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的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245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的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屋顶雨水收集技术领域。该绿色建筑设计的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结构,达到了通过将排水管连接屋顶的排水管道,屋顶雨水通过排水管进入收集箱的内部,收集箱内部雨水积满时,浮力顶盖通过自身的浮力上升,进而增加收集箱对雨水的收集空间,且清理刮板通过抖动弹簧的弹性力抵住收集箱的内部,浮力顶盖上升时带动清理刮板对收集箱的内壁进行除垢工作,进而无需人工清理收集箱,同时清理刮板在通过抖动凸块时,通过抖动弹簧的弹性力产生抖动,进而抖动清理刮板表面的污垢,保持其长期除垢效果的目的。保持其长期除垢效果的目的。保持其长期除垢效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的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屋顶雨水收集
,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的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为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为了节省水资源,绿色建筑屋顶会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目前绿色环保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结构在对绿色建筑屋顶雨水进行收集时,都采用一级蓄水池进行存储雨水,当雨水量较大时,容易出现满溢的现象,导致雨水大量的流失,且雨水收集利用结构存在不方便清理内部水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的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结构,解决了目前绿色环保建筑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在对绿色建筑屋顶雨水进行收集时,都采用一级蓄水池进行存储雨水,当雨水量较大时,容易出现满溢的现象,导致雨水大量的流失的问题。
[0004](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的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结构,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密封膜,所述密封膜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浮力顶盖,所述收集箱的内部固定连接与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收集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浮力顶盖的底部处,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开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浮力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上方滑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浮力顶盖的底部安装有除垢组件,所述除垢组件包括多个清理刮板,所述清理刮板转动安装在浮力顶盖的底部处,所述清理刮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多个抖动弹簧,所述抖动弹簧远离清理刮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浮力顶盖的底部处,所述浮力顶盖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拦截壁。
[0005]优选的,所述除垢组件还包括多个抖动凸块,所述抖动凸块固定安装在收集箱内壁的上方处,通过将排水管连接屋顶的排水管道,屋顶雨水通过排水管进入收集箱的内部,收集箱内部雨水积满时,浮力顶盖通过自身的浮力上升,进而增加收集箱对雨水的收集空间,且清理刮板通过抖动弹簧的弹性力抵住收集箱的内部,浮力顶盖上升时带动清理刮板对收集箱的内壁进行除垢工作,进而无需人工清理收集箱,同时清理刮板在通过抖动凸块时,通过抖动弹簧的弹性力产生抖动,进而抖动清理刮板表面的污垢,保持其长期除垢效果。
[0006]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罩,所述过滤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料筒,所述导
料筒固定安装在连接管的内壁处,所述过滤罩的外部套设有清理环,所述清理环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
[0007]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多个流通口和安装柱,所述流通口开设在连接管的表面处,所述安装柱固定安装在导水管内壁的上方处,所述安装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磁环。
[0008]优选的,所述清理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环,且密封环滑动安装在连接管的内壁处,所述过滤罩外壁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多个凸起头,通过过滤罩拦截雨水中的杂质,密封环堵住流通口避免雨水流出,浮力顶盖上升至顶端时,磁环上升至过滤罩内部的上方,通过磁环与清理环之间的磁性力,带动清理环上升清理过滤罩,进而去除过滤罩表面的杂质,同时使密封环上升打开流口,使雨水通过流通口带动杂质流出,避免杂质堆积,同时避免收集箱储满雨水时,屋顶雨水无法排出的问题。
[0009]优选的,所述清理环包括多个固定端,所述固定端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相邻所述固定端的侧壁滑动连接有清理片,清理片通过弹性挤压片弹性力抵住过滤罩,所述清理片采用耐磨塑料制成,所述清理片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挤压片,所述弹性挤压片远离清理片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端的外壁处,清理环上升至凸起头时,清理片通过与凸起头的配合,清理片与过滤罩产生缝隙,进而使雨水对清理片的清理面处进行清理,保持其清理效果。
[0010](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的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一)、该绿色建筑设计的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结构,通过将排水管连接屋顶的排水管道,屋顶雨水通过排水管进入收集箱的内部,收集箱内部雨水积满时,浮力顶盖通过自身的浮力上升,进而增加收集箱对雨水的收集空间,且清理刮板通过抖动弹簧的弹性力抵住收集箱的内部,浮力顶盖上升时带动清理刮板对收集箱的内壁进行除垢工作,进而无需人工清理收集箱,同时清理刮板在通过抖动凸块时,通过抖动弹簧的弹性力产生抖动,进而抖动清理刮板表面的污垢,保持其长期除垢效果。
[0011](二)、该绿色建筑设计的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结构,通过过滤罩拦截雨水中的杂质,密封环堵住流通口避免雨水流出,浮力顶盖上升至顶端时,磁环上升至过滤罩内部的上方,通过磁环与清理环之间的磁性力,带动清理环上升清理过滤罩,进而去除过滤罩表面的杂质,同时使密封环上升打开流口,使雨水通过流通口带动杂质流出,避免杂质堆积,同时避免收集箱储满雨水时,屋顶雨水无法排出的问题。
[0012](三)、该绿色建筑设计的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结构,清理环上升至凸起头时,清理片通过与凸起头的配合,清理片与过滤罩产生缝隙,进而使雨水对清理片的清理面处进行清理,保持其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收集箱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除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清理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收集箱;2、密封膜;3、浮力顶盖;4、伸缩杆;5、排水管;6、导水管;7、连接管;8、除垢组件;81、清理刮板;82、抖动弹簧;83、抖动凸块;9、过滤组件;91、过滤罩;92、导料筒;93、清理环;94、流通口;95、安装柱;96、磁环;97、密封环;98、凸起头;931、固定端;932、清理片;933、弹性挤压片;10、拦击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一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的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结构,包括收集箱1,所述收集箱1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密封膜2,所述密封膜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浮力顶盖3,所述收集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与多个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远离收集箱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浮力顶盖3的底部处,所述收集箱1的底部开设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上安装有阀门,所述浮力顶盖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6,所述导水管6的上方滑动连接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9,所述浮力顶盖3的底部安装有除垢组件8,所述除垢组件8包括多个清理刮板81,所述清理刮板81转动安装在浮力顶盖3的底部处,所述清理刮板8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多个抖动弹簧82,所述抖动弹簧82远离清理刮板8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浮力顶盖3的底部处,所述浮力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的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结构,包括收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密封膜(2),所述密封膜(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浮力顶盖(3),所述收集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与多个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远离收集箱(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浮力顶盖(3)的底部处,所述收集箱(1)的底部开设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上安装有阀门,所述浮力顶盖(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6),所述导水管(6)的上方滑动连接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9),所述浮力顶盖(3)的底部安装有除垢组件(8),所述除垢组件(8)包括多个清理刮板(81),所述清理刮板(81)转动安装在浮力顶盖(3)的底部处,所述清理刮板(8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多个抖动弹簧(82),所述抖动弹簧(82)远离清理刮板(8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浮力顶盖(3)的底部处,所述浮力顶盖(3)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拦截壁(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的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垢组件(8)还包括多个抖动凸块(83),所述抖动凸块(83)固定安装在收集箱(1)内壁的上方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的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建冯磊周冰黄浩王一鸣施铭辉吴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四建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