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飞行器用迫降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84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飞行器用迫降防护机构。该无人机飞行器用迫降防护机构,包括无人机机体,所述无人机机体为中部设孔的环形结构,无人机机体内部开设有环形腔用于电池和控制板的安装,所述无人机机体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机臂,机臂远离无人机机体的一端通过安装套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无人机机体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起落架。该无人机飞行器用迫降防护机构,利用迫降机构和机臂保护机构的设计,在无人机坠落过程中,能够利用迫降机构降低落速并为设备壳和摄像设备提供缓冲保护,并且通过机臂保护机构也能够降低无人机本体所受伤害,降低经济损失,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飞行器用迫降防护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的
,具体为一种无人机飞行器用迫降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民用领域用途较多,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多有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
[0003]对于多旋翼航拍无人机来说,除其本身价值,其底部云台挂载的专业摄影设备往往要超过无人机的价值,而该类设备通常安装在无人机底部,在无人机出现故障时,如驱动马达过载烧坏,无人机失去动力的情况下,无人机需要进行迫降,除起落架外,高速坠落产生的冲击力首当其冲的要作用于摄像设备,而现有的无人机对摄像设备的保护机制并不完善,主要依靠起落架支撑,但其保护效果有限,故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无人机飞行器用迫降防护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飞行器用迫降防护机构,该无人机飞行器用迫降防护机构利用迫降机构能够对无人机上的高价值设备进行完善保护,吸收坠落时的冲击,保持无人机完整性,能够降低经济损失,避免数据丢失。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人机飞行器用迫降防护机构,包括无人机机体,所述无人机机体为中部设孔的环形结构,无人机机体内部开设有环形腔用于电池和控制板的安装,所述无人机机体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机臂,机臂远离无人机机体的一端通过安装套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无人机机体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起落架,所述无人机机体的内侧设有迫降机构,所述机臂位置设有机臂保护机构;
[0006]所述迫降机构包括封盖、迫降伞状囊、微孔、设备壳、拉绳、云台组件、电动推杆、插槽、通气管、封闭孔、封闭板、顶杆、固定环和拉伸弹簧,所述封盖通过磁吸固定在无人机机体的上表面将其中部孔封闭,所述迫降伞状囊的外侧粘接在无人机机体的内侧,所述迫降伞状囊内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且迫降伞状囊开口指向无人机机体下侧,设备壳处于迫降伞状囊的内侧,且设备壳的顶部与迫降伞状囊的内壁通过拉绳连接,设备壳的底部设有云台组件,环形腔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贯穿无人机机体的侧壁和迫降伞状囊后插接在设备壳外壁对应位置的插槽内,电动推杆的控制系统与无人机飞控系统相独立,当无人机的飞控系统故障时,电动推杆能够受控制释放设备壳,确保迫降机构的有效性,所述通气管设置在设备壳内,且通气管的两端开口分别处于设备壳的上下两端,通气管靠近插槽的一侧开设有封闭孔,封闭孔内插接有封闭板,封闭板靠近插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杆,顶杆贯穿设备壳插接在插槽内并与电动推杆接触,顶杆处于设备壳内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与设备壳内壁之间通过拉伸弹簧连接;
[0007]所述机臂保护机构包括连接囊、支撑杆、支撑片和保护囊,所述无人机机体侧壁且
处于机臂下侧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杆,支撑杆远离无人机机体的一端与安装套固定连接,支撑杆与机臂之间通过支撑片固定连接,保护囊设于机臂下侧并与支撑杆和支撑片粘接,连接囊粘接在无人机机体上用于保护囊和迫降伞状囊的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通气管的截面为矩形,封闭板插入通气管可使之封闭。
[0009]优选的,所述设备壳下表面的边缘倒角,迫降伞状囊对应设备壳倒角位置设有皱褶充气后可向内膨胀,迫降伞状囊撑起时,其内侧通过拉绳将设备壳拉入迫降伞状囊内,安装在云台组件上的摄像设备也跟随进入,皱褶充起缩小迫降伞状囊的开口,能够为设备提供保护。
[0010]优选的,所述迫降伞状囊的顶壁折叠在封盖与设备壳之间,在通气管打开空气进入迫降伞状囊内侧后能够使之撑起形成降落伞的形态,降低无人机机体下降速度并保护设备壳及云台组件上的摄像设备。
[0011]优选的,所述驱动马达底部延伸出安装套的位置套接有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与保护囊连通,所述环形气囊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排列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气流充入保护囊内后可通过出气孔向下排出,提供反冲力降低下落速度,配合中部迫降伞状囊能够维持无人机机体稳定,避免在空中翻滚。
[0012]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数量不少于四个并以无人机机体中轴为参照环形排列,电动推杆的数量与通气管数量相同。
[0013]优选的,所述微孔处于迫降伞状囊与设备壳顶部相对的位置,所述微孔的孔径范围为0.1

1mm,无人机坠落时,空气通过通气管进入设备壳与迫降伞状囊之间,在将迫降伞状囊撑起呈降落伞形的同时,高速气流也能够通过微孔进入迫降伞状囊内使之膨胀包裹设备壳提供保护,并为保护囊和连接囊供气。
[0014]优选的,所述保护囊的底部截面呈波浪状充气后可向下膨胀为机臂提供保护,保护囊和连接囊能够为无人机机体提供缓冲,在高速坠落导致起落架无效时,能够利用两者为无人机机体提供保护,避免内部元件直接承受冲击,降低其所受损害。
[0015]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该无人机飞行器用迫降防护机构,利用迫降机构和机臂保护机构的设计,在无人机坠落过程中,能够利用迫降机构降低落速并为设备壳和摄像设备提供缓冲保护,并且通过机臂保护机构也能够降低无人机本体所受伤害,降低经济损失,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视角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剖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仰视视角示意图。
[0022]图中:1无人机机体、2环形腔、3机臂、4安装套、5驱动马达、6起落架、
[0023]7迫降机构、71封盖、72迫降伞状囊、73微孔、74设备壳、75拉绳、76云台组件、77电动推杆、78插槽、79通气管、710封闭孔、711封闭板、712顶杆、713固定环、714拉伸弹簧、
[0024]8机臂保护机构、81连接囊、82支撑杆、83支撑片、84保护囊、9皱褶、10环形气囊、11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飞行器用迫降防护机构,包括无人机机体1,无人机机体1为中部设孔的环形结构,无人机机体1内部开设有环形腔2用于电池和控制板的安装,无人机机体1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机臂3,机臂3远离无人机机体1的一端通过安装套4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5,无人机机体1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起落架6,无人机机体1的内侧设有迫降机构7,机臂3位置设有机臂保护机构8;
[0026]迫降机构7包括封盖71、迫降伞状囊72、微孔73、设备壳74、拉绳75、云台组件76、电动推杆77、插槽78、通气管79、封闭孔710、封闭板711、顶杆712、固定环713和拉伸弹簧714,封盖71通过磁吸固定在无人机机体1的上表面将其中部孔封闭,迫降伞状囊72的外侧粘接在无人机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飞行器用迫降防护机构,包括无人机机体(1),所述无人机机体(1)为中部设孔的环形结构,无人机机体(1)内部开设有环形腔(2)用于电池和控制板的安装,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机臂(3),机臂(3)远离无人机机体(1)的一端通过安装套(4)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5),无人机机体(1)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起落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内侧设有迫降机构(7),所述机臂(3)位置设有机臂保护机构(8);所述迫降机构(7)包括封盖(71)、迫降伞状囊(72)、微孔(73)、设备壳(74)、拉绳(75)、云台组件(76)、电动推杆(77)、插槽(78)、通气管(79)、封闭孔(710)、封闭板(711)、顶杆(712)、固定环(713)和拉伸弹簧(714),所述封盖(71)通过磁吸固定在无人机机体(1)的上表面将其中部孔封闭,所述迫降伞状囊(72)的外侧粘接在无人机机体(1)的内侧,所述迫降伞状囊(72)内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73),且迫降伞状囊(72)开口指向无人机机体(1)下侧,设备壳(74)处于迫降伞状囊(72)的内侧,且设备壳(74)的顶部与迫降伞状囊(72)的内壁通过拉绳(75)连接,设备壳(74)的底部设有云台组件(76),环形腔(2)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77),电动推杆(77)的输出端贯穿无人机机体(1)的侧壁和迫降伞状囊(72)后插接在设备壳(74)外壁对应位置的插槽(78)内,所述通气管(79)设置在设备壳(74)内,且通气管(79)的两端开口分别处于设备壳(74)的上下两端,通气管(79)靠近插槽(78)的一侧开设有封闭孔(710),封闭孔(710)内插接有封闭板(711),封闭板(711)靠近插槽(7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杆(712),顶杆(712)贯穿设备壳(74)插接在插槽(78)内并与电动推杆(77)接触,顶杆(712)处于设备壳(74)内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环(713),固定环(713)与设备壳(74)内壁之间通过拉伸弹簧(714)连接;所述机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颖阮宇峰向全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羽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