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自动化二氧化碳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43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旋转式自动化二氧化碳培养箱,包括培养箱箱体、控制器、风机、第一加热丝模块、温度传感器、培养层模块、无线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丝模块、气体混合箱、第一二氧化碳传感器、第一空气泵、第二空气泵、气体检测箱、第一二氧化碳传感器、第二二氧化碳传感器;控制器控制风机按照一定频率旋转实现培养箱箱体内的气流循环,通过pid控制方法实现在第一加热模块达到预加热温度的基础,再控制第二加热丝模块进行加热实现每个培养仓内需要达到的温度要求;控制第一空气泵与第一空气泵进行工作实现每个培养仓内需要达到的二氧化碳浓度要求,该培养箱最大限度提高了仪器空间利用率、不同种类细胞独立性、培养安全性。培养安全性。培养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自动化二氧化碳培养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全自动化产品领域,涉及一种旋转式自动化二氧化碳培养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生物、再生医疗等相关领域的日益发展,市场对能够稳定高效培养细胞的二氧化碳培养箱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同时满足培养数量、培养安全性和不同种类细胞同时培养,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式自动化二氧化碳培养箱,包括培养箱箱体和控制器;
[0004]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用于用于保证所述培养箱箱体内的气流循环的风机;
[0005]在所述箱体的底部以及所述箱体的四周箱体壁上设置用于对培养箱体内部进行温度加热,使培养箱箱体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第一加热丝模块;
[0006]同时在所述箱体的底部以及所述箱体的四周箱体壁上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07]在所述箱体的中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柱;
[0008]在所述设置柱上按层设置n个可容纳m个培养舱的培养层模块;
[0009]在所述培养舱内设置有采集培养舱内温度的无线温度传感器;
[0010]在所述培养舱的底部设置有对培养舱内温度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丝模块;
[0011]在所述培养箱箱体的顶部设置用于放置二氧化碳进气管路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0012]对所述培养舱提供一定浓度二氧化碳气体的气体混合箱;
[0013]在所述气体混合箱设置有采集所述气体混合箱内二氧化碳浓度值的第一二氧化碳传感器;
[0014]为所述气体混合箱内一定浓度二氧化碳气体抽取到所述培养舱内提供动力的第一空气泵;
[0015]将所述培养舱内二氧化碳气体抽出提供动力的第二空气泵;
[0016]接收所述第二空气泵抽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气体检测箱;
[0017]在所述气体混合箱内设置有采集二氧化碳浓度的第一二氧化碳传感器;
[0018]在所述气体检测箱内设置有采集二氧化碳浓度的第二二氧化碳传感器;
[0019]所述控制器分别接收各自对应所述培养舱内无线温度传感器传送的温度信号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传送的温度信号,控制所述风机按照一定频率旋转实现培养箱箱体内的气流循环,通过pid控制方法实现在第一加热模块达到预加热温度的基础,再控制第二加热丝模块进行加热实现每个培养仓内需要达到的温度要求;
[0020]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二氧化碳传感器、第二二氧化碳传感器传送的二氧化碳浓度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空气泵与所述第一空气泵进行工作实现每个培养仓内需要达到的二氧化碳浓度要求。
[0021]进一步地:所述1≤n≤4,1≤m≤4。
[0022]进一步地:还包括电磁阀及单向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及第一空气泵相连接,所述单向阀设置设置所述气体检测箱的气路上。
[002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二氧化碳传感器、第二二氧化碳传感器传送的二氧化碳浓度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空气泵与所述第一空气泵进行工作实现每个培养仓内需要达到的二氧化碳浓度要求的过程如下:
[0024]当气体检测箱内的第二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浓度实时值与设定值差I≥3.5%时,则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空气泵与所述第二空气泵同时工作;直至气体检测箱内的CO2浓度达到设定浓度;
[0025]当气体检测箱内的第二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浓度实时值与设定值差I,3.5%>I>0.5%时,培养舱进气口的第一空气泵接通60S,然后断开,此时气体检测箱进口的第一空气泵接通20S,然后断开,再重复接通培养舱进气口的第一空气泵60S的步骤,直至气体检测箱内的CO2传感器检测浓度实时值与设定值差I≤0.5%时,培养舱进气口的空气泵接通15S,然后断开,此时气体检测箱进口的空气泵接通3S,然后断开,再重复接通培养舱进气口的空气泵15S,直至气体检测箱内的CO2浓度达到设定浓度。
[0026]进一步地,还包括:
[0027]在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培养层模块进行旋转的电机模块;
[0028]在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有抓取培养舱的抓取装置;
[0029]在所述培养箱箱体侧面设置有用于所述抓取装置送出抓取的培养仓的传递口;
[0030]所述控制器获取需要抓取培养舱的信号,控制所述抓取模块抓取对应的培养舱从传递口递出。
[0031]进一步地:所述抓取装置包括在所述培养箱体内部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支撑柱;
[0032]在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设置有垂直移动的电缸;
[0033]与所述电缸相连接的用于抓取所述培养仓的抓取夹具;
[0034]控制所述抓取夹具水平移动的动力模块;
[0035]所述动力模块包括齿轮与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齿轮相连接。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款旋转传递系统的培养箱,既能准确测量并控制培养舱内的CO2浓度,又不会因为CO2传感器的供电线和信号线影响培养舱的传递;以及分级式加热控制方式,最大限度提高了仪器空间利用率、不同种类细胞独立性、培养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部拆解示意图;
[0041]图4为本专利技术表面加热丝布局示意图;
[0042]图5为本专利技术存放支架和加热丝布局示意图;
[0043]图6为本专利技术气路控制示意图。
[0044]附图标记:1、培养舱,2、抓取夹具,3、电缸,4、第一支撑柱,5、电机,6、传递口,7、进气口,8、出气口,10、无线温度传感器,11、培养箱箱体,12、第一加热丝模块,13、培养层模块,14、第二加热丝模块,16、第一空气泵,17、单向阀,18、汇流排,19、气体过滤器,20、第二二氧化碳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4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自动化二氧化碳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箱体和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用于用于保证所述培养箱箱体内的气流循环的风机;在所述箱体的底部以及所述箱体的四周箱体壁上设置用于对培养箱体内部进行温度加热,使培养箱箱体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第一加热丝模块;同时在所述箱体的底部以及所述箱体的四周箱体壁上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在所述箱体的中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在所述设置柱上按层设置n个可容纳m个培养舱的培养层模块;在所述培养舱内设置有采集培养舱内温度的无线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培养舱的底部设置有对培养舱内温度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丝模块;对所述培养舱提供一定浓度二氧化碳气体的气体混合箱;在所述气体混合箱设置有采集所述气体混合箱内二氧化碳浓度值的第一二氧化碳传感器;为所述气体混合箱内一定浓度二氧化碳气体抽取到所述培养舱内提供动力的第一空气泵;将所述培养舱内二氧化碳气体抽出提供动力的第二空气泵;接收所述第二空气泵抽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气体检测箱;在所述气体混合箱内设置有采集二氧化碳浓度的第一二氧化碳传感器;在所述气体检测箱内设置有采集二氧化碳浓度的第二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接收各自对应所述培养舱内无线温度传感器传送的温度信号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传送的温度信号,控制所述风机按照一定频率旋转实现培养箱箱体内的气流循环,通过pid控制方法实现在第一加热模块达到预加热温度的基础,再控制第二加热丝模块进行加热实现每个培养仓内需要达到的温度要求;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二氧化碳传感器、第二二氧化碳传感器传送的二氧化碳浓度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空气泵与所述第一空气泵进行工作实现每个培养仓内需要达到的二氧化碳浓度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自动化二氧化碳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1≤n≤4,1≤m≤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自动化二氧化碳培养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阀及单向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及第一空气泵相连接,所述单向阀设置设置所述气体检测箱的气路上。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森王成玉赵光宇邱长义汤华栋王佳宁张小龙金鑫龙唐晓东梁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冰山松洋生物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