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D-二聚体的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76679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D

二聚体的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体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D

二聚体的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D

二聚体(D

Dimer,DD)是血液中的纤维蛋白,经过活化和水解,产生的一种特异的,最简单的降解产物,是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在病理状态下,交联纤维蛋白在溶解过程中,释放出X

、Y

、D

、E

等碎片,并形成DD、DD/E、YD/YD、YY/DD等复合物。这些碎片进一步降解为最小的片段DD和DD/E复合物,DD分子量约62000D,在体内半衰期>3h,主要经肾脏排泄。
[0003]D

二聚体水平的升高反映了体内存在着凝血及纤溶活性增强,是急性血栓形成的一个敏感的标记物。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肿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及组织坏死等均可导致D

二聚体升高。
[0004]近年来,应用单克隆抗体和蛋白质连接技术推出了血栓导向溶栓剂,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D—二聚体〕和抗体〔抗D—二聚体单抗)之间的亲和力,将抗血栓特异性成分的单抗与溶栓药物相连接,形成抗体-溶栓剂复合体。其中的单抗如同导弹一样,可携带溶栓剂特异地与血栓结合,使得血栓部位的溶栓剂高度聚集,从而增强对血栓的溶解作用。后来又发现将抗D—二聚体单抗标记放射性核素,在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过程中,可将放射性核素携带到血栓局部,再用放射性核素检测仪监测体内放射性核素的分布,从而达到利用导向示踪剂定位诊断血栓的目的。
[0005]D

二聚体的检测方法有三P试验、胶乳凝集法(LATEX)、ELISA法、免疫渗滤胶体金显色反应法等。目前用的这些检测方法都是建立在特异单抗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针对D

二聚体的单抗制备成为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关键。目前国内用于检测D

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基本自外国采购,灵敏度、特异性上都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抗D

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来源少、特异性及灵敏度的缺陷问题,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抗D

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和亲和力,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为D

二聚体水平的检测提供了重要原料来源。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D

二聚体的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所述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包含以下互补决定区:
[0008]HCDR1,其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
[0009]HCDR2,其包含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
[0010]HCDR3,其包含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
[0011]LCDR1,其包含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
[0012]LCDR2,其包含SEQ ID NO: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
[0013]LCDR3,其包含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
[0014]进一步地,所述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还具有以下的骨架区:
[0015]HFR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
[0016]HFR2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
[0017]HFR3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21、22、23任一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
[0018]HFR4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
[0019]LFR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24、25、26任一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
[0020]LFR2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
[0021]LFR3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27、28、29任一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
[0022]LFR4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
[002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D

二聚体的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所述抗体或其功能性包含重链可变区和/或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上述的HCDR1

3和上述的HFR1

4,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上述的LCDR1

3和上述的LFR1

4。
[002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D

二聚体的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包括重链和/或轻链,所述重链包括上述的重链可变区和上述的重链恒定区;所述轻链包括上述的轻链可变区和上述的轻链恒定区。
[002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体偶联物,所述抗体偶联物包括上述的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
[002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新D

二聚体的试剂或试剂盒,所述试剂或试剂盒包括上述的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或上述的抗体偶联物。
[002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核酸、一种细胞及一种制备上述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的方法。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14D2RMb1至14D2RMb11抗体的还原性SDS

PAGE结果(从左至右)。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D

二聚体的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所述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包含以下互补决定区:
[0030]HCDR1,其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
[0031]HCDR2,其包含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
[0032]HCDR3,其包含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
[0033]LCDR1,其包含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
[0034]LCDR2,其包含SEQ ID NO: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
[0035]LCDR3,其包含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抗体”在最广义上使用,其可以包括全长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
或多特异性抗体,以及嵌合抗体,只要它们展示所需的生物学活性。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D

二聚体的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包含以下互补决定区:HCDR1,其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HCDR2,其包含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HCDR3,其包含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LCDR1,其包含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LCDR2,其包含SEQ ID NO: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LCDR3,其包含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还具有以下的骨架区:HFR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HFR2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HFR3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21、22、23任一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HFR4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LFR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24、25、26任一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LFR2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LFR3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27、28、29任一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LFR4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3.一种抗D

二聚体的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或其功能性包含重链可变区和/或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HCDR1

3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HFR1

4,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CDR1

3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LFR1

4;优选地,所述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5、30、31、32任一所示;所述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6、33、34、35、36任一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还包含恒定区;优选地,所述恒定区包括重链恒定区和/或轻链恒定区;优选地,所述重链恒定区选自IgG1、IgG2、IgG3、IgG4、IgA、IgM、IgE或IgD的重链恒定区;所述轻链恒定区选自κ型或λ型轻链恒定区;优选地,所述恒定区的种属来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媛钟冬梅覃文新熊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朋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