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58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的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整流结构,所述整流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整流结构设置在所述风口位置处,所述整流结构具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用于引导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口之间的气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管机通过在风口位置处设置整流结构,在风管机在运行时,气流在导流面作用下,可以有效地减少扰流和湍流的产生,不仅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而且当风口进风时,风口的进风可以更加均匀地吹向换热器,从而提高换热效率,而当风口出风时,气流可以更加均匀地从风口吹出,从而减少风量损失。从而减少风量损失。从而减少风量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管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风管机。

技术介绍

[0002]风管机是空调的一种,为了提高舒适性,有些风管机采用上出冷风,下出热风的方式,这样可以实现瀑布式制冷和地毯式暖风。在风管机运行时,空气在风管机的风道内流动,会产生扰流和湍流,使气流分布不均匀,影响与蒸发器的换热效率,而且还会产生噪音,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如何减少使风道内的气流流动更加顺畅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管机,解决了现有风管机内空气流动会产生扰流和湍流,使气流分布不均匀,影响与蒸发器的换热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的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整流结构,所述整流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整流结构设置在所述风口位置处,所述整流结构具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用于引导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口之间的气流。
[0005]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面具有平面段,所述平面段延伸至所述风口位置处。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面还具有与所述平面段相连的曲面段,所述曲面段位于所述平面段远离所述风口的一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曲面段曲率为R,R的取值范围为0~0.02。
[0008]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包括相连的第一换热体和第二换热体,所述第一换热体的换热面和所述第二换热体的换热面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一换热体和所述第二换热体相连形成的尖角朝向所述整流结构。<br/>[0009]进一步地,所述平面段与所述第一换热体的换热面形成夹角A,A的取值范围为50
°
~60
°

[0010]进一步地,所述风口为所述风管机的下风口,所述风管机还包括侧风口;所述风管机在制热模式下,所述下风口为出风口,所述侧风口为进风口;所述风管机在制冷模式下,所述下风口为进风口,所述侧风口为出风口。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位于所述侧风口与所述换热器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面上设置有消音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整流结构为所述壳体的一部分。
[0014]本专利技术的风管机通过在风口位置处设置整流结构,在风管机在运行时,气流在导流面作用下,可以有效地减少扰流和湍流的产生,不仅可以减少噪音,而且当风口进风时,风口的进风可以更加均匀地吹向换热器,从而提高换热效率,而当风口出风时,气流可以更加均匀地从风口吹出,从而减少风量损失。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管机的整流结构与换热器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管机的整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例:10、壳体;11、风口;20、换热器;21、第一换热体;22、第二换热体;30、整流结构;31、导流面;311、平面段;312、曲面段;4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0020]如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10、换热器20和整流结构30,壳体10上具有与壳体10内部连通的风口11;换热器20设置在壳体10内;整流结构30设置在壳体10内,整流结构30设置在风口11位置处,整流结构30具有导流面31,导流面31用于引导换热器20和风口11之间的气流。
[0021]本专利技术的风管机通过在风口11位置处设置整流结构30,在风管机在运行时,气流在导流面31作用下,可以有效地减少扰流和湍流的产生,不仅可以减少噪音,而且当风口11进风时,风口11的进风可以更加均匀地吹向换热器20,从而提高换热效率,而当风口11出风时,气流可以更加均匀地从风口11吹出,从而减少风量损失。
[0022]进一步地,导流面31具有平面段311,平面段311延伸至风口11位置处。通过设置平面段311并将平面段311延伸至风口11位置处,在风口11进风时,可以引导风口11的进风贴附在导流面31上,从而提高整流效果。
[0023]更进一步地,导流面31还具有与平面段311相连的曲面段312,曲面段312位于平面段311远离风口11的一侧。曲面段312向换热器20的方向弯曲。在风口11进风时,平面段311引导的进风通过曲面段312导向换热器20的方向,从而可以使换热器20的风量更加平均,提高换热效率。而当风口11出风时,曲面段312可以将风管机内部的气流引导至风口11位置处,避免涡流的产生,从而减少风量损失。
[0024]优选地,曲面段312曲率为R,R的取值范围为0~0.02。对本例的风管机进行仿真试验,改变曲面段312曲率R,仿真结果如下:
[0025]R转速(rpm)计算风量(m3/h)计算压头(Pa)计算效率(%)0220046576600.015220051082650.0222005158469.80.02522004808063
[0026]根据仿真数据可知,当R为0.02时,曲面段312的弯曲度最佳,可以有效的对风口11与换热器20之间的气流进行平稳的引导,使气流转向过程中产生的涡流最少,气流流动最顺畅,使风量、压头和风机效率能够达到数据中的最大值;当R减小到0.015时,由于曲面段312的弯曲度减小,引导气流效果变差,风量、压头和风机效率均明显降低;当R继续减小到0时,此时,曲面段312基本接近平面,对气流的引导效果最差,风量、压头和风机效率均严重降低,达到不能使用的状态;而当R增大到0.025时,曲面段312的弯曲度过大,反而更容易产生涡流,不利于将引导风口11与换热器20之间的气流,导致风量、压头和风机效率均明显降
低。因此,可以看出,同转速下,曲面段312曲率为0.02时,风量和压头最大,整机效率最高。
[0027]进一步地,换热器20包括相连的第一换热体21和第二换热体22,第一换热体21的换热面和第二换热体22的换热面之间形成夹角,第一换热体21和第二换热体22相连形成的尖角朝向整流结构30。
[0028]需要说明的是,换热器20为V型换热器,第一换热体21与第二换热体22整体形成V型结构,其中,换热面为换热器20自身结构所形成可以换热的换热面,一般是指换热器20中最大面积的外表面。
[0029]如图1所示,第一换热21体位于靠近风口11位置处,而第二换热体22位于远离风口11位置处,这就会导致风口11的进风会更多地与第一换热体21换热,导致换热器20换热不平均,从而换热效率降低。而本专利技术的整流结构30,将曲面段312的位置与第二换热体22位置相对应,并且曲面段312朝向第二换热体22弯曲,在平面段311和曲面段312的导流作用下,风口11的进风可以更多地吹向第二换热体22,从而使换热器20整体的风量更加平均,从而提高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具有与所述壳体(10)内部连通的风口(11);换热器(20),所述换热器(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整流结构(30),所述整流结构(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整流结构(30)设置在所述风口(11)位置处,所述整流结构(30)具有导流面(31),所述导流面(31)用于引导所述换热器(20)和所述风口(11)之间的气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面(31)具有平面段(311),所述平面段(311)延伸至所述风口(11)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面(31)还具有与所述平面段(311)相连的曲面段(312),所述曲面段(312)位于所述平面段(311)远离所述风口(11)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段(312)曲率为R,R的取值范围为0~0.0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0)包括相连的第一换热体(21)和第二换热体(2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晓龙张碧瑶张一帆丁绍军玉格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