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边法兰上孔的孔径精度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689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翻边法兰上孔的孔径精度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孔径设计尺寸,根据孔径设计尺寸设置冲头的初始尺寸;采用初始尺寸的冲头及其匹配的冲压凹模对工件冲孔,对冲孔后工件进行翻边,检测翻边后工件的孔径实物尺寸;采用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的偏差量对冲头尺寸进行补偿,循环迭代冲头尺寸,直到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相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尺寸补偿的方法确定更加准确的冲头尺寸,解决了带孔工件由于翻边工序过程中孔变形导致孔径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升了制件合格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边法兰上孔的孔径精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装配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翻边法兰上孔的孔径精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零部件装配过程中,对安装孔的精度有较高的要求。例如,车门内板上的线束卡扣孔如果太大,卡扣容易松动或脱落,孔太小则卡扣不容易装配进去。因此,保证车身零件上安装孔的精度在公差范围内才能确保尺寸合格的附属零部件的顺利安装。
[0003]对于冲压件上的孔,一般是通过正冲或侧冲工艺得到,孔径精度比较好保证。但是对于某些特殊工序要求、或是工序不够的情况下,工艺排布只能先冲孔再翻边,并且孔在翻边面上,例如翻边法兰上的孔。然而在翻边工序过程中,孔边缘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而孔的位置离翻边轮廓越近、变形则越大,这样进而导致孔径精度发生偏差。尤其是在翻边轮廓弯曲的情况下,翻边后孔变形会加剧,从而严重影响制件的合格率。因此,对于其法兰面上有孔的制件的翻边过程中,控制翻边法兰上孔的孔径精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4]图1所示的是某车型的车门内板零件局部区域,图2为图1中虚线区域所示的带孔翻边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对于图2区域,目前现有的工艺技术方案中,一般采用的工艺路线依次是:OP10拉延,OP20切边冲孔,OP30翻边。图2所示带孔翻边区域的孔在OP20工序的冲头选型时,以此孔的设计尺寸为依据进行选型,例如产品数模中孔的大小为12*7mm,OP20工序冲孔的冲头选型为12.1*7.1mm,对应的冲孔凹模尺寸为12.2*7.2mm。
[0005]现有技术方案中,翻边工序中,随着翻边行程加大,材料表面与翻边镶块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孔的边缘发生变形;孔的边缘距离翻边轮廓越近,则孔越容易变形。尤其是翻边轮廓是弯曲的工况,翻边开始时翻边面起皱,孔所在的平面变成曲面,随着翻边行程加大,材料表面与翻边镶块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在摩擦力强行拖拽下孔边缘发生变形,使得孔的形状发生改变,影响孔径精度,进而影响制件合格率。例如,产品数模中孔的设计尺寸大小为12x7mm,而实物零件上,经过拉延、切边冲孔、翻边等工序加工后,孔径变为13x7.2mm,其长度方向的尺寸严重超差,导致制件不合格。
[0006]因此,需研究一种能够减小带孔翻边法兰由于翻边工序过程中孔变形导致孔径精度较差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翻边法兰上孔的孔径精度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尺寸补偿的方法确定更加准确的冲头尺寸,以解决带孔翻边法兰由于翻边工序过程中孔变形导致孔径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升汽车装配件的制品合格率,降低车辆生产成本。
[0008]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指出的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翻边法兰上孔的孔径精度控制方法,包括:
[0009]获取孔径设计尺寸,根据孔径设计尺寸设置冲头的初始尺寸;
[0010]采用初始尺寸的冲头及其匹配的冲压凹模对工件冲孔,对冲孔后工件进行翻边,检测翻边后工件的孔径实物尺寸;
[0011]采用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的偏差量对冲头尺寸进行补偿,循环迭代冲头尺寸,直到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相一致。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作出如下改进。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根据孔径设计尺寸设置冲头的初始尺寸,包括:
[0014]根据产品数据模型获取翻边法兰上的孔径设计尺寸,基于孔径设计尺寸、结合允许的磨损尺寸计算得到冲头的初始尺寸。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计算得到冲头的初始尺寸的步骤包括:
[0016]根据产品数据模型获取翻边法兰上的孔径设计尺寸,获取允许的冲头最大磨损尺寸,将允许的冲头最大磨损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相加,即得到冲头的初始尺寸。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允许的冲头最大磨损尺寸不大于孔径设计尺寸的负偏差绝对值与正偏差值的和。
[00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采用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的偏差量对冲头尺寸进行补偿,循环迭代冲头尺寸,直到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相一致,包括:
[0019]将测得的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作差,得到偏差量;
[0020]若判定孔径实物尺寸小于孔径设计尺寸,则将当前的冲头尺寸与所述偏差量相加,得到补偿后冲头尺寸;若判定孔径实物尺寸大于孔径设计尺寸,则将当前的冲头尺寸减去所述偏差量,得到补偿后冲头尺寸;
[0021]采用补偿后冲头尺寸对应的冲头、以及新的冲头匹配的冲压凹模对下一个工件冲孔,对冲孔后工件进行翻边以得到翻边法兰,检测翻边法兰上的孔径实物尺寸,判断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是否一致:
[0022]若判断结果为不一致,则根据上一次补偿后测得的孔径实物尺寸对当前冲头尺寸进行补偿;
[0023]循环上述步骤对冲头尺寸迭代,直到判断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相一致,保存最终的冲头尺寸。
[002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判断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相一致,包括:
[0025]根据孔径设计尺寸及其公差计算孔径设计尺寸上极限值与孔径设计尺寸下极限值,孔径设计尺寸上极限值与孔径设计尺寸下极限值形成的闭合区间作为孔径尺寸合格范围;
[0026]将当前的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尺寸合格范围相比较,若判定孔径实物尺寸包含于孔径尺寸合格范围内,则判定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相一致;
[0027]若判定孔径实物尺寸不包含于孔径尺寸合格范围内,则判定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不一致。
[002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对工件进行冲孔前,还包括对工件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拉延工件、以得到预计用于冲孔的平面,对所述平面进行切边、以得到摊平的法兰面。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翻边法兰上孔的孔径精度控制系统,包括:
[0030]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孔径设计尺寸,并根据孔径设计尺寸设置冲头的初始尺寸;
[0031]测试模块,用于采用初始尺寸的冲头及其匹配的冲压凹模对工件冲孔,还用于对冲孔后工件进行翻边,并检测翻边后工件的孔径实物尺寸;
[0032]补偿模块,用于采用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的偏差量对冲头尺寸进行补偿,循环迭代冲头尺寸,直到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相一致。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管理类程序时实现上述翻边法兰上孔的孔径精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管理类程序,所述计算机管理类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翻边法兰上孔的孔径精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翻边法兰上孔的孔径精度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主要用于模具设计与制造阶段,根据孔变形量采用补偿的思路去选择有效冲头和冲孔凹模。具体的,基于孔的设计尺寸进行冲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边法兰上孔的孔径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孔径设计尺寸,根据孔径设计尺寸设置冲头的初始尺寸;采用初始尺寸的冲头及其匹配的冲压凹模对工件冲孔,对冲孔后工件进行翻边,检测翻边后工件的孔径实物尺寸;采用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的偏差量对冲头尺寸进行补偿,循环迭代冲头尺寸,直到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相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边法兰上孔的孔径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孔径设计尺寸设置冲头的初始尺寸,包括:根据产品数据模型获取翻边法兰上的孔径设计尺寸,基于孔径设计尺寸、结合允许的磨损尺寸计算得到冲头的初始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翻边法兰上孔的孔径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得到冲头的初始尺寸的步骤包括:根据产品数据模型获取翻边法兰上的孔径设计尺寸,获取允许的冲头最大磨损尺寸,将允许的冲头最大磨损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相加,即得到冲头的初始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边法兰上孔的孔径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允许的冲头最大磨损尺寸不大于孔径设计尺寸的负偏差绝对值与正偏差值的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边法兰上孔的孔径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的偏差量对冲头尺寸进行补偿,循环迭代冲头尺寸,直到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相一致,包括:将测得的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作差,得到偏差量;若判定孔径实物尺寸小于孔径设计尺寸,则将当前的冲头尺寸与所述偏差量相加,得到补偿后冲头尺寸;若判定孔径实物尺寸大于孔径设计尺寸,则将当前的冲头尺寸减去所述偏差量,得到补偿后冲头尺寸;采用补偿后冲头尺寸对应的冲头、以及新的冲头匹配的冲压凹模对下一个工件冲孔,对冲孔后工件进行翻边以得到翻边法兰,检测翻边法兰上的孔径实物尺寸,判断孔径实物尺寸与孔径设计尺寸是否一致:若判断结果为不一致,则根据上一次补偿后测得的孔径实物尺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俊杰邹平祖纪伟朱平童钱虎
申请(专利权)人: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