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群管理系统
[0001]本案为申请日为2021年11月24日、申请号为202111404504.6、名称为“电梯群管理系统”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非接触式供电的电梯群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3]通常情况下,电梯采用随行电缆来为轿厢进行供电。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也不断增长,随行电缆的长度也随之逐渐变长,其自身质量也随之增加。当随行电缆超过一定长度后,其自身的重量过大可能导致供电异常,因此电梯(特别是超高层电梯)的无电缆化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但是,去掉随行电缆后,电梯轿厢的供电就成为一个必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对于无随行电缆的电梯轿厢供电问题,目前业界多是采用非接触式的供电方案,即在建筑物的层站上设置送电部且在轿厢侧设置受电部,电梯停靠在设置有送电部的楼层期间,轿厢借助于送电部和受电部组成的非接触送电结构从外界得到电能,并将其储存在轿厢上的蓄电装置中,由蓄电装置向轿厢的用电设备供给电能。
[0005]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所述电梯群中的电梯采用非接触式供电,电梯轿厢上设有受电部和蓄电装置,所述蓄电装置与所述受电部电性连接,井道中设有与所述受电部配合的送电部,且当所述受电部与所述送电部相对时所述蓄电装置能够经所述受电部从所述送电部获取电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充电层的分布信息,所述充电层是指电梯所在建筑物中设置有所述送电部的各个楼层;第二存储单元,存储用于将电梯蓄电装置剩余蓄电量分化为区段的区段划分基准、划分得到的区段,所述区段划分基准为第一基准α和第二基准β,且α<β,所述区段包括第一区段[100%,β)、第二区段[β,α)和第三区段[α,0%],所述第一区段对应的是无需充电策略,所述第二区段对应的是择机充电策略,所述第三区段对应的是立即充电策略;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乘客登记的乘梯请求信号、各台电梯的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以及各台电梯的运行信息,所述乘梯请求信号包括出发层或者出发层和目的层;区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各台电梯的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存储的所述区段确定各台电梯的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所处的当前区段;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区段确定单元确定的各电梯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所处的所述当前区段从分别对应于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的无需充电策略、择机充电策略和立即充电策略中选择对应策略对电梯进行控制,使得电梯进行充电和/或响应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是否接收到新的乘梯请求信号;当所述监测单元未监测到新的乘梯请求信号时,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区段确定单元确定的各电梯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所处的所述当前区段、电梯的运行信息对电梯进行控制,使得电梯进行充电和/或响应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当所述监测单元监测到新的乘梯请求信号且该乘梯请求信号的出发层和目的层均为非充电层时,以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处于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电梯作为可分配电梯,采用传统群管理方法为乘梯请求信号分配响应电梯;当所述监测单元监测到新的乘梯请求信号且该乘梯请求信号的出发层和/或目的层为充电层时,判断是否存在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处于第三区段且其剩余蓄电量满足电梯完成该乘梯请求信号的乘客运送的急需充电电梯,如果存在,则将该乘梯请求信号分配给该急需充电电梯;否则判断是否存在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处于第二区段的电梯,如果存在,则从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处于第二区段的电梯选择电梯来响应该乘梯请求信号,否则以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处于第一区段的电梯作为可分配电梯,采用传统群管理方法为乘梯请求信号分配响应电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准β使得位于第二区段的电梯的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能够支撑电梯轿厢的移动距离与电梯的总提升高度的比值不小于第一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距离包括电梯轿厢的实际移动距离以及电梯轿厢在停靠楼层停靠产生的等效移动距离,所述等效移动距离是将电梯轿厢在停靠楼层停靠导致的相对于电梯轿厢在该停靠楼层不停靠直接驶过而增加的
能量消耗按照轿厢移动单位距离需要的能量消耗折算得到的移动距离,其中停靠楼层的数量与所在建筑物的总楼层数量的比值不小于第二阈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准β按照如下步骤确定:步骤1,根据电梯所在建筑物的总楼层数量和所述第二阈值确定最大停靠次数;步骤2,获取电梯执行所述最大停靠次数的停靠相对于电梯不执行任何停靠而增加的能量消耗;步骤3,根据所述能量消耗以及电梯轿厢移动单位距离所消耗的能量计算所述等效移动距离;步骤4,根据所述等效移动距离与电梯轿厢的实际移动距离的和以及所述第一阈值确定所述第二基准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需充电策略是指在所有电梯都没有充电需求的情况下对电梯进行群管理的传统群管理策略;所述择机充电策略是指在优先保证电梯运送乘客的情况下控制电梯前往所述充电层进行充电的策略;所述立即充电策略是指优先控制电梯尽快前往所述充电层进行充电的策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为所述各个区段及其对应的策略赋予不同的优先级γ1、γ2、γ3,其中第一优先级γ1对应于所述第一区段及其对应的无需充电策略,第二优先级γ2对应于所述第二区段及其对应的择机充电策略,第三优先级γ3对应于所述第三区段及其对应的立即充电策略,且γ1<γ2<γ3,所述控制单元按照优先级高低顺序选择优先级最高的电梯作为对象电梯,并按照其所处的所述当前区段对应的策略进行控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同一区段中存在多台电梯时,所述控制单元按照电梯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由少到多的顺序为电梯赋予由高到低的子优先级,且第一区段中的最高子优先级低于第二区段中的最低子优先级,第二区段中的最高子优先级低于第三区段中的最低子优先级。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对象电梯的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所处的当前区段为第三区段时,所述控制单元按照如下步骤控制所述对象电梯:步骤S1,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未分配的乘梯请求信号,若是,则进入步骤S2,否则进入步骤S3;步骤S2,判断所述乘梯请求信号的出发层和目的层是否均为非充电层,若是,则进入步骤S3,否则进入步骤S5;步骤S3,判断所述对象电梯的轿厢内是否搭载乘客,若是,则进入步骤S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