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互花米草防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互花米草防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针对互花米草的控制,目前有很多的方法,主要包括:人工割除法、蓄水淹灭法、化学药物杀灭法和植物替代法。其中,人工割除费时费力,且割除后还会再生;蓄水淹灭法在长江口得到了成功使用,但需要庞大的投资,且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很大干扰;化学药物杀灭法如使用盖草能可以有效杀灭互花米草,但存在对海洋生态影响的不确定性和杀灭后重新生长的问题;有些地区利用速生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成功地控制了互花米草,但鉴于无瓣海桑是引自孟加拉国的外来树种而存在生态入侵的风险,无法大规模推广。因此,需要一种安全、有效、持久的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互花米草防控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互花米草防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一,刈割:
[0007]人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花米草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刈割:人工或机械把防治区域中的互花米草刈割,将互花米草的高度刈割至20cm以下;步骤二,构建防控单元:人工或机械在防治区域中开设若干条沟缝,将防治区域分隔形成若干个防控单元;步骤三,贴地遮阴覆盖:于每个防控单元上方贴地铺设黑色塑料布;黑色塑料布的边缘伸入沟缝底部,并通过固定装置对黑色塑料布进行固定;步骤四,检查、回收:打开部分防控单元上方的黑色塑料布,挖出互花米草根系,检查确认根系死亡后,回收黑色塑料布及其固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花米草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沟缝的深度不小于30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花米草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若干个插设于沟缝中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用于插设在沟缝中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面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有用于插设于地面的扦插杆;所述扦插杆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留有间距;相邻的两所述固定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联锁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互花米草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杆的底部采用圆锥形设计。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祥,姜欣,徐宁,程诗丛,解勤卫,潘洪瑞,刘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