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和降解检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749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和降解检测系统。该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包括氧化反应器,设有溶剂入口、溶剂出口和气体入口;输送泵,其输入端连通溶剂出口;换热器,其冷端入口与输送泵的输出端连通;热反应器,设置有溶剂入口和溶剂出口,溶剂入口与换热器的冷端出口连通,溶剂出口与换热器的热端入口连通;冷凝器,连通换热器的热端出口和氧化反应器。该降解模拟装置能够使二氧化碳捕集溶剂的氧化降解产物暴露在高温条件下,而热反应器中的热降解产物由于在氧化反应器中循环而暴露在溶解氧中,对进入热反应器前后的溶剂和进入氧化反应器前后的溶剂分别进行采样后,即可计算二氧化碳捕集溶剂的热降解率和氧化降解率。氧化碳捕集溶剂的热降解率和氧化降解率。氧化碳捕集溶剂的热降解率和氧化降解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和降解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溶剂的降解模拟
,尤其涉及一种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和降解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碳捕集与封存被认为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目前,工业上捕集二氧化碳最为成熟、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是有机胺化学吸收法。
[0003]然而,烟气中与二氧化碳共存的氧气等成分会导致胺液发生不同机制的降解,导致二氧化碳捕集效率下降,同时产生的副产物腐蚀捕集装置,造成胺损失和运行成本增加;同时,由于吸收剂的解吸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会造成胺溶液的热降解;目前,尚未有实验设备能够检测二氧化碳捕集工艺中的胺液总体降解性能。
[0004]因此,如何检测二氧化碳捕集溶剂的总体降解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和降解检测系统,以检测二氧化碳捕集溶剂的总体降解性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包括:
[0008]氧化反应器,设有溶剂入口、溶剂出口和气体入口;
[0009]输送泵,其输入端连通所述溶剂出口;
[0010]换热器,其冷端入口与所述输送泵的输出端连通;
[0011]热反应器,设置有溶剂入口和溶剂出口,所述溶剂入口与所述换热器的冷端出口连通,所述溶剂出口与所述换热器的热端入口连通;
[0012]冷凝器,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热端出口和所述氧化反应器。
[0013]可选地,在上述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中,所述氧化反应器包括搅拌器和橡胶塞;
[0014]其中,所述氧化反应器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橡胶塞安装在所述开口上,且所述橡胶塞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搅拌器的第一安装孔。
[0015]可选地,在上述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中,所述氧化反应器还包括第一温度计和进气管;
[0016]其中,所述橡胶塞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温度计的第二安装孔和用于固定所述进气管的第三安装孔,所述进气管的端部贯穿所述安装孔后与所述气体入口连接。
[0017]可选地,在上述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中,所述氧化反应器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氧化反应器的内部划分为自上而下设置的搅拌区和悬浮区,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搅拌区和所述悬浮区的通孔,所述溶剂出口设置于所述悬浮区的侧壁。
[0018]可选地,在上述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中,所述换热器为管式换热器,且所述换热器
采用316不锈钢外壳。
[0019]可选地,在上述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中,所述热反应器采用U型不锈钢管制造,且所述热反应器通过油浴加热。
[0020]可选地,在上述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中,所述热反应器设置有第二温度计;和/或,所述热反应器的外表面覆盖隔热层。
[0021]一种溶剂的降解检测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降解模拟装置。
[0022]可选地,在上述溶剂的降解检测系统中,还包括溶剂浓度检测仪器,所述溶剂浓度检测仪器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溶剂浓度检测仪器、第二溶剂浓度检测仪器、第三溶剂浓度检测仪器和第四溶剂浓度检测仪器;
[0023]其中,所述第一溶剂浓度检测仪器和所述第二溶剂浓度检测仪器分别连接在所述热反应器的溶剂入口和所述热反应器的溶剂出口,所述第三溶剂浓度检测仪器和所述第四溶剂浓度检测仪器分别连接在所述氧化反应器的溶剂入口和所述氧化反应器的溶剂出口。
[0024]可选地,在上述溶剂的降解检测系统中,所述溶剂浓度检测仪器采用在线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或者在线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0025]使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时,将溶剂通过溶剂入口通入氧化反应器内,将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自气体入口通入氧化反应器内,使氧化反应器中的溶剂在氧化条件下捕集二氧化碳气体,使二氧化碳捕集溶剂暴露在氧化降解条件下,以模拟溶剂在捕集二氧化碳时的氧化降解环境;然后由输送泵将氧化反应器中的溶剂泵送至换热器的冷端,热反应器排出的高温溶剂进入换热器的热端,以便于与换热器冷端的溶剂进行热交换,实现对溶剂的预热,预热后的溶剂进入热反应器,热反应器将溶剂加热至高温,使溶剂在高温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同时发生热降解,模拟溶剂在捕集二氧化碳时的热降解环境;自热反应器流出的溶剂进入换热器的热端,以便于与后续进入换热器的冷端的溶剂进行热交换,对换热器冷端的溶剂进行预热的同时,使换热器热端的溶剂降温,最后使溶剂流经冷凝器,通过冷凝器将溶剂降温至需求温度后,溶剂再次回到氧化反应器中,实现溶剂的循环流动。
[0026]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能够使二氧化碳捕集溶剂暴露在氧化降解环境和热降解环境下,二氧化碳捕集溶剂的氧化降解产物在热反应器中暴露在高温条件下,而热反应器中的热降解产物由于在氧化反应器中循环而暴露在溶解氧中,对进入热反应器前后的溶剂浓度进行采样后,即可计算得出热降解率,对进入氧化反应器前后的溶剂浓度进行采样后,即可计算得出氧化降解率;从而检测出二氧化碳捕集溶剂的总体降解性能。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00为氧化反应器,101为搅拌器,102为隔板,200为输送泵,300为换热器,
400为热反应器,401为第二温度计,500为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和降解检测系统,以检测二氧化碳捕集溶剂的总体降解性能。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包括氧化反应器100、输送泵200、换热器300、热反应器400和冷凝器500。
[0033]其中,氧化反应器100设有溶剂入口、溶剂出口和气体入口;输送泵200的输入端连通溶剂出口;换热器300的冷端入口与输送泵200的输出端连通;热反应器400设置有溶剂入口和溶剂出口,溶剂入口与换热器300的冷端出口连通,溶剂出口与换热器300的热端入口连通;冷凝器500连通换热器300的热端出口和氧化反应器100。
[0034]使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时,将溶剂通过溶剂入口通入氧化反应器100内,将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反应器,设有溶剂入口、溶剂出口和气体入口;输送泵,其输入端连通所述溶剂出口;换热器,其冷端入口与所述输送泵的输出端连通;热反应器,设置有溶剂入口和溶剂出口,所述溶剂入口与所述换热器的冷端出口连通,所述溶剂出口与所述换热器的热端入口连通;冷凝器,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热端出口和所述氧化反应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器包括搅拌器和橡胶塞;其中,所述氧化反应器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橡胶塞安装在所述开口上,且所述橡胶塞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搅拌器的第一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器还包括第一温度计和进气管;其中,所述橡胶塞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温度计的第二安装孔和用于固定所述进气管的第三安装孔,所述进气管的端部贯穿所述安装孔后与所述气体入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剂的降解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器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氧化反应器的内部划分为自上而下设置的搅拌区和悬浮区,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搅拌区和所述悬浮区的通孔,所述溶剂出口设置于所述悬浮区的侧壁。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棹方刘汉明李野张元雪王焕君郭东方牛红伟刘练波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