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靶区运动实时监控报警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744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靶区监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肿瘤靶区运动实时监控报警系统及方法,包括位置追踪模块、KV射线成像模块、安全范围确定模块、脱靶检测模块、报警模块和控制模块;位置追踪模块用于利用红外摄像头对放置在人体体表的多个反射点进行实时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病人体表设置反射点,然后在机房内设置两个红外摄像头追踪反射点随呼吸运动的空间位置变化,利用加速器的机载成像系统实现肿瘤运动的可视化;能实时有效无创地监控肺部肿瘤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运动轨迹并以报警或图像显示的方式传送给治疗师,极大地降低由于长时间治疗或治疗过程中的其它不确定性因素而产生的脱靶风险,并且不会显著延长治疗时间。并且不会显著延长治疗时间。并且不会显著延长治疗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靶区运动实时监控报警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靶区监控
,尤其涉及一种肿瘤靶区运动实时监控报警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约为82.8万例,发病率为59.89/10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对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根治性切除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因年龄及其它原因(如心肺功能差、严重糖尿病等)不能耐受和拒绝手术的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是首选的主要治疗手段。该技术的特点是把高剂量区集中在肿瘤的同时,迅速降低外周剂量以保护正常组织。据文献资料报道,对于早期NSCLC患者,采用SBRT技术能获得不亚于手术的治疗效果,且放射治疗毒性较低。早期肺癌使用SBRT治疗技术由于分次量较高(通常为6

30Gy每分次),所以治疗时间显著长于常规放射治疗技术;另一方面,由于肺部肿瘤在放射治疗过程中会随着人体呼吸而运动,同时由于患者对机器移动时产生的恐惧,在治疗过程中的咳嗽、长时间治疗的身体移动等情况都容易导致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靶区运动实时监控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靶区运动实时监控报警系统包括:位置追踪模块、KV射线成像模块、安全范围确定模块、脱靶检测模块、报警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位置追踪模块、KV射线成像模块、安全范围确定模块、脱靶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连接,用于对各个模块的检测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对各个模块的运行进行协调控制;所述位置追踪模块用于利用红外摄像头对放置在人体体表的多个反射点进行实时监测;所述KV射线成像模块用于利用机载KV级射线影像引导系统在实施治疗前对人体进行透视得到肺部肿瘤的运动图像;所述安全范围确定模块用于将机载KV级射线影像引导系统对肿瘤透视过程中患者体表反射点的空间运动轨迹确定为肿瘤的安全运动范围;所述脱靶检测模块用于在实施治疗时对体表反射点的空间位置变化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处理,判断肿瘤是否脱靶;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体表反射点空间位置超出安全范围时进行报警提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靶区运动实时监控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追踪模块包括红外摄像头和固定在患者体表的反射点;所述反射点固定在人体表面,用于对红外摄像头的检测信号进行反射;所述红外摄像头安装在放射治疗机房内,用于发射并接收反射装置反射回的红外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靶区运动实时监控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肺癌放射治疗中的靶区监控报警系统还包括有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利用人机交互界面对检测信息进行三维空间位置变化显示。4.一种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肿瘤靶区运动实时监控报警系统的肿瘤靶区运动实时监控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肺癌放射治疗中的靶区监控报警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患者体表固定反射点,红外摄像头可发射并接收反射装置反射回的红外线,利用反投影技术,对反射装置的空间位置变化进行实时监测;步骤二,实施治疗前对患者进行透视,得到肺部肿瘤随呼吸运动的图像,确定在透视过程中肿瘤的运动没有超出照射范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宝添林佩贤王影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