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下经济种植方法,包括林地选择;选择土层肥沃、疏松;建设水平养殖仓;在树林下建设水平养殖仓,水平养殖仓距离地面间距0.5米以上;养殖蚯蚓;选择蔬菜种和药材种;移植;将经过育苗处理的蔬菜苗和药材苗移植至林地内;养殖;将需要的养殖的动物放置在水平养殖仓内;蔬菜采收,对成熟的蔬菜进行采收,采收的蔬菜进行销售或作为养殖仓内动物的食物,解决在传统的林业经济效率低下,靠植树难以形成完整高效循环的林下经济种植生产模式的问题。经济种植生产模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下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下经济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
[0003]林下经济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地,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科学经营林地,而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0004]在传统的林业经济效率低下,靠植树难以形成完整高效循环的林下经济种植生产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下经济种植方法,解决在传统的林业经济效率低下,靠植树难以形成完整高效循环的林下经济种植生产模式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下经济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林地选择;选择土层肥沃、疏松、地面平整、郁闭度为0.5
‑
0.7的2
‑
3年生树林,树林的行距不小于5米,株距不小于2米,清除树林下的残枝,清理树干上着生侧枝,枝下高保留2.0米以上,清除灌木和杂草,露出表层土;步骤二、建设水平养殖仓;在树林下建设水平养殖仓,水平养殖仓距离地面间距0.5米以上;步骤三、养殖蚯蚓;在水平养殖仓的下方且在相邻的树干之间搭建肥料带,每立方肥料带引入3公斤蚯蚓种,喷水保湿,蚯蚓于养殖30天后翻动土壤,使蚯蚓分散;所述肥料带的原料由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混合均匀后于自然发酵7天所得;所述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重量比为4:7;步骤四、选择蔬菜种和药材种,并利用步骤三所述的肥料带对蔬菜种和药材种进行育苗;步骤五、移植;将经过育苗处理的蔬菜苗和药材苗移植至林地内;步骤六、养殖;将需要的养殖的动物放置在水平养殖仓内;步骤七、蔬菜采收,对成熟的蔬菜进行采收,采收的蔬菜进行销售或作为养殖仓内动物的食物。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平养殖仓的底部设有网状隔板,便于养殖的动物产生的粪便落入肥料带上,并定期的对隔板进行清洗。
[000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平养殖仓每月进行三次消毒,每次消毒时间间隔
一致。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定期对林地进行喷淋,确保林地及肥料带保持湿润,喷淋时间设置为:当天温度超过20℃,林地在早晚时间各喷淋一次;当天温度低于20℃,林地在傍晚时间喷淋一次。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水平养殖仓和种植的蔬菜之间设有隔离带。
[00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相邻种植的树木之间设有排水渠,蔬菜种植于所述排水渠的斜坡上,所述隔离带为倒V型设置,且所述隔离带的两端分别朝向排水渠。
[00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药材种包括桔梗、芍药或香青兰的一种或多种。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林地内建设水平养殖仓,节约了建设用地,同时利用水平养殖仓内的动物粪便为肥料带和蔬菜提供养料,在肥料带内养殖蚯蚓,蚯蚓是低等动物,可作为高蛋白饲料添加剂。在养殖蚯蚓过程中,蚯蚓可将垃圾、秸秆等有机物质消化,混合土壤排泄出蚯蚓粪。蚯蚓粪是良好的腐熟有机肥料,对作物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蚯蚓粪还具有保水、保肥的作用,富含的有机质、腐殖酸、氮、磷、钾,更有利于蔬菜的生长,成熟的蔬菜可用于商品贩卖或用于为水平养殖仓内的动物的食物,种植的药材利用肥料带可进行快速生长,整个林下经济种植模式合理利用空间,提高作物循环种植,提高了林业经济效率,具有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5]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一种林下经济种植方法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林地选择;选择土层肥沃、疏松、地面平整、郁闭度为0.5
‑
0.7的2
‑
3年生树林,树林的行距不小于5米,株距不小于2米,清除树林下的残枝,清理树干上着生侧枝,枝下高保留2.0米以上,清除灌木和杂草,露出表层土;步骤二、建设水平养殖仓;在树林下建设水平养殖仓,水平养殖仓距离地面间距0.5米以上; 步骤三、养殖蚯蚓;在水平养殖仓的下方且在相邻的树干之间搭建肥料带,每立方肥料带引入3公斤蚯蚓种,喷水保湿,蚯蚓于养殖30天后翻动土壤,使蚯蚓分散;所述肥料带的原料由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混合均匀后于自然发酵7天所得;所述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重量比为4:7;步骤四、选择蔬菜种和药材种,并利用步骤三所述的肥料带对蔬菜种和药材种进行育苗; 步骤五、移植;将经过育苗处理的蔬菜苗和药材苗移植至林地内;步骤六、养殖;将需要的养殖的动物放置在水平养殖仓内; 步骤七、蔬菜采收,对成熟的蔬菜进行采收,采收的蔬菜进行销售或作为养殖仓内动物的食物。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林地内建设水平养殖仓,节约了建设用地,同时利用水平养殖仓内的动物粪便为肥料带和蔬菜提供养料,在肥料带内养殖蚯蚓,蚯蚓是低等动物,可作为高蛋白饲料添加剂。在养殖蚯蚓过程中,蚯蚓可将垃圾、秸秆等有机物质消化,混合土壤排泄出蚯蚓粪。蚯蚓粪是良好的腐熟有机肥料,对作物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蚯蚓粪还
具有保水、保肥的作用,富含的有机质、腐殖酸、氮、磷、钾,更有利于蔬菜的生长,成熟的蔬菜可用于商品贩卖或用于为水平养殖仓内的动物的食物,种植的药材利用肥料带可进行快速生长,整个林下经济种植模式合理利用空间,提高作物循环种植,提高了林业经济效率,具有推广价值。
[0017]所述水平养殖仓的底部设有网状隔板,便于养殖的动物产生的粪便落入肥料带上,并定期的对隔板进行清洗,减少网状隔板上生活的动物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0018]所述水平养殖仓每月进行三次消毒,每次消毒时间间隔一致。
[0019]定期对林地进行喷淋,确保林地及肥料带保持湿润,喷淋时间设置为:当天温度超过20℃,林地在早晚时间各喷淋一次;当天温度低于20℃,林地在傍晚时间喷淋一次,对林地进行喷淋既能保持林地湿润,也能为肥料带提供稳定状态,同时利于蔬菜苗或药材苗进行生长。
[0020]在水平养殖仓和种植的蔬菜之间设有隔离带,相邻种植的树木之间设有排水渠,蔬菜种植于所述排水渠的斜坡上,所述隔离带为倒V型设置,且所述隔离带的两端分别朝向排水渠,隔离带便于遮挡粪便,避免粪便直接落至蔬菜苗上,进而避免了砸伤蔬菜苗。
[0021]所述药材种包括桔梗、芍药或香青兰的一种或多种,合理利用林间间隙种植药材,使林下经济种植经济最大化。
[0022]尽管这里参照本专利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下经济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林地选择;选择土层肥沃、疏松、地面平整、郁闭度为0.5
‑
0.7的2
‑
3年生树林,树林的行距不小于5米,株距不小于2米,清除树林下的残枝,清理树干上着生侧枝,枝下高保留2.0米以上,清除灌木和杂草,露出表层土; 步骤二、建设水平养殖仓;在树林下建设水平养殖仓,水平养殖仓距离地面间距0.5米以上; 步骤三、养殖蚯蚓;在水平养殖仓的下方且在相邻的树干之间搭建肥料带,每立方肥料带引入3公斤蚯蚓种,喷水保湿,蚯蚓于养殖30天后翻动土壤,使蚯蚓分散;所述肥料带的原料由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混合均匀后于自然发酵7天所得;所述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重量比为4:7; 步骤四、选择蔬菜种和药材种,并利用步骤三所述的肥料带对蔬菜种和药材种进行育苗; 步骤五、移植;将经过育苗处理的蔬菜苗和药材苗移植至林地内; 步骤六、养殖;将需要的养殖的动物放置在水平养殖仓内; 步骤七、蔬菜采收,对成熟的蔬菜进行采收,采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春喜,周海军,万志强,李兴,丹丹,吴来兄,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