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隧道左右车道贯通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736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沉管隧道工程测量技术领域,涉及沉管隧道左右车道贯通测量方法,包括:管节预制时在左右车道靠近首尾端人孔门的地面上分别设首端控制点和尾端控制点;首端控制点及尾端控制点的横向两侧分别设高于压载水箱的首端测站点和尾端测站点,标定它们与管节的相对位置以计算管节安装到位后它们的设计坐标;管节首端外设测量起始点和测量定向点,以与首端控制点、首端测站点、尾端测站点及尾端控制点构成贯通测量导线网;管节安装后即测量四个首端测站点和四个尾端测站点的实际坐标,计算与设计坐标的偏差并取平均,得到管节首端和尾端的贯通测量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压载水箱遮挡测量视线的问题,实现管节安装后即刻在左右车道内开展贯通测量。道内开展贯通测量。道内开展贯通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管隧道左右车道贯通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沉管隧道工程测量
,具体涉及沉管隧道左右车道贯通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和陆地隧道相比,海上沉管隧道是由多节预制构件对接安装组成。根据沉管安装验收设计要求,在沉管安装前,建立全线隧道贯通进洞导线;每节沉管安装完成后,都需要通过贯通测量来验评管节安装精度。由于贯通测量起算基准建立在隧道洞外,所以每节沉管安装时,需要通过人孔门将洞外贯通测量基准传递至管节内部。
[0003]沉管隧道一般为两孔一管廊结构,即左车道、右车道和中管廊;贯通测量根据设计要求在中管廊或左右车道进行。管节安装完成后,若在中管廊内进行贯通测量,需打开中管廊对接端的人孔门,将贯通测量基准引测至中管廊地面即可实施管节贯通测量工作;若在左右车道内进行贯通测量,因左右车道内管节安装时所用的多个压载水箱尚未拆除,打开左右车道对接端的人孔门后,只能先进行管节首端的贯通测量,管节尾端因受压载水箱遮挡测量视线而不能直接进行贯通测量。可以理解的是,管节内的压载水箱为临时结构,主要用于管节安装期间的压水沉放和管节安装后的抗浮,通常高于管节底面5m左右,在管节管顶覆盖回填完成后才会拆除,且具体拆除周期会视管节回填进度而定;然而,管节贯通测量工作是管节沉放对接安装完成后即刻开展的工作,因而当要求在左右车道内进行贯通测量时,目前通常有如下两种测量方式:一种方式是管节首端的贯通测量完成后,转至中管廊继续测量,这种方式下大部分测量仍在中管廊内进行,并不符合在左右车道内进行贯通测量的设计初衷;另一种方式是待压载水箱拆除后再在左右车道内进行贯通测量,而这种方式会延长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沉管隧道左右车道贯通测量方法,旨在解决管节左右车道内压载水箱遮挡贯通测量视线的问题,实现管节安装后即能立刻在左右车道内开展该管节的贯通测量工作。
[0005]本专利技术的沉管隧道左右车道贯通测量方法,用于每一管节安装后的贯通测量,包括如下步骤:S1、管节内导线点布设及标定,在待测管节的预制阶段进行,包括:S11、在左车道和右车道靠近管节首端人孔门的地面上分别布设一首端控制点、,在靠近管节尾端人孔门的地面上分别布设一尾端控制点、;其中,或或或,按管节的安装顺序定义;S12、在左车道内对应的横向两侧分别设置首端测站点、,对应的横向两侧分别设置尾端测站点、;在右车道内对应的横
向两侧分别设置首端测站点、,对应的横向两侧分别设置尾端测站点、;四个首端测站点及四个尾端测站点所处位置均高于待测管节内的压载水箱,以使左车道内的、、、相互通视,也使右车道内的、、、相互通视;S13、标定四个首端测站点及四个尾端测站点与待测管节的相对位置关系,结合待测管节安装到位后的设计坐标,计算待测管节安装到位后四个首端测站点及四个尾端测站点的设计坐标;S2、管节外导线点设置,在待测管节首端外侧对应左车道人孔门和右车道人孔门处分别设一测量起始点,在待测管节首端外侧还设有至少一个测量定向点;S3、管节贯通测量,在待测管节安装后即刻进行;依托由测量定向点、测量起始点、首端控制点、首端测站点、尾端测站点及尾端控制点构成的待测管节贯通测量导线网,在左右车道内进行待测管节的贯通测量,测量四个首端测站点、、、及四个尾端测站点、、、的实际坐标;计算每一首端测站点的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的偏差值并对其取平均,得到待测管节首端的贯通测量结果;计算每一尾端测站点的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的偏差值并对其取平均,得到待测管节尾端的贯通测量结果。
[000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当进行第一管节安装后的贯通测量时,在步骤S2中,在第一管节首端外侧对应左车道人孔门和右车道人孔门处分别布设一进洞点、,、即为第一管节的测量起始点;在第一管节首端外侧对应中管廊处布设洞外贯通测量基准点,即为第一管节的测量定向点;在、、处同步架设GNSS接收机进行静态测量,测量、、的实际坐标。
[000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当进行第一管节安装后的贯通测量时,在步骤S3中,将测量设备分别架设于、,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分别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分别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分别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分别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分别计算、、、的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的偏差值并对其取平均,得到第一管节首端的贯通测量结果;分别计算、、、的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的偏差值并对其取平均,得到第一管节尾端的贯通测量结果。
[000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当进行第管节安装后的贯通测量且时,若在第管节安装过程中,第管节内的压载水箱已经拆除,则在步骤S2中,将测量设备分别架设于、,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设为第管节的测量起始点,将、设为第管节的测量定向点。
[000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当进行第管节安装后的贯通测量且时,若在第管节安装过程中,第管节内的压载水箱已经拆除,则在步骤S3中,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分别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分别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分别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分别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分别计算、、、的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的偏差值并对其取平均,得到第管节首端的贯通测量结果;分别计算、、、的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的偏差值并对其取平均,得到第管节尾端的贯通测量结果。
[00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当进行第管节安装后的贯通测量且时,若在第管节安装后,第管节内的压载水箱还未拆除,则在步骤S2中,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设为第管节的测量起始点,将、、、设为第管节的测量定向点。
[00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当进行第管节安装后的贯通测量且时,若在第管节安装后,第管节内的压载水箱还未拆除,则在步骤S3中,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分别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分别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分别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分别定向、,测量的
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分别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分别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分别计算、、、的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的偏差值并对其取平均,得到第管节首端的贯通测量结果;分别计算、、、的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的偏差值并对其取平均,得到第管节尾端的贯通测量结果。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2中,左车道内对应、、、处的地面上及右车道内对应、、、处的地面上,分别安装有一测量支架,、、、、、、、一一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沉管隧道左右车道贯通测量方法,用于每一管节安装后的贯通测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管节内导线点布设及标定,在待测管节的预制阶段进行,包括:S11、在左车道和右车道靠近管节首端人孔门的地面上分别布设一首端控制点、,在靠近管节尾端人孔门的地面上分别布设一尾端控制点、;其中,或或或,按管节的安装顺序定义;S12、在左车道内对应的横向两侧分别设置首端测站点、,对应的横向两侧分别设置尾端测站点、;在右车道内对应的横向两侧分别设置首端测站点、,对应的横向两侧分别设置尾端测站点、;四个所述首端测站点及四个所述尾端测站点所处位置均高于待测管节内的压载水箱,以使左车道内的、、、相互通视,也使右车道内的、、、相互通视;S13、标定四个首端测站点及四个尾端测站点与待测管节的相对位置关系,结合待测管节安装到位后的设计坐标,计算待测管节安装到位后四个首端测站点及四个尾端测站点的设计坐标;S2、管节外导线点设置,在待测管节首端外侧对应左车道人孔门和右车道人孔门处分别设一测量起始点,在待测管节首端外侧还设有至少一个测量定向点;S3、管节贯通测量,在待测管节安装后即刻进行;依托由所述测量定向点、测量起始点、首端控制点、首端测站点、尾端测站点及尾端控制点构成的待测管节贯通测量导线网,在左右车道内进行待测管节的贯通测量,测量四个首端测站点、、、及四个尾端测站点、、、的实际坐标;计算每一首端测站点的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的偏差值并对其取平均,得到待测管节首端的贯通测量结果;计算每一尾端测站点的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的偏差值并对其取平均,得到待测管节尾端的贯通测量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左右车道贯通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行第一管节安装后的贯通测量时,在所述步骤S2中,在第一管节首端外侧对应左车道人孔门和右车道人孔门处分别布设一进洞点、,、即为第一管节的测量起始点;在第一管节首端外侧对应中管廊处布设洞外贯通测量基准点,即为第一管节的测量定向点;在、、处同步架设GNSS接收机进行静态测量,测量、、的实际坐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管隧道左右车道贯通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行第一管节安装后的贯通测量时,在所述步骤S3中,将测量设备分别架设于、,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分别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
,分别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分别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将测量设备架设于,分别定向、,测量的实际坐标;分别计算、、、的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的偏差值并对其取平均,得到第一管节首端的贯通测量结果;分别计算、、、的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的偏差值并对其取平均,得到第一管节尾端的贯通测量结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益品刘兆权锁旭宏张超韩战伟陶振杰朱永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