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遥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893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远程遥控装置,涉及遥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遥控器主体,还包括固定框架、束带组件和辅助支撑组件;所述固定框架为框架结构,定位在地面或墙面上;所述遥控器主体整体呈矩形块状,内置遥控组件、泵体、控制阀和电池,上表面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束带的内侧设有多个涨大适应囊,通过输气管与泵体上的控制阀连通;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定位在所述遥控器主体的底部,包括软质支撑体和行进轮;所述软质支撑体为能够进行涨缩的框架结构或杆形,为囊体,与控制阀相连通;所述行进轮为单向轮或万向轮,定位在所述软质支撑体的底部;本申请实现了维修人员携带遥控装置劳动强度较小,且对维修工作的影响小的技术效果。对维修工作的影响小的技术效果。对维修工作的影响小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程遥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遥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远程遥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而言,使用者为便于进行远程遥控的动作,通常会利用一遥控装置发送控制信号至被控制装置(例如电视、遥控汽车、无人机、有轨车辆),以使被控制装置进行开启或启动等功用,而且相对于一些比较辛苦、危险的劳动环境,使用远程遥控可以改善劳动环境同时还可以降低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危险系数。
[0003]目前,现有大型设备的远程遥控装置为满足其遥控需求,重量一般较重,维修人员随身携带遥控装置的劳动强度较大,若不随身携带则丧失了操纵的灵活性;使用推车式的遥控装置虽能够一定程度上的同时兼顾轻巧便捷与灵活性,但难以适用较为复杂的行驶环境(例如有时需要爬上大型设备顶端或在内部进行维修及观察试启动时各零部件的状态),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远程遥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远程遥控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维修人员随身携带遥控装置时因遥控装置自重导致的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维修人员携带遥控装置劳动强度较小,且对维修工作的影响小的技术效果。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遥控装置,包括遥控器主体,还包括固定框架、束带组件和辅助支撑组件;所述固定框架为框架结构,定位在地面或墙面上;所述遥控器主体整体呈矩形块状,内置遥控组件、泵体、控制阀和电池,上表面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束带组件用于将遥控器主体捆缚在使用人员身上;所述束带组件包括束带;所述束带的内侧设有多个涨大适应囊,通过输气管与所述泵体上的控制阀连通,用于适时膨胀进而将所述束带及所述遥控器主体固定在使用人员的腰部;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定位在所述遥控器主体的底部,包括软质支撑体和行进轮;所述软质支撑体为能够进行涨缩的框架结构或杆形,为囊体,与控制阀相连通;所述行进轮为单向轮或万向轮,定位在所述软质支撑体的底部。
[0006]进一步的,所述束带组件还包括卡扣;所述束带数量为两条,均一端固定在所述遥控器主体上,另一端固定有所述卡扣,所述卡扣用于将两条束带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架包括底板、支撑杆和阻灰棚;所述底板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支撑杆为竖向设置的杆体,底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长度大于1米,起承载作用;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遥控器主体的定位块,所述遥控器主体通
过所述定位块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阻灰棚定位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起到防止所述遥控器主体上落灰的作用。
[0008]优选的,数个或所有的涨大适应囊交替进行涨缩。
[0009]优选的,所述涨大适应囊为挤压软囊;所述挤压软囊下设有转动柱和转动柱支架;所述挤压软囊为橡胶材质弹性囊,其涨缩受控于所述控制阀;所述转动柱支架固定在所述束带上;所述转动柱为密闭的橡胶软囊,整体为柱形或球形,可转动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柱支架上,转动轴的轴向与水平地面垂直。
[0010]优选的,所述软质支撑体为杆形囊体,内置弹力绳;所述弹力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遥控器主体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行进轮上;所述杆形囊体的顶部固定在所述遥控器主体的底部,倾斜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辅助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横杆和拉拽弹力绳;所述支撑横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遥控器主体的远离使用者的侧壁上,横向设置且与所述遥控器主体的侧壁垂直;所述拉拽弹力绳为橡胶材质绳体,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横杆的另一端,所述拉拽弹力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行进轮上。
[0012]优选的,包括先导控制组件,先导控制组件包括杆形连接囊、块状囊和冲击板;所述杆形连接囊为杆形的囊体,一端固定在所述遥控器主体远离使用者的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块状囊上,倾斜设置,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45度至60度;所述杆形连接囊内置弹力绳,该弹力绳一端固定在所述块状囊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遥控器主体上,弹力绳起到限制杆形连接囊收缩方向的作用;所述块状囊为圆柱形或棱柱形块体,在受压时会将自身内部气体输送向输气块体;所述冲击板为带有圆弧过度的L形板,高度大于40厘米,与地面直接接触;所述块状囊固定在所述冲击板的内凹面上;所述拉拽弹力绳为弹性管体,所述拉拽弹力绳内部空间通过所述输气块体与所述块状囊连通;所述输气块体为内部中空的块体,其上设有单向阀、输气通道和阻尼接头;来自块状囊的气体从单向阀和阻尼接头处进入输气块体内部,而后从所述输气通道输送向所述拉拽弹力绳内部;在所述输气块体不被挤压时,所述拉拽弹力绳内部的气体从阻尼接头处缓慢输送向所述块状囊,此时行进轮缓慢下降。
[0013]优选的,所述先导控制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定位在所述杆形囊体的两侧,两个冲击板拼接在一起。
[0014]优选的,所述杆形囊体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55度至80度。
[001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遥控装置进行优化,在遥控装置上设置束带和包括软质支撑体与行进轮的辅助支撑组件;利用辅助支撑组件对遥控器主体进行支撑以此降低劳动强度;通过控制软质支撑体内气体量的方式控制行进轮的抬升进而保障遥控装置的灵活性;
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维修人员随身携带遥控装置时因遥控装置自重导致的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维修人员携带遥控装置劳动强度较小,且对维修工作的影响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远程遥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远程遥控装置的固定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远程遥控装置的遥控器主体与束带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远程遥控装置的杆形囊体和杆形连接囊收缩状态下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远程遥控装置的遥控器主体与辅助支撑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远程遥控装置的泵体与涨大适应囊、杆形囊体和杆形连接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远程遥控装置的挤压软囊与转动柱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远程遥控装置的拉拽弹力绳与杆形囊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远程遥控装置的辅助支撑组件与先导控制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远程遥控装置的块状囊与管形的拉拽弹力绳的连通关系示意图。
[0017]图中:固定框架100、底板110、支撑杆120、定位块121、阻灰棚130、底杆131、顶棚132、遮挡帘133;遥控器主体200、控制面板210、泵体220、控制阀230;束带组件300、束带310、卡扣320、涨大适应囊330、挤压软囊331、转动柱332、转动柱支架333;辅助支撑组件400、杆形囊体410、行进轮420、支撑横杆430、拉拽弹力绳440;先导控制组件500、杆形连接囊510、块状囊520、冲击板530、输气块体540、单向阀541、输气通道542、阻尼接头543。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遥控装置,包括遥控器主体(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框架(100)、束带组件(300)和辅助支撑组件(400);所述固定框架(100)为框架结构,定位在地面或墙面上;所述遥控器主体(200)整体呈矩形块状,内置遥控组件、泵体(220)、控制阀(230)和电池,上表面设有控制面板(210);所述束带组件(300)用于将所述遥控器主体(200)捆缚在使用人员身上;所述束带组件(300)包括束带(310);所述束带(310)的内侧设有多个涨大适应囊(330),通过输气管与所述泵体(220)上的控制阀(230)连通,用于适时膨胀进而将所述束带(310)及所述遥控器主体(200)固定在使用人员的腰部;所述辅助支撑组件(400)定位在所述遥控器主体(200)的底部,包括软质支撑体和行进轮(420);所述软质支撑体为能够进行涨缩的框架结构或杆形,为囊体,与所述控制阀(230)相连通;所述行进轮(420)为单向轮或万向轮,定位在所述软质支撑体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组件(300)还包括卡扣(320);所述束带(310)数量为两条,均一端固定在所述遥控器主体(200)上,另一端固定有所述卡扣(320),所述卡扣(320)用于将两条束带(310)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00)包括底板(110)、支撑杆(120)和阻灰棚(130);所述底板(110)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支撑杆(120)为竖向设置的杆体,底部固定在所述底板(110)上,长度大于1米,起承载作用;所述支撑杆(120)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遥控器主体(200)的定位块(121),所述遥控器主体(200)通过所述定位块(121)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120)上;所述阻灰棚(130)定位在所述支撑杆(120)的顶部,起到防止遥控器主体(200)上落灰的作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数个或所有的涨大适应囊(330)交替进行涨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涨大适应囊(330)为挤压软囊(331);所述挤压软囊(331)下设有转动柱(332)和转动柱支架(333);所述挤压软囊(331)为橡胶材质弹性囊,其涨缩受控于所述控制阀(230);所述转动柱支架(333)固定在所述束带(310)上;所述转动柱(332)为密闭的橡胶软囊,整体为柱形或球形,可转动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柱支架(333)上,转动轴的轴向与水平地面垂直。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远程遥控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鑫鑫周希凯李东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辉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