面的泵房井待开挖区域打降水井,然后在该降水井内下入过滤筒,在过滤筒内置入水泵用于将降水井内的积水引至降水井外,以便泵房井的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联络通道内泵房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施工联络通道(1),并在联络通道(1)内设置衬砌(2);步骤二、在联络通道(1)的泵房井(3)施工位置的衬砌(2)上设置向下的开孔(21),并在所述开孔(21)内设置带有防喷装置的孔口管(4);步骤三、设置旋喷设备,将旋喷设备的喷管(5)通过所述孔口管(4)向下深入土体至要求深度,并利用所述喷管(4)切削土体形成混凝土块,以作为泵房井的封底(6);步骤四、撤出所述喷管(4),并封堵所述开孔(21);步骤五、在所述联络通道(1)泵房井(3)的施工位置向下推进外径小于所述封底(6)直径的预制泵房井管筒(7),使所述泵房井管筒(7)的下端穿破所述衬砌(2)并伸入所述封底(6)内,以与所述封底(6)密封配合,形成泵房井防漏水结构,其中,所述泵房井管筒(7)的下端穿破所述衬砌(2)时从所述衬砌(2)上分离部分为泵房井衬砌部分(22),在向下推进泵房井管筒(7)的过程中,压住位于所述泵房井衬砌部分(22);步骤六、在泵房井管筒(7)的上端与衬砌(2)之间做防水处理,并将泵房井管筒(7)的上端与衬砌(2)连接,使所述泵房井管筒(7)与所述衬砌(2)连接成整体。步骤七、移除泵房井衬砌部分(22)以及所述泵房井管筒(7)内侧的土体,并在施工泵房井管筒(7)内施工混凝土护壁(32)以作为二次衬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络通道内泵房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房井管筒(7)包括多节泵房井管节(71),在所述联络通道(1)的泵房井(3)的施工位置向下推进泵房井管筒(7)时,依次向下推进所述泵房井管节(71),使所述泵房井管节(71)依次首尾相接密封配合形成所述泵房井管筒(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络通道内泵房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联络通道(1)的泵房井(3)的施工位置向下推进外径小于所述封底(6)直径的泵房井管筒(7)包括:在联络通道(1)的泵房井(3)的施工位置上方设置升降机构(8),所述升降机构(8)的下端安装水平旋转驱动装置(9);在所述泵房井管筒(7)的下端设置锯齿结构(72);将所述泵房井管筒(7)的上端与水平旋转驱动装置(9)的驱动轴连接,利用所述水平旋转驱动装置(9)驱动所述泵房井管筒(7)水平旋转,利用所述升降机构(8)向下推进所述泵房井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呼佳周勇邹育杨朋周明亮朱宏海喻波丁玉乔韦青岑林刚倪安斌高鲲王璞邱宇笛王宝峰刘柏龄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