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19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所述电解液包括主锂盐、有机溶剂,以及:第一添加剂,所述第一添加剂选自下式(A)所示的二氟磷酸基三氟硼酸锂:式中,x+y=4,x≥0,y≥1,且x、y为正整数;第二添加剂,所述第二添加剂为磺酸酯化合物或硫酸酯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解液能有效提高电池高电压高温下的高温存储及高温循环性能,同时保证电池具有较好的低温及倍率特性。的低温及倍率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电解液领域,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特别涉及一种含二氟磷酸基三氟硼酸锂电解液添加剂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技术介绍

[0002]高能量密度是锂电池的发展趋势,常用的提升方法包括提高工作电压或提高正极材料中的镍含量,但这两种方式均会对电芯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造成新的挑战。因此,对于高镍、高电压体系的锂电池而言,构建更加稳固的正负极界面,改善电池高温性能和循环性能就尤为重要。
[0003]磺酸酯类化合物(如PS、PST及其衍生物等)可在正负极成膜,形成富含磺酸盐成分的界面膜,在正负极表面可有效抑制溶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有效改善高温存储过程中的产气、提高高温存储容量恢复率。但是,磺酸酯类化合物大多具有较高的成膜阻抗,低温和倍率性能不足,且在循环过程中由于不断修饰界面膜导致DCR阻抗增长较快,活性锂损耗,循环寿命衰减较快。
[0004]为了解决磺酸酯类化合物成膜阻抗高,低温倍率以及循环性能不足的问题,现有技术常采用与碳酸酯类添加剂、硫酸酯类添加剂等联用,以改善负极成膜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主锂盐、有机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还包括:第一添加剂,所述第一添加剂选自下式(A)所示的二氟磷酸基三氟硼酸锂:式中,x+y=4,x≥0,y≥1,且x、y为正整数;第二添加剂,所述第二添加剂为磺酸酯化合物或硫酸酯化合物,所述磺酸酯类化合物包括:下式(B

1)所示的链状磺酸酯化合物和/或下式(B

2)所示的环状磺酸酯化合物;所述硫酸酯化合物包括:下式(C

1)所示的链状硫酸酯化合物和/或下式(C

2)所示的环状硫酸酯化合物;其中:R1、R2、R4、R5独立地选自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2

C6烯基、C2

C6卤代烯基、C2

C6炔基或C2

C6卤代炔基中的至少一种;R3、R6独立地选自C1

C6亚烷基、C1

C6卤代亚烷基、C2

C6亚烯基或C2

C6卤代亚烯基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R1、R2、R4、R5独立地选自C1

C3烷基、C1

C3卤代烷基、C2

C3烯基、C2

C3卤代烯基、C2

C3炔基或C2

C3卤代炔基中的至少一种;R3、R6独立地选自C1

C3亚烷基、C1

C3卤代亚烷基、C2

C3亚烯基或C2

C3卤代亚烯基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剂选自以下所示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添加剂选自以下所示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添加剂选自以下所示结构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剂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国强徐冲严红徐宁沈方烈周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