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705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它包括加工平台和切割支架,加工平台上方设置有切割支架,切割支架包括左右两侧的固定侧板,固定侧板上方内侧设置有固定连杆,固定侧板下方设置有行程丝杆,行程丝杆左侧设置有行程电机,行程电机通过安装台与加工平台连接,切割支架内侧设置有旋转剥切装置,旋转剥切装置上下两侧对应固定连杆、行程丝杆处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强、方便携带、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率的优点。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用具
,具体涉及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用电需求量的增加,城乡电网改造也日趋加快,在这个进程中,国家电网公司对电力行业标准化作业与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施工与规范操作成为电力行业施工标准化的“主旋律”,由于电力工程项目对其安全性、稳定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标准化作业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的低压电缆切剥工具主要有弯钩式电缆刀、防护式电缆刀、电缆剥线刀和电缆剥皮器,传统手动操作中电缆发生扭曲变形不但绝缘层不能整齐切除,还很可能伤及电缆导体,造成整条电缆载流量下降,增加线路运行安全隐患,其次,通过手动轴向切削分力进行螺旋剥皮时,由于轴向分力只是作业人员施力的一部分,所以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同时由于传动机构加工精度和工艺问题,剥皮过程中会出现剥皮厚度不一致现象,还需要人工后期处理,导致整体剥皮效率较低,主要弊端有以下几点:一、施工人员难以控制环切、纵切的切割深度,容易造成损伤绝缘层;二、手工施工外半导电屏蔽层断口、绝缘层断口倒角必然存在切削不均或不平滑、倒角坑坑洼洼,在后续的电缆接头制作工序中,将导致不能与配合安装的附件元件紧密搭接,留下安全隐患;三、人工工作量大,且操作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强、方便携带、提高工作效率的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强、方便携带、提高工作效率的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它包括加工平台和切割支架,所述的加工平台上方设置有切割支架,所述的切割支架包括左右两侧的固定侧板,所述的固定侧板上方内侧设置有固定连杆,所述的固定侧板下方设置有行程丝杆,所述的行程丝杆左侧设置有行程电机,所述的行程电机通过安装台与加工平台连接,所述的切割支架内侧设置有旋转剥切装置,所述的旋转剥切装置上下两侧对应固定连杆、行程丝杆处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
[0005]所述的旋转剥切装置上方设置有动力箱,所述的动力箱左侧设置有剥切电机,所述的动力箱内部设置有与剥切电机动力连接的主动轮。
[0006]所述的旋转剥切装置内部设置有环切机构,所述的环切机构左侧设置有从动轮,所述的从动轮通过转动带与主动轮连接。
[0007]所述的环切机构包括转动板,所述的转动板为过半圆形结构且所述的转动板内部设置有V型槽,所述的V型槽内部设置有进线口,所述的进线口内部设置有电缆,所述的电缆外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切割机构,所述的切割机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外侧均设置有顶进气缸,所述的转动板后面对应从动轮处设置有旋转套,所述的旋转套外周
均匀设置有骨架。
[0008]所述的切割机构在电缆外周均匀设置有三个且其中一个所述的切割机构直径是另外两个等直径的切割机构直径的1.5倍,所述的固定板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通孔。
[0009]所述的切割机构包括滚刀支架,所述的滚刀支架内侧设置有滚轮,所述的滚轮外部设置有切割刀,所述的滚刀支架上方设置有顶进弹簧,所述的滚刀支架通过顶进弹簧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的滚刀支架左右两侧对应通孔处均设置有导向杆。
[0010]所述的固定侧板右侧分别设置有电缆夹持机构和电缆线芯夹持机构。
[0011]所述的电缆夹持机构包括压钳,所述的压钳左侧内部设置有导向螺杆,所述的导向螺杆外部设置有螺母手柄,所述的压钳左侧下方设置有支撑螺杆,所述的支撑螺杆下方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的锁紧螺母下方设置有垫圈,所述的垫圈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下方设置有基座,所述的基座内部设置有内六角螺钉,所述的基座右侧设置有U型结构的槽钢,所述的槽钢内侧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的压钳右侧下方对应弧形槽处设置有T型压头。
[0012]所述的电缆线芯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为上下对称设置的“Ω”形结构,所述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左右两侧内部均设置有夹持轮,所述的第二夹持板左右两侧上方均设置有杆套,所述的第一夹持板左右两侧内部对应杆套处均设置有调整杆,所述的调整杆下方端部均设置有调整手柄,所述的电缆线芯夹持机构内部设置有电缆线芯。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为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在使用中,本专利技术采用旋转剥切装置,旋转剥切装置的动力来源由剥切电机提供,剥切电机带动环切机构运动,环切机构通过三个圆形切割刀对电缆的进行环切切割,并且通过顶进弹簧进行逐级顶进,以进行逐级逐层的切割,增加切割时切割截面的均一性,提高电缆切割表面的光滑,以提高电缆再次连接是的联通效率,减少再次连接时的连接电阻,以提高电缆切割的质量;本专利技术采用行程丝杆、行程电机,可实现对旋转剥切装置左右移动调整,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旋转剥切装置的位置;电缆夹持机构对电缆进行夹持固定,保证电缆在切割时固定牢固,能够可靠稳定的进行切割工作,并且能够适用于多规格的电缆进行快速压紧固定;本专利技术采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电缆线芯夹持机构对剥切后的电缆线芯进行夹持固定,并且采用夹持轮和电缆线芯外径贴合,能够在夹持固定电缆线芯的同时较好的保护电线线芯;本专利技术采用夹持锁紧机构设计,对常规同心电缆和偏心电缆均能可靠剥除绝缘层且不伤及导体层,应用范围较广,通用性较强,大大提高剥皮作业的工作效率和作业人员安全性,有效降低带电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并调高了工作效率,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能够实现电缆切剥工作的自动化,能够降低人工工作量,减少电缆切剥工作的人工成本投入,同时提高电缆切剥质量,保障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社会效益:能大幅度降低电缆切剥工作的操作难度和危险系数,能够在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提高了电缆切剥工作的效率,同时保障了电缆切剥工作的质量,可有效减少后续因切剥质量不达标而引起的安全事故;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强、方便携带、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的正视图图一。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的正视图图二。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的环切机构的正视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的环切机构的后视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的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的电缆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的电缆线芯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加工平台2、切割支架3、固定侧板4、电缆夹持机构41、压钳42、导向螺杆43、螺母手柄44、支撑螺杆45、锁紧螺母46、垫圈47、底座48、基座49、内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它包括加工平台和切割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平台上方设置有切割支架,所述的切割支架包括左右两侧的固定侧板,所述的固定侧板上方内侧设置有固定连杆,所述的固定侧板下方设置有行程丝杆,所述的行程丝杆左侧设置有行程电机,所述的行程电机通过安装台与加工平台连接,所述的切割支架内侧设置有旋转剥切装置,所述的旋转剥切装置上下两侧对应固定连杆、行程丝杆处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剥切装置上方设置有动力箱,所述的动力箱左侧设置有剥切电机,所述的动力箱内部设置有与剥切电机动力连接的主动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剥切装置内部设置有环切机构,所述的环切机构左侧设置有从动轮,所述的从动轮通过转动带与主动轮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切机构包括转动板,所述的转动板为过半圆形结构且所述的转动板内部设置有V型槽,所述的V型槽内部设置有进线口,所述的进线口内部设置有电缆,所述的电缆外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切割机构,所述的切割机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外侧均设置有顶进气缸,所述的转动板后面对应从动轮处设置有旋转套,所述的旋转套外周均匀设置有骨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缆绝缘层自动化切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机构在电缆外周均匀设置有三个且其中一个所述的切割机构直径是另外两个等直径的切割机构直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应禄张娟杨德浩高博张晗王芳吴永齐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野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