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刀具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49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刀具生产工艺,涉及数控刀具生产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数控刀具生产工艺,刀片的硬度无法满足长时间使用的需求,且生产工艺无法根据材料的特性发挥其最大优点,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使用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钛合金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刀具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刀具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数控刀具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数控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称切削工具。广义的切削工具既包括刀具,还包括磨具;同时“数控刀具”除切削用的刀片外,还包括刀杆和刀柄等附件。现阶段,数控加工刀具生产过程中,刀具质量测量的依据为刀具耐用度。切削刀具批量生产时,各刀具工件材质及材料间均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差异,原因是切削刀具生产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刃磨质量,所以,同一生产环境下生产的切削刀具,其耐用度也将不尽相同。就数控方面而言,刀具耐用度平均指标及其可靠指标Tp均应具备齐全。通常情况下,刀具标准可靠度不宜低于0.9。数控刀具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刀片,刀片自身决定着数控切割的效果,刀片也是消耗品,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刀片进行更换,为能够提高刀片的硬度,所以亟需一种数控刀具生产工艺。
[0003]但是,现有的数控刀具生产工艺,刀片的硬度无法满足长时间使用的需求,且生产工艺无法根据材料的特性发挥其最大优点,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数控刀具生产工艺,刀片的硬度无法满足长时间使用的需求,且生产工艺无法根据材料的特性发挥其最大优点,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使用效果不够理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数控刀具生产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数控刀具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0007]钛合金40

60份、钒12

18份、钨6

10份、钼2

8份、铬2

4份与增碳剂0.5

1.2份。
[000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种数控刀具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0009]钛合金50

64份、钒10

14份、钨4

12份、钼4

10份、铬3

7份与增碳剂0.7

1.4份。
[00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种数控刀具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0011]钛合金50份、钒14份、钨8份、钼6份、铬3份与增碳剂0.8份。
[00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种数控刀具生产工艺,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控刀具配方,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备料:依次称取相应重量的钛合金、钒、钨、钼、铬与增碳剂;
[0014]S2:熔炼:将称取好的钛合金、钒、钨、钼与铬投入熔炼炉内进行融化;
[0015]S3:加料:将增碳剂投入混合液态金属中备用;
[0016]S4:浇铸:将液态金属浇入石墨型模具内得到粗胚;
[0017]S5:降温:待石墨型模具内的粗胚自然冷却后取出粗胚;
[0018]S6:正火:对粗胚进行加热实现正火处理;
[0019]S7:保温:对正火后的粗胚进行保温处理;
[0020]S8:冷却:对保温的后的粗胚进行自然冷却;
[0021]S9:打磨:对粗胚进行打磨加工。
[002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2中熔炼的温度为3410

3450摄氏度。
[002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6中正火的温度为850

1000摄氏度,时间为2

3小时。
[002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7保温的温度设置为300

400摄氏度,时间为3

4小时。
[002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数控刀具生产工艺,将增碳剂投入混合液态金属中备用,提高数控刀片的使用寿命;
[0026]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刀片的硬度可以满足长时间使用的需求,且生产工艺可以根据材料的特性发挥其最大优点,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用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
[0028]实施例一
[0029]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数控刀具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0030]钛合金40份、钒12份、钨6份、钼2份、铬2份与增碳剂0.5份。
[0031]本实施例中,一种数控刀具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2]S1:备料:依次称取相应重量的钛合金、钒、钨、钼、铬与增碳剂;
[0033]S2:熔炼:将称取好的钛合金、钒、钨、钼与铬投入熔炼炉内进行融化;
[0034]S3:加料:将增碳剂投入混合液态金属中备用;
[0035]S4:浇铸:将液态金属浇入石墨型模具内得到粗胚;
[0036]S5:降温:待石墨型模具内的粗胚自然冷却后取出粗胚;
[0037]S6:正火:对粗胚进行加热实现正火处理;
[0038]S7:保温:对正火后的粗胚进行保温处理;
[0039]S8:冷却:对保温的后的粗胚进行自然冷却;
[0040]S9:打磨:对粗胚进行打磨加工。
[0041]本实施例中,S2中熔炼的温度为3420摄氏度;S6中正火的温度为850摄氏度,时间为2小时;S7保温的温度设置为300摄氏度,时间为3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数控刀具的使用效果跟好,使用寿命更长。
[0042]实施例二
[004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数控刀具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0044]钛合金60份、钒18份、钨10份、钼8份、铬4份与增碳剂1.2份。
[0045]本实施例中,一种数控刀具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46]S1:备料:依次称取相应重量的钛合金、钒、钨、钼、铬与增碳剂;
[0047]S2:熔炼:将称取好的钛合金、钒、钨、钼与铬投入熔炼炉内进行融化;
[0048]S3:加料:将增碳剂投入混合液态金属中备用;
[0049]S4:浇铸:将液态金属浇入石墨型模具内得到粗胚;
[0050]S5:降温:待石墨型模具内的粗胚自然冷却后取出粗胚;
[0051]S6:正火:对粗胚进行加热实现正火处理;
[0052]S7:保温:对正火后的粗胚进行保温处理;
[0053]S8:冷却:对保温的后的粗胚进行自然冷却;
[0054]S9:打磨:对粗胚进行打磨加工。
[0055]本实施例中,S2中熔炼的温度为3450摄氏度;S6中正火的温度为1000摄氏度,时间为3小时;S7保温的温度设置为400摄氏度,时间为4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数控刀具的使用效果跟好,使用寿命更长。
[0056]实施例三
[0057]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数控刀具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0058]钛合金50份、钒14份、钨8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刀具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钛合金40

60份、钒12

18份、钨6

10份、钼2

8份、铬2

4份与增碳剂0.5

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刀具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钛合金50

64份、钒10

14份、钨4

12份、钼4

10份、铬3

7份与增碳剂0.7

1.4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刀具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钛合金50份、钒14份、钨8份、钼6份、铬3份与增碳剂0.8份。4.一种数控刀具生产工艺,包括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控刀具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标陈秀娥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工联工量刃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