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墙板、预制柱以及装配式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90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墙板,包括预制墙板外框,墙板外框包括外框顶板、外框底板和两块外框边板,外框边板上设有多个管线布置通道,和/或,外框顶板和外框底板上分别设有多个管线布置通道,管线布置通道用于水/电/气等管线的布设。相应地还提供一种预制柱,在其边板上设有多个管线布置通道,用于水/电/气等管线的布设。另外还提供一种装配式房屋,至少部分预制墙板采用上述预制墙板;和/或,至少部分预制柱采用上述的预制柱。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采用墙板外框/柱体外框的预制结构,在墙板外框预制/柱体外框时即预设管线布置通道,便于后期装修施工时的水电等管线的布置,能显著地提高装修施工效率和装修施工质量,利于房屋建筑的装配化、标准化施工。准化施工。准化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墙板、预制柱以及装配式房屋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墙板、预制柱以及装配式房屋。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
,装配式施工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在民用房屋、厂房建筑等房屋建筑的装配式施工中,仍然采用建筑主体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水电等装修工程的施工,这就导致仍需在墙板、柱等构件上开槽以进行水管、气管、电缆线等的布设,施工周期长、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施工现场容易脏乱,而且易造成墙板、柱等构件的损伤。
[0003]另外,目前存在在装配式施工形成建筑主体后,在墙内侧安装内墙装饰板和/或在墙外侧安装外墙装饰板的施工方案,其中,内墙装饰板和外墙装饰板一般采用自攻螺钉固定在墙板上(包括墙板主体和/或墙板内的保温层上),装饰板的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在后期使用时容易出现掉落的情况,而且这种施工结构不便于内部水电管线的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墙板、预制柱以及装配式房屋,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墙板,包括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墙板,包括预制墙板外框,所述墙板外框包括第一外框顶板、第一外框底板和两块第一外框边板,其特征在于:于两块第一外框边板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管线布置通道,所述第一管线布置通道为管线布置槽或管线布置孔,所述第一管线布置通道贯通第一外框边板的两侧板面并且轴线垂直于第一外框边板的板面,两块第一外框边板上的第一管线布置通道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同轴相对设置;和/或,于第一外框顶板和第一外框底板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二管线布置通道,所述第二管线布置通道为管线布置槽或管线布置孔,所述第二管线布置通道贯通对应板体的两侧板面并且轴线垂直于第一外框边板的板面,第一外框顶板和第一外框底板上的第二管线布置通道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同轴相对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腹板,所述第一腹板形成于所述墙板外框中并且四周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框顶板、所述第一外框底板和两块所述第一外框边板连接,所述第一腹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墙板外框的厚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外框边板的中部,从而在第一腹板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腹槽;布置有所述第一管线布置通道时,至少部分第一管线布置通道分布为与建筑内侧的第一腹槽连通;布置有所述第二管线布置通道时,至少部分第二管线布置通道分布为与建筑内侧的第一腹槽连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板为波纹板,所述波纹板的波纹方向垂直于第一外框边板的板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龙骨,所述龙骨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平程春英蔡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