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管道自动换向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687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自动换向阀装置,包括阀缸,设置有多个连通口,间隔设置在阀缸的周壁上;换向组件,包括设于阀缸内、与所述阀缸沿轴向方向相对移动的阀芯和设于阀芯周壁上的至少两组换向通路,所述换向通路包括流体进口、流体出口及连通流体进口与流体出口的流体通道,每组换向通路在所述阀芯的轴向上间隔设置;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阀芯沿轴向方向运动,切换各组换向通路与各连通口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自动换向阀装置,能够根据生产需要自动完成管路流向的转向切换,保证管路中物料流通顺畅,没有死角和死料,且能够适用于高压管路流体的输送和切换,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提高了切换的效率。提高了切换的效率。提高了切换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自动换向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泄漏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道自动换向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分压等功能;同时使配管和设备的介质(液体、气体、粉末)的方向、压力、流量按照设计要求得到控制的装置。
[0003]在目前工业生产中,阀门仅作为管道的一部分,作为管道中输送介质的截止、调节、导流部件使用,即使偶尔出现三通阀、四通阀来改变管道中输送介质流向,以满足生产需要,但是在换向阀体内部也会存留有死角,这对于敏感介质的输送,尤其是现在新兴行业Lyocell纤维纺丝液的输送极为不利,死角和死料的存在给敏感介质物料生产留下了极大地风险和安全隐患,易出现物料分解爆炸。虽然,一般的四通阀虽然具有换向功能,但多采用传统的人工更换管道以改变输送介质流向的操作方式,但是不能根据生产需要随时调整管道内介质的流向,极大地增加工人的操作强度和工作量,用户使用效果不佳。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管道自动换向阀装置,通过换向组件的轴向移动使得流体出口与不同的导向口依次连通,实现不同生产线之间的相互切换,提高了换向装置的适用范围,降低了人工切换的繁琐程度,操作维修方便,能够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节省人力成本。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7]一种管道自动换向阀装置,包括阀缸,设置有多个连通口,间隔设置在阀缸的周壁上;
[0008]换向组件,包括设于阀缸内、与所述阀缸沿轴向方向相对移动的阀芯和设于阀芯周壁上的至少两组换向通路,所述换向通路包括流体进口、流体出口及连通流体进口与流体出口的流体通道,每组换向通路在所述阀芯的轴向上间隔设置;
[0009]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阀芯沿轴向方向运动,切换各组换向通路与各连通口相通。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启停控制件,所述启停控制件与所述驱动结构电连接,用于在阀芯轴向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控制驱动结构停止工作。
[0011]进一步地,所述启停控制件包括定位柱,所述阀芯外周壁对应设置有径向凹陷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各组所述换向通路的流体出口的对应位置相适配,所述定位柱与各所述定位槽依次抵接,用于将所述阀芯的各流体出口与对应地连通口相匹配。
[0012]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传动减速机和与传动减速机相配合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沿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传动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杆与所述阀芯的一端相连
接,控制所述阀芯相对于阀缸轴向移动的速度,以供流体从各组换向通路的流体出口依次导出至对应的连通口换向通路。
[0013]进一步地,靠近所述驱动结构一侧还设置有固定盘,所述传动杆穿过所述固定盘与所述阀芯相连接,所述传动杆带动所述固定盘与所述阀芯同步轴向移动,用于限制所述阀芯进行周向转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盘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朝向所述驱动结构方向凸出于所述固定盘圆周面设置,所述传动杆穿过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阀芯相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阀芯轴向移动的速度设置为10mm/min~300mm/min换向通路。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套设在所述阀芯的外周侧,且沿轴向方向分别与阀缸的两端相连接,两个所述密封件之间的距离稍大于相邻两组换向通路的对应的流体出口之间的距离,用于限制所述阀芯在轴向移动的范围。
[0017]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换向通路设置在相同的圆周面,各换向通路的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围成扇形结构,且各换向通路的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与所述阀缸的各连通口依次匹配,用于将各换向通路的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依次与对应的连通口相通。
[0018]进一步地,所述连通口为至少两组,沿阀缸轴向依次设置,每组连通口至少为两个,沿周向分布。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驱动换向组件沿高度方向往复移动,使得换向组件的通道出口依次与阀缸的不同的连通口相连通,能够适用于高压管路流体的输送和切换,确保不同层位的纺丝位能够自动切换,提高了切换效率,同时,确保切换后不存在流动死角,避免死料造成的安全隐患。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换向组件的下部设置有与传动减速机相配合的传动杆和固定盘,能够确保换向组件轴向移动过程中没有轴向转动,保证换向组件在换向过程中与阀缸的连通口没有轴向误差,确保换向组件与阀缸的无缝连接,以达到输送管路没有死角和死料的存在。
[0022]3、本专利技术在换向组件与阀缸之间的密封件上设置有启停控制件,通过启停控制件与换向组件周侧的定位点相配合,进一步提高了换向组件的切换的精确度,确保换向组件与阀缸的的无缝连接,并且,密封件还可以确保高压管路使用中没有渗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24]附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管道自动换向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阀缸的仰视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阀缸的俯视图;
[0028]图4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29]图5是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0030]图6是图1中CC方向的剖视图。
[0031]图中:2、阀芯;21、第一组换向通路;211、第一流体进口;212、第一流体出口;22、第二组换向通路;221、第二流体进口;222、第二流体出口;23、第三组换向通路;231、第三流体进口;232、第三流体出口;3、驱动结构;31、电机;32、传动减速机;33、转换连接件;34、传动杆;4、阀缸;41、第一连通口;42、第二连通口;43、第三连通口;44、第四连通口;45、固定盘;51、第一密封件;52、第二密封件;6、启停控制件。
[0032]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自动换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缸,设置有多个连通口,间隔设置在阀缸的周壁上;换向组件,包括设于阀缸内、与所述阀缸沿轴向方向相对移动的阀芯和设于阀芯周壁上的至少两组换向通路,所述换向通路包括流体进口、流体出口及连通流体进口与流体出口的流体通道,每组换向通路在所述阀芯的轴向上间隔设置;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阀芯沿轴向方向运动,切换各组换向通路与各连通口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自动换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启停控制件,所述启停控制件与所述驱动结构电连接,用于在阀芯轴向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控制驱动结构停止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自动换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停控制件包括定位柱,所述阀芯外周壁对应设置有径向凹陷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各所述换向通路的流体出口的对应位置相适配,所述定位柱与各所述定位槽依次抵接,用于将所述阀芯的各流体出口与对应地连通口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自动换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传动减速机和与传动减速机相配合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沿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传动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杆与所述阀芯的一端相连接,控制所述阀芯相对于阀缸轴向移动的速度,以供流体从各组换向通路的流体出口依次导出至对应的连通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自动换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驱动结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黄庆王根立张晨曦张明明张嘉煜张艳程春祖徐纪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