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脂界面粘附性增强方法及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脂界面粘附
,尤其是一种基于非DLVO长程力与油相拓扑协同作用的油脂界面粘附性增强方法及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脂类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大多数生物组织富含油脂,油脂在发挥其储能、参与生物体代谢等生物学功能的同时,也为界面粘附带来了挑战。目前生物粘合剂均多是基于氢键及动态化学键等短程力作用,无法突破油脂表面的疏水屏障,从而常规粘附水凝胶无法粘附油脂界面,不能满足临床等多种需求。
[0003]因此,亟需开发增强油脂界面粘附性的方法,以满足适用于油脂界面粘附的多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油脂界面粘附性增强方法及测试方法,以增强油脂界面的粘附性,实现油脂界面的高强粘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脂界面粘附性增强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两片油脂组织,在两片油脂组织之间注射水凝胶,以增强两片油脂组织界面的粘附性;其中,该水凝胶由双亲分子、生物可降解主网络以及拓扑小分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脂界面粘附性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选择两片油脂组织,在两片油脂组织之间注射水凝胶,以增强两片油脂组织界面的粘附性;其中,该水凝胶由双亲分子、生物可降解主网络以及拓扑小分子通过物理交联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界面粘附性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亲分子由于疏水作用在油脂组织表面产生相分离,聚集诱导形成斑驳电荷和微纳米气泡,斑驳电荷和微纳米气泡使得两块油脂组织界面的疏水和静电相互作用协同,产生远程非DLVO吸引力,实现油脂界面的瞬时粘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脂界面粘附性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小分子在熵驱动下渗透至油脂组织界面,并引领所述生物可降解主网络向油脂组织内部扩散,由于所述拓扑小分子和所述生物可降解主网络之间存在扩散系数差异,导致所述拓扑小分子与所述生物可降解主网络在氢键诱导下缠结收紧并实现粘附强度自增强,实现油脂界面的增强粘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脂界面粘附性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对水凝胶中拓扑小分子在油脂组织界面渗透总量的测试,该测试过程具体包括:绘制拓扑小分子的标准曲线,收集瞬时粘附阶段和增强粘附阶段油脂组织中拓扑小分子,通过多功能酶标仪测试紫外吸收值,带入标准曲线后观测瞬时粘附阶段和增强粘附阶段拓扑小分子的渗透总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脂界面粘附性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示踪增强粘附阶段中水凝胶中生物可降解主网络在油脂组织中的拓扑深度,该测试过程具体包括:基于FITC标记的生物可降解主网络制备水凝胶,并将水凝胶粘附于荧光染色处理的油脂组织表面,使用盖玻片按压成薄片,置于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测增强粘附阶段主网络的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