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红外探测器杜瓦的宝石冷链导热结构及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红外探测器杜瓦的宝石冷链导热结构及实现方法,属于红外探测器的低温封装技术,适用于冷光学用冷箱内全低温杜瓦组件的热传输通道,也可适用于其它用途的红外探测器封装组件的传热零件。
技术介绍
[0002]红外探测器组件杜瓦作为红外探测器的主要封装形式,在空间天文、对地观测、资源环境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目前,由于红外探测器波长的扩展和探测灵敏度的提高,红外探测器的工作温度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机械制冷目前依然是低温以及深低温工作条件下红外探测器的主要制冷方式。
[0003]随着空间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对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探测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当红外器件性能达到探测背景限的情况下,其背景辐射主要来自仪器本身的光学系统及其支撑结构等,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光学系统的光学、机械部件产生的杂散辐射会降低系统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尤其是在目标信号十分微弱的太空环境中,影响更加明显。第二,对于宽视场的高灵敏红外光学系统,由于仪器视场角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红外探测器杜瓦的宝石冷链导热结构,包括冷平台(100)、冷帽(201)、宝石棒(202)、弹性冷链过渡块(20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宝石冷链(200)与冷平台(100)用螺纹连接;所述的冷平台(100)材料为因瓦或钼,冷平台(100)上加工有螺纹孔;所述的冷帽(201)材料为可伐,冷帽(201)中心为通孔,并且在一端加工出一个可用于在冷帽(201)和宝石棒(202)钎焊的钎料预留槽,与冷平台配合的连接螺纹钎焊后二次加工完成;所述的宝石棒(202)材料为蓝宝石,宝石棒(202)所有表面抛光,宝石棒(202)两端根据冷帽(201)和弹性冷链过渡块(203)的装配高度做金属化处理,金属化后电镀镍;所述的弹性冷链过渡块(203)材料为可伐、无氧铜或钼;弹性冷链过渡块(203)中心为沉孔,同样加工出一个可用于和宝石棒(202)钎焊的钎料预留槽,且弹性冷链过渡块(203)在厚度和底面积上预留了可精修的余量。2.一种用于红外探测器杜瓦的宝石冷链导热结构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1)对宝石棒(202)进行均匀金属化、镀镍处理,并控制总的金属层厚度小于0.15mm;2)对与宝石棒(202)配合的冷帽(201)和弹性冷链过渡块(203)孔径进行精修;3)对冷平台(100)、冷帽(201)、宝石棒(202)、弹性冷链过渡块(203)钎焊面进行酸洗、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处理;4)用银铜钎料填充在冷帽(201)与宝石棒(202)之间和弹性冷链过渡块(203)与宝石棒(202)之间,用专用钎焊夹具(300)支撑装夹,通过真空钎焊完成宝石冷链(200)的成型;5)对真空钎焊后的宝石冷链(200)进行液氮冲击;6)对宝石冷链(200)上冷帽(201)车修螺纹、精修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曾智江,俞君,李俊,王小坤,王煜宇,徐勤飞,李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