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670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耳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包括极耳胶本体,极耳胶本体包括极耳胶芯膜层,极耳胶芯膜层上下两侧对称设置耐溶胶层,耐溶胶层远离极耳胶芯膜层一侧设置PP连接层,PP连接层采用低温可溶PP材质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耐溶胶层将极耳胶芯膜层与PP连接层连接,能有效增强极耳胶本体的机械性能,解决了极耳胶芯膜层与PP连接层结合力低的问题,提高了极耳胶本体的稳定性,不易出现不耐电解液以及分层的问题,避免了电解液漏液问题的发生,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电池的使用安全性。电池的使用安全性。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极耳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软包锂电池极耳一般由金属带和对称贴于金属带两表面的极耳胶带构成,极耳胶带主要起到绝缘作用,防止金属带与铝塑膜直接接触而形成短路。
[0003]现有极耳胶带一般有三层,三层极耳胶的中间膜层一般采用熔点高的材料,表膜层采用低熔点材料共挤压而成,但中间膜层与表膜层的物质不一样,中间膜层与表膜层结合力较低,所以在电池电解液的长期浸泡腐蚀下,易发生极耳胶分层现象,导致电池封口开裂,最终出现电解液漏液的问题,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耳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目前极耳胶中间膜层与表膜层的物质不一样,中间膜层与表膜层结合力较低,在电池电解液的长期浸泡腐蚀下,易发生极耳胶分层,导致电解液漏液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耳胶结构,包括:极耳胶本体,极耳胶本体包括极耳胶芯膜层,极耳胶芯膜层上下两侧对称设置耐溶胶层,耐溶胶层远离极耳胶芯膜层一侧设置PP连接层,PP连接层采用低温可溶PP材质制成。
[0006]优选的,极耳胶芯膜层呈薄膜状,极耳胶芯膜层采用PP材质、PEN材质、PI材质、PA材质、PET材质中的任意一种材质制成。
[0007]优选的,耐溶胶层由橡胶、阻燃剂、固化剂、离子捕捉剂、促进剂、深色添加剂及树脂混合制备而成,深色添加剂为石墨烯、炭黑、深色色素中的任意一种。
[0008]一种极耳胶结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一种极耳胶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1:制备极耳胶芯膜层,极耳胶芯膜层呈薄膜状;
[0010]步骤2:在极耳胶芯膜层表面涂抹耐溶胶,待耐溶胶烘干后制得耐溶胶层;
[0011]步骤3:在耐溶胶层表面复合可溶PP材质,制得PP连接层,待PP连接层固化后制得极耳胶本体
[0012]优选的,耐溶胶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橡胶20

40%、阻燃剂5

10%、固化剂3

5%、离子捕捉剂0.05

0.1%、促进剂3

5%、深色添加剂1

5%及树脂30

60%,深色添加剂为石墨烯、炭黑、深色色素中的任意一种。
[0013]优选的,橡胶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橡胶主体25

35%及稀释剂65

75%;阻燃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橡胶10

30%、阻燃剂主体10

20%、稀释剂50

80%;固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固化剂主体10

50%、稀释剂50

90%;离子捕捉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橡胶10

20%、离子捕捉剂主体40

60%、稀释剂20

50%;促进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促进剂主体20

30%、稀释剂70

80%;深色添加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石墨烯、炭黑、深色色素中的任意一种20

50%及稀释剂50

80%;树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橡胶主体25

35%、稀释剂65

75%。
[0014]优选的,在步骤2中,制备耐溶胶时,将预设比例的橡胶、阻燃剂、固化剂、离子捕捉剂、促进剂、深色添加剂及树脂混合后,使用高速分散机分散3

10h,高速分散机转速为800

1200r/min,分散过程通过恒温水槽将分散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预设温度范围为25

30℃,分散完成后使用5

10微米的过滤网过滤,最终制得耐溶胶。
[0015]优选的,在步骤2中,使用烘干装置将耐溶胶烘干,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烘干箱左侧设置进料口,烘干箱右侧设置出料口,烘干箱底部内壁设置若干输送辊,极耳胶芯膜层铺设在输送辊上,烘干箱上端内壁设置烘干机,烘干机下端设置若干烘干风出口,烘干风出口对准极耳胶芯膜层上表面,烘干机前端设置烘干风入口,烘干风入口连通烘干管道,烘干管道与烘干箱前端外壁固定连接,烘干管道远离烘干箱一端设置进风口,进风口位于烘干管道前端靠下位置。
[0016]优选的,烘干管道内设置保护组件,保护组件用于放置烘干管道堵塞,保护组件包括第二过滤网、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第二过滤网、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在烘干管道内从后往前依次设置,第二过滤网与烘干管道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转轴上设置转盘与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位于烘干管道外部,转盘内沿转盘径向设置若干安装孔,安装孔内滑动设置滑动杆,滑动杆靠近第一转轴一端设置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与安装孔内壁固定连接,滑动杆远离第一转轴一端设置第一敲击球,第一敲击球采用磁铁材质制成,第二转轴上设置涡轮与主动齿轮,涡轮下侧叶片与进风口在同一高度,主动齿轮位于烘干管道外部,主动齿轮为不完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间歇啮合,烘干管道底部设置收集管,收集管位于第二过滤网远离烘干箱一侧下方,收集管上端与烘干管道内部连通。
[0017]优选的,第二过滤网靠近烘干箱一侧设置摆动板,摆动板一端与烘干管道底壁铰接连接,摆动板另一端设置第二敲击球,第二敲击球采用磁性材质制成,摆动板与第二过滤网之间设置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一端与摆动板靠近中心位置铰接连接,第二复位弹簧另一端与第二过滤网侧壁铰接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耳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池
,包括极耳胶本体,极耳胶本体包括极耳胶芯膜层,极耳胶芯膜层上下两侧对称设置耐溶胶层,耐溶胶层远离极耳胶芯膜层一侧设置PP连接层,PP连接层采用低温可溶PP材质制成。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耐溶胶层将极耳胶芯膜层与PP连接层连接,能有效增强极耳胶本体的机械性能,解决了极耳胶芯膜层与PP连接层结合力低的问题,提高了极耳胶本体的稳定性,不易出现不耐电解液以及分层的问题,避免了电解液漏液问题的发生,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0019]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装置来实现和获得。
[002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极耳胶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极耳胶本体应用于卷状电池芯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极耳胶本体(1),极耳胶本体(1)包括极耳胶芯膜层(2),极耳胶芯膜层(2)上下两侧对称设置耐溶胶层(3),耐溶胶层(3)远离极耳胶芯膜层(2)一侧设置PP连接层(4),PP连接层(4)采用低温可溶PP材质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极耳胶芯膜层(2)呈薄膜状,极耳胶芯膜层(2)采用PP材质、PEN材质、PI材质、PA材质、PET材质中的任意一种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胶结构,其特征在于,耐溶胶层(3)由橡胶、阻燃剂、固化剂、离子捕捉剂、促进剂、深色添加剂及树脂混合制备而成,深色添加剂为石墨烯、炭黑、深色色素中的任意一种。4.一种极耳胶结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极耳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极耳胶芯膜层(2),极耳胶芯膜层(2)呈薄膜状;步骤2:在极耳胶芯膜层(2)表面涂抹耐溶胶,待耐溶胶烘干后制得耐溶胶层(3);步骤3:在耐溶胶层(3)表面复合可溶PP材质,制得PP连接层(4),待PP连接层(4)固化后制得极耳胶本体(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极耳胶结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耐溶胶层(3)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橡胶20

40%、阻燃剂5

10%、固化剂3

5%、离子捕捉剂0.05

0.1%、促进剂3

5%、深色添加剂1

5%及树脂30

60%,深色添加剂为石墨烯、炭黑、深色色素中的任意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极耳胶结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橡胶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橡胶主体25

35%及稀释剂65

75%;阻燃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橡胶10

30%、阻燃剂主体10

20%、稀释剂50

80%;固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固化剂主体10

50%、稀释剂50

90%;离子捕捉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橡胶10

20%、离子捕捉剂主体40

60%、稀释剂20

50%;促进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促进剂主体20

30%、稀释剂70

80%;深色添加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石墨烯、炭黑、深色色素中的任意一种20

50%及稀释剂50

80%;树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橡胶主体25

35%、稀释剂65

75%。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极耳胶结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制备耐溶胶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平易欢乐刘卫强贺沙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倍德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