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距离遥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966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距离遥控器,包括:激光测距仪用于操控被控装置的行程距离,并将行程距离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将行程距离通过预设比例生成执行指令,并通过信号发出装置发送至被控装置的信号接收装置,供被控装置执行。被控装置包括模拟方向盘、脚踏、按钮和操控模块,操控模块将被控装置的动作过程转换成检测物的直线运动;激光测距仪用于获取检测物的直线运动的距离。如此,能够根据需要将设备快速改装成所需的近距离遥控器,如某些设备需要两个脚踏,四个手柄,但另一台设备需要四个脚踏四个手柄,且脚踏和手柄位置均不相同。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一机多用,快速适配不同设备。快速适配不同设备。快速适配不同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距离遥控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遥控
,具体涉及一种近距离遥控器。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节省人力和提高作业安全性,一些危险作业区的作业涉及了多种可遥控的作业设备。目前对于多种遥控的作业设备,需要配备不同的遥控器。遥控器通常是方向盘、档杆和脚踏的结合,形成一个带有显示器的远程作业场景。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遥控器故障,会导致作业设备也没法正常工作,且不同的遥控器不能替代使用,这就造成以下几个问题:1、每种作业设备需要配套不同的遥控器,如钻机和运输车的硬件设施不同,在生产时就需要专门制作不同的遥控器,在一台遥控器出现故障时,需要启用备用设备,这样备用设备的购买和维护量就非常大;2、遥控器需要专机专用,不能转用。
[0003]这对于实际工作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设备基本都是大容量,动力设备,突然停机需要快速的处理,大量的预备额外的遥控器并不可行,成本和维护设备状态的日常工作难度都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近距离遥控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专机专用,遥控器不能多用的问题,实现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距离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激光测距仪和信号发出装置;所述激光测距仪用于操控被控装置的行程距离,并将行程距离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将所述行程距离通过预设比例生成执行指令,并通过所述信号发出装置发送至所述被控装置的信号接收装置,供所述被控装置执行;其中,所述被控装置包括模拟方向盘、脚踏和按钮;还包括操控模块,所述操控模块将所述被控装置的动作过程转换成检测物的直线运动;所述激光测距仪用于进行所述检测物的直线运动距离的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距离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控装置通过牵拉操控模块中的传动轮转动,进而带动检测物直线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距离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模块包括外壳、两个传动轮组、内壳、两个激光测距仪和气囊;所述外壳包括按钮和主压杆,用于提供承载、固定基础以及容置空间;所述按钮活动连接在外壳的顶壁,并能够相对外壳的顶壁内外移动;所述主压杆固定在按钮的内侧壁上,并随按钮移动;两个所述传动轮组分别包括主动轮、主传动部件、从动轮和二次传动部件;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同轴,且通过转轴固定连接,使二者同步转动;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外壳内壁转动固定;所述主动轮,其外径是从动轮外径的设定第一倍数,所述第一倍数为3

6倍;所述主动轮上缠绕固定所述主传动部件,所述主传动部件是拉线或是传动带;所述从动轮上缠绕所述二次传动部件,所述二次传动部件为拉线、带或是软管;所述内壳包括滑动腔、顶腔、限位环、基准板、滑槽、进气孔、缓冲腔、软质部、拉簧、副压杆和承压部;所述滑动腔位于主动轮与按钮之间,且滑动腔固定于外壳内;所述滑动腔,其内壁上设有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的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与传动轮组轴线所在水平面垂直,滑动腔的内腔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基准板用作激光测距的基准面,所述基准板的立面内嵌滚珠,滚珠与基准板立面滑动配合,且滚珠与滑槽滑动配合,基准板与滑动腔内壁滑动配合,设定第二数量的滚珠沿基准板立面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数量为4

12个;所述二次传动部件位于基准板与从动轮之间的部分远离从动轮轴线的一侧面与从动轮的缠绕面相切,且该从动轮之间的部分远离从动轮轴线的一侧面与滑槽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内腔,其上部固定有限位环,在限位环的上侧形成一个空腔,该空腔为顶腔;所述顶腔,其内顶壁上固定拉簧,拉簧的空余端与基准板顶面中心固定连接,拉簧用于给基准板提供回弹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鑫鑫周希凯李东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辉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