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超长时间近红外水溶余辉发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6712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长时间近红外水溶余辉发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荧光碳纳米材料领域。该近红外水溶余辉发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植物茎叶破碎后,放入有机溶剂中浸泡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长时间近红外水溶余辉发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碳纳米材料领域,涉及荧光碳量子点制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超长时间近红外水溶余辉发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余辉,也被称为持久发光,是一种长寿命的发射,在这种发射中,荧光粉在停止额外的光激发后,可以慢慢地将存储的亚稳态能量转化为具有不同能量的光子。这种独特的发光能力赋予了余辉材料在数据存储、光电子器件、化学传感器和生物成像等方面的良好应用潜力。特别是在生物成像技术中,由于没有激发光和组织自发荧光干扰,长波长发射的余辉生物成像具有良好的信噪比和较大的组织穿透深度。然而,目前所使用的如无机金属掺杂的纳米颗粒等余辉发光材料,制备繁琐、潜在的细胞毒性、溶解度低和成本高等多种限制严重阻碍了它们在各种生物成像领域的实际应用前景,如图像引导手术、炎症的早期诊断和癌细胞的超灵敏检测。因此,开发新的长余辉材料并深入了解其发光特性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0003]碳点作为一种波长可调、物理化学惰性高、生物毒性低、易于制备的碳基发光纳米材料,在生物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长时间近红外水溶余辉发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植物茎叶破碎后,放入有机溶剂中浸泡1

48h,得到植物茎叶浸泡液;(2)将步骤(1)的植物茎叶浸泡液过滤后在20

200℃下热处理1

24h,得到碳点溶液;(3)以二氯甲烷为引流剂,对步骤(2)的碳点溶液进行层析,收集最先层析出的绿色溶液,得到碳点的二氯甲烷溶液;(4)向步骤(3)的碳点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聚醚F127,搅拌后加入水进行超声乳化,然后继续搅拌并加热至20

70℃反应1

6h,得到碳点水溶液,经冻干,得到超长时间近红外水溶余辉发光碳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时间近红外水溶余辉发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植物茎叶与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10

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时间近红外水溶余辉发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植物茎叶为新鲜的植物茎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庆单崇新郑广松沈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