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渗滤液收集池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弃液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渗滤液收集池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也伴随着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垃圾处理甚至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垃圾围城”,垃圾焚烧发电应运而生。然而,在垃圾焚烧处理前需要对垃圾进行堆积处理,而垃圾在堆积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渗滤液要经过导排通廊流入收集池,再经过自控自吸泵送入渗滤液处理站调节池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最近的污水管网。渗滤液往往具有极高的污染性,需要对渗滤液收集池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渗滤液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和周边土壤。
[0003]一般的收集池池体采用混凝土结构,为了提高渗滤液收集池池体的防渗性能,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410296136.1的中国专利提出一种废弃物渗滤液收集水池的防渗方法及结构,采用土工布与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形成复合防渗体系来进行池体的防渗,并用锚固沟结合锚固压条对防渗体系进行锚固,通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滤液收集池结构,包括收集池(3)和防渗层,所述收集池(3)浇筑在原地基上开挖好的基坑内,所述防渗层铺设在收集池(3)的内壁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带(5),所述收集池(3)的池壁和池底上均开设有诱导缝(31),两条相互平行的所述连接带(5)固定连接在所述诱导缝(31)两侧的池体结构表面,所述防渗层与所述连接带(5)焊接和/或粘结,位于所述诱导缝(31)两侧的所述连接带(5)之间的部分防渗层留有伸展富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滤液收集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3)的池壁设有坡度,池壁上设有多道相互平行的横向所述诱导缝(31)和纵向所述诱导缝(31),横向所述诱导缝(31)和纵向所述诱导缝(31)垂直相交,池底上设有相互垂直的所述诱导缝(31),池底上两个方向的所述诱导缝(31)分别平行设有多道,两道相互平行的所述诱导缝(31)之间的距离为1.5
‑
2m,位于所述诱导缝(31)两侧相互平行的所述连接带(5)相对侧之间的距离为50
‑
70cm,位于诱导缝(31)两侧相互平行的连接带(5)相对侧之间的所述防渗层长度比诱导缝(31)两侧相互平行的所述连接带(5)相对侧之间的距离长10
‑
2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滤液收集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缝(31)的缝宽为3
‑
7mm,所述诱导缝(31)的深度为3
‑
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滤液收集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3)的池壁和池底与基坑的坑壁和坑底之间铺设有防渗垫(7),所述防渗垫(7)上铺设有垫层(6),所述防渗垫(7)为GCL垫,所述垫层(6)为柔性垫层,所述垫层(6)厚度为10
‑
15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滤液收集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5)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选,翟桂庆,卫晓军,刘拓,和昊晖,何丽芳,王苏平,迪瑶,陈鹏,范华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