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81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包括外壳组件和恒压搅拌组件,所述外壳组件的右侧设置有极冷组件,且极冷组件包括液氮罐、喷射管和电磁阀,所述液氮罐的上端连接有喷射管,且喷射管的外部连接有电磁阀,所述恒压搅拌组件位于外壳组件的左侧,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箱体、合页和盖板,所述箱体的上端安装有盖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具有休眠保护功能,能够在特殊情况下对菌株很好的好处,该设备具有恒温以及持续保冷状态,便于菌株进行长时间的休眠,该设备能够对营养液恒压搅拌,从而能够便于营养液保持恒一浓度添加,该设备可以对营养液的添加位置控制,使设备能够对菌株引导,便于菌株扎堆。株扎堆。株扎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培养室
,具体为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

技术介绍

[0002]菌株又称品系,表示同种微生物不同来源的纯种培养,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每一个微生物纯培养都可称一个菌株,在对菌株进行培育时需要使用到箱体状的培养室对菌株进行培养,使菌株能够健康的成长。
[0003]现有的培养室多数为一个罐体或者箱体,直接在培养室内部添加一定量的营养液,然后再把菌株放进去培养,当发生意外培养室破裂或者营养液用完没有来得及补充时,很容易导致培养的菌株死亡,从而浪费大量精力。
[0004]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包括外壳组件和恒压搅拌组件,所述外壳组件的右侧设置有极冷组件,且极冷组件包括液氮罐、喷射管和电磁阀,所述液氮罐的上端连接有喷射管,且喷射管的外部连接有电磁阀,所述恒压搅拌组件位于外壳组件的左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箱体、合页和盖板,且箱体的上端前方连接有合页,所述箱体的上端安装有盖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分隔板和填液组件,且分隔板的内部安装有防下漏组件,所述填液组件的下端连接有输液组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组件的下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控温组件和抽取组件,且外壳组件的内部上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控温组件包括冷凝机和冷凝管,且冷凝机的右侧连接有冷凝管。
[0011]进一步的,所述抽取组件包括第一水泵、吸液管和输液管,且第一水泵的右侧连接有吸液管,所述第一水泵的下端连接有输液管。
[0012]进一步的,所述恒压搅拌组件包括恒压箱、通气管、排气管、压力阀、压力活塞、电机和搅拌杆,且恒压箱的上端连接有通气管,所述恒压箱的左侧上方连接有排气管,且排气管的左侧安装有压力阀,所述恒压箱的内部设置有压力活塞,且恒压箱的左侧下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端连接有搅拌杆。
[0013]进一步的,所述填液组件包括第一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轨、连接座、伸缩座和输液头,且第一电动滑轨的上端安装有第二电动滑轨,所述第二电动滑轨的上端安装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上端连接有伸缩座,所述伸缩座的上端连接有输液头。
[0014]进一步的,所述防下漏组件包括管道、限位挡块、密封挡块、密封球和永磁体,且管
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管道的内部中间设置有密封挡块,且密封挡块的上端放置有密封球,所述管道的外部环绕有永磁体。
[0015]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组件包括连接软管和第二水泵,且连接软管的下端连接有第二水泵。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具有休眠保护功能,能够在特殊情况下对菌株很好的好处,该设备具有恒温以及持续保冷状态,便于菌株进行长时间的休眠,该设备能够对营养液恒压搅拌,从而能够便于营养液保持恒一浓度添加,该设备可以对营养液的添加位置控制,使设备能够对菌株引导,便于菌株扎堆。
[0017]1、本专利技术当出现损坏或者营养液不足时,会控制电磁阀打开,从而使液氮罐内部的高压液氮从喷射管处喷出,喷到设备的内部,使设备内部的温度计算下降,从而迅速降低菌株的活性,使菌株进行休眠状态,从而对菌株进行休眠保护,防止菌株因营养液不足造成死亡。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够对箱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过高时通过冷凝机和冷凝管对箱体内部的营养液进行温度控制,从而对设备内部的温度进行保持,当菌株处于休眠状态时冷凝机和冷凝管也能够对设备内部的温度进行保持,从而防止菌株的温度升高,使菌株一直保持低温休眠状态。
[0019]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水泵通过吸液管吸取营养液,然后通过输液管输送到恒压箱的内部,从而搅拌杆上的孔隙排出,然后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从而能够对箱体内部的营养液进行搅拌混合,便于设备内部的营养液保持均匀,从而使设备注入到分隔板上方的营养液浓度保持一定,使设备能够很好的对菌株进行培养。
[0020]4、本专利技术通过通气管能对恒压箱内部持续注入强压气体,然后通过压力阀能够把恒压箱超出一定压强的气体排出,从而使恒压箱内部的气压保持一个恒定的数值,使搅拌杆能够恒压的喷出液体,对设备内部的营养液进行很好的搅拌,防止气压时强时弱,从而影响设备的搅拌效果。
[0021]5、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电动滑轨和第二电动滑轨能够对输液头进行任意位置的移动使输液头对准任意一个防下漏组件,然后从防下漏组件处多次注入少量营养液,从而能够使菌株在所注营养液的防下漏组件处堆积,使设备能够对菌株进行引导,从而使菌株堆积到所需要的区域。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的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的恒压搅拌组件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的分隔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的防下漏组件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外壳组件;101、箱体;102、合页;103、盖板;2、极冷组件;201、液氮罐;202、
喷射管;203、电磁阀;3、温度传感器;4、控温组件;401、冷凝机;402、冷凝管;5、抽取组件;501、第一水泵;502、吸液管;503、输液管;6、恒压搅拌组件;601、恒压箱;602、通气管;603、排气管;604、压力阀;605、压力活塞;606、电机;607、搅拌杆;7、分隔板;8、填液组件;801、第一电动滑轨;802、第二电动滑轨;803、连接座;804、伸缩座;805、输液头;9、防下漏组件;901、管道;902、限位挡块;903、密封挡块;904、密封球;905、永磁体;10、输液组件;1001、连接软管;1002、第二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包括外壳组件1和恒压搅拌组件6,外壳组件1的右侧设置有极冷组件2,且极冷组件2包括液氮罐201、喷射管202和电磁阀203,液氮罐201的上端连接有喷射管202,且喷射管202的外部连接有电磁阀203,恒压搅拌组件6位于外壳组件1的左侧;
[0030]具体操作如下,当出现损坏或者营养液不足时,会控制电磁阀203打开,从而使液氮罐201内部的高压液氮从喷射管202处喷出,喷到设备的内部,使设备内部的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和恒压搅拌组件(6),所述外壳组件(1)的右侧设置有极冷组件(2),且极冷组件(2)包括液氮罐(201)、喷射管(202)和电磁阀(203),所述液氮罐(201)的上端连接有喷射管(202),且喷射管(202)的外部连接有电磁阀(203),所述恒压搅拌组件(6)位于外壳组件(1)的左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包括箱体(101)、合页(102)和盖板(103),且箱体(101)的上端前方连接有合页(102),所述箱体(101)的上端安装有盖板(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分隔板(7)和填液组件(8),且分隔板(7)的内部安装有防下漏组件(9),所述填液组件(8)的下端连接有输液组件(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的下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控温组件(4)和抽取组件(5),且外壳组件(1)的内部上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组件(4)包括冷凝机(401)和冷凝管(402),且冷凝机(401)的右侧连接有冷凝管(40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的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取组件(5)包括第一水泵(501)、吸液管(502)和输液管(503),且第一水泵(501)的右侧连接有吸液管(502),所述第一水泵(501)的下端连接有输液管(50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使菌株休眠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王广耀李霜张德智张光于汇于涛朱丽王慧英付国朱波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研田人参栽培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