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三醇环保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27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十三醇环保表面活性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十三醇环保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剂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十三醇环保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乳化、清洗、印染、农药、涂料、乳液聚合等各个行业。其中环保型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表面活性剂以较高的乳化率、不含APEO、较低的泡沫高度和优异的润湿流平性,尤其是在涂料行业、其参与丙烯酸酯乳液聚合中所体现的优势更加突出。用其制备出来的丙烯酸乳液粒径细、易过滤,与传统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相比,其不含APEO更是满足未来涂料建筑行业不含APEO的环保要求。
[0003]现有的表面活性剂大多由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消泡剂制成,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三种表面活性剂分子结合形成表面活性剂团簇,团簇的亲油基与油污分子结合力更强,包裹油污分子更完整,而团簇的亲水基与水分子结合力也更强,这样油污分子很容易从工件上脱离下来溶于水中,但是油污长时间不清理,油污就会聚集形成油垢,现有的表面活性剂在清洁油垢,活性剂只能接触到油垢表面,因此油垢是从外向里被表面活性剂溶解,但是溶解速率慢,说明活性剂渗透性差,导致表面活性剂去除油垢的效率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十三醇环保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十三醇环保表面活性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0

15%,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15

3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

30%,辅助剂7

12%,消泡剂5

8%,工业纯水40

65%;
[0006]辅助剂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

30%、乙醇胺8

20%、异丙醇2

8%、二氯异氰尿酸钠0.5

1.5%、香精0.2

0.8%、工业纯水30

40%。
[0007]优选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选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任意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0008]一种十三醇环保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按比例称取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纯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器搅拌30

40分钟后(转速1000

1200转/min),在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至反应釜中,继续搅拌20

30分钟后(转速1000

1200转/min);
[0010]步骤二:制取辅助剂,首先将水加热至60

70℃后停止加热,依次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异丙醇、乙醇胺、二氯异氰尿酸钠,顺时针方向持续搅拌;待混合液温度降至20

30℃之间时,向混合液中加入香料,搅拌均匀,静置,冷却即可;
[0011]步骤三:将辅助剂、消泡剂置于步骤一中的反应釜中,搅拌1

2小时后(转速1200

1500转/min),即得样品。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辅助剂能有效卷离油污分子,并且有效渗透进入油污分子当中将油污大分子团分解成油污小分子团,从而使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三种表面活性剂分子结合形成表面活性剂团簇能够快速将油污小分子团溶解,增强了活性剂除油垢的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实施例一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十三醇环保表面活性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3%,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1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4%,辅助剂8%,消泡剂6%,工业纯水46%;
[0016]辅助剂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30%、乙醇胺20%、异丙醇8%、二氯异氰尿酸钠1.3%、香精0.7%、工业纯水40%。
[0017]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选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任意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0018]一种十三醇环保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一:按比例称取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纯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器搅拌30

40分钟后(转速1000

1200转/min),在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至反应釜中,继续搅拌20

30分钟后(转速1000

1200转/min);
[0020]步骤二:制取辅助剂,首先将水加热至60

70℃后停止加热,依次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异丙醇、乙醇胺、二氯异氰尿酸钠,顺时针方向持续搅拌;待混合液温度降至20

30℃之间时,向混合液中加入香料,搅拌均匀,静置,冷却即可;
[0021]步骤三:将辅助剂、消泡剂置于步骤一中的反应釜中,搅拌1

2小时后(转速1200

1500转/min),即得样品。
[0022]实施例二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十三醇环保表面活性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3%,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1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辅助剂10%,消泡剂6%,工业纯水45%;
[0024]辅助剂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30%、乙醇胺20%、异丙醇8%、二氯异氰尿酸钠1.3%、香精0.7%、工业纯水40%。
[002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选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任意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0026]一种十三醇环保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一:按比例称取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纯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器搅拌30

40分钟后(转速1000

1200转/min),在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至反应釜中,继续搅拌20

30分钟后(转速1000

1200转/min);
[0028]步骤二:制取辅助剂,首先将水加热至60

70℃后停止加热,依次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异丙醇、乙醇胺、二氯异氰尿酸钠,顺时针方向持续搅拌;待混合液温度降至2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十三醇环保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0

15%,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15

3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

30%,辅助剂7

12%,消泡剂5

8%,工业纯水40

65%;所述辅助剂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

30%、乙醇胺8

20%、异丙醇2

8%、二氯异氰尿酸钠0.5

1.5%、香精0.2

0.8%、工业纯水30

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三醇环保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选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任意一种,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3.一种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华侨范阳海李陈陈吴建康纪明智高永新徐道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斯德瑞克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