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49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表面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设备,包括改性池体,所述改性池体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处理槽,所述处理槽内填充有反应溶液;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上料台和下料台;还包括分批传送组件,所述分批传送组件与输送组件配合,用于将上料台输入的工件进行分隔、输送至下料台上;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与分批传送组件相配合,用于对工件角度进行调整,增强工件与反应溶液的接触均匀程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分批传送组件,逐一接收金属工件,进而将工件进行分批、隔开,降低金属工件在运动过程中,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的几率,同时增强金属工件在格子空间中的运动效果,增强金属工件与反应溶液的接触均匀程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表面处理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金属材料性能需求的迥异,致使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高速发展,根据其处理工艺进行划分,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便有电镀、阳极氧化、微弧氧化、电泳、PVD真空镀、粉末喷涂、金属拉丝等多种工艺,而根据处理效果又能分为钝化、镀膜、磷化等。
[0003]其中多数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中均采用到化学试剂浸泡的方式进行,如酸洗工艺、钝化工艺等,在浸泡时,通过化学试剂与金属工件之间的反应,实现溶解、剥离、镀膜等效果,同时多种工艺的联合使用更是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如不锈钢板材在进行钝化处理之前,会先一步进行除油工艺、酸洗工艺,以去除金属工件表面的油污、锈迹等,随后再通过钝化液对金属工件进行表面改性,以增强构件最终钝化效果,然而在化学试剂浸泡类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的批量化操作中,由于需要保证化学试剂与金属工件表面均匀接触等原因,致使金属工件在进行表面处理时需要相互分离,进而防止表面处理不彻底或表面处理程度不一致的问题,在对金属工件进行逐一、分批操作时,多数通过传送设备,将工件进行悬挂或承托后,放置于处理液中,进而实现金属工件的流水线式处理。
[0004]相关技术将金属工件进行悬挂或承托时,多数通过挂钩、夹具或网箱进行,不仅需要对工件进行逐一操作,操作效率低下、劳动量大,同时金属工件与挂钩、承托板之间的接触,阻碍了金属工件与反应液的接触,也会对金属工件的表面处理均匀程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0005]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设备。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分批传送组件,利用滤板24、分隔盘25在输送轮轴21上形成格子空间,随后再利用格子空间逐一接收金属工件,进而将工件进行分批、隔开,降低金属工件在运动过程中,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的几率,另一方面输送轮轴21配合滤板24、分隔盘25带动金属工件在处理槽2内做圆弧形运动,不仅在运动的过程中,配合重力,增强金属工件在格子空间中的运动效果,降低金属工件与滤板24、分隔盘25长时间接触的几率,同时圆弧形运动还能够致使金属工件与处理槽2内不同深度的处理液均进行接触,降低处理槽2内反应溶液分层等现象,对金属工件表面处理效果的影响。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设备,包括改性池体,所述改性池体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处理槽,所述处理槽内填充有反应溶液;
[0009]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上料台和下料台,所述上料台与下料台分别固定连接于改性池体两端;
[0010]还包括分批传送组件,所述分批传送组件安装于改性池体上,所述分批传送组件与输送组件配合,用于将上料台输入的工件进行分隔、输送至下料台上;
[0011]所述分批传送组件包括输送轮轴,所述输送轮轴转动安装于处理槽内,所述改性池体一侧开设有传动槽,所述输送轮轴均延伸至传动槽内;
[0012]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改性池体上,多个所述输送轮轴相互带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轮轴与驱动电机转动轴固定连接;
[0013]滤板,所述输送轮轴上安装有滤板,所述滤板沿输送轮轴圆周方向均匀排列;
[0014]分隔盘,所述输送轮轴上安装有分隔盘,所述分隔盘沿输送轮轴轴线方向均匀排列;
[0015]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安装于改性池体上,所述微调组件与分批传送组件相配合,用于对工件角度进行调整,增强工件与反应溶液的接触均匀程度。
[0016]优选的,所述改性池体上表面倾斜设计,且多个处理槽呈台阶形排布,所述上料台、下料台分别与改性池体上表面顶端、底端连接,所述处理槽靠近下料台一侧高度小于对应的输送轮轴圆心高度。
[0017]优选的,所述改性池体内部开设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与处理槽一一对应,所述辅助槽与处理槽导通设计。
[0018]优选的,所述处理槽靠近下料台一侧侧壁与辅助槽导通设计,所述辅助槽位于改性池体侧壁开口设计,所述辅助槽开口处安装有橡胶塞。
[0019]优选的,所述微调组件包括喷射管,所述处理槽底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喷射管;
[0020]水泵,所述改性池体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水泵,所述水泵与处理槽一一对应,所述喷射管均与水泵输出端导通;
[0021]储液腔,所述改性池体内部开设有储液腔,所述水泵抽吸端延伸至储液腔内。
[0022]优选的,所述滤板均弧形设计,所述喷射管开口均朝向输送轮轴圆心方向。
[0023]优选的,所述滤板上均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滚柱。
[0024]优选的,所述辅助槽与储液腔导通设计,且辅助槽与储液腔导通处安装有细滤网。
[0025]优选的,所述细滤网倾斜设计。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7]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设备,通过设置分批传送组件,利用滤板24、分隔盘25在输送轮轴21上形成格子空间,随后再利用格子空间逐一接收金属工件,进而将工件进行分批、隔开,降低金属工件在运动过程中,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的几率,另一方面输送轮轴21配合滤板24、分隔盘25带动金属工件在处理槽2内做圆弧形运动,不仅在运动的过程中,配合重力,增强金属工件在格子空间中的运动效果,降低金属工件与滤板24、分隔盘25长时间接触的几率,同时圆弧形运动还能够致使金属工件与处理槽2内不同深度的处理液均进行接触,降低处理槽2内反应溶液分层等现象,对金属工件表面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多个处理槽2内的分批传送组件自动对接,致使金属工件能够自动进行多工序作业,进一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28]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设备,通过调整水泵41的功率,致使喷射管4中喷射的水流对金属工件的冲击力度,能够调整液流给予金属工件的推动力的大小,另外当金属工件进行,如酸洗、水洗等表面处理作业时,通过调整液流的冲击力还能够有效的增强对金属工件的清洗效果,进而增强对金属工件加工效果的调整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3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33]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34]图中:1、改性池体;11、上料台;12、下料台;2、处理槽;21、输送轮轴;22、传动槽;23、驱动电机;24、滤板;25、分隔盘;3、辅助槽;31、细滤网;4、喷射管;41、水泵;42、储液腔;43、滚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设备,包括改性池体(1),所述改性池体(1)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处理槽(2),所述处理槽(2)内填充有反应溶液;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上料台(11)和下料台(12),所述上料台(11)与下料台(12)分别固定连接于改性池体(1)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批传送组件,所述分批传送组件安装于改性池体(1)上,所述分批传送组件与输送组件配合,用于将上料台(11)输入的工件进行分隔、输送至下料台(12)上;所述分批传送组件包括输送轮轴(21),所述输送轮轴(21)转动安装于处理槽(2)内,所述改性池体(1)一侧开设有传动槽(22),所述输送轮轴(21)均延伸至传动槽(22)内;驱动电机(23),所述驱动电机(23)固定安装于改性池体(1)上,多个所述输送轮轴(21)相互带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轮轴(21)与驱动电机(23)转动轴固定连接;滤板(24),所述输送轮轴(21)上安装有滤板(24),所述滤板(24)沿输送轮轴(21)圆周方向均匀排列;分隔盘(25),所述输送轮轴(21)上安装有分隔盘(25),所述分隔盘(25)沿输送轮轴(21)轴线方向均匀排列;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安装于改性池体(1)上,所述微调组件与分批传送组件相配合,用于对工件角度进行调整,增强工件与反应溶液的接触均匀程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池体(1)上表面倾斜设计,且多个处理槽(2)呈台阶形排布,所述上料台(11)、下料台(12)分别与改性池体(1)上表面顶端、底端连接,所述处理槽(2)靠近下料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娄底华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