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儿康科的四肢协调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辅助医疗器械康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儿康科的四肢协调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中的医疗水平十分发达,但是仍有部分儿童在出生后,由于一岁的小孩子可能脑发育不良,比如早产,难产等有缺氧病史,或其他一些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可能会导致大脑发育迟缓等,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儿童会具有四肢不协调的先天性疾病现有的设备只能对儿童单一的进行训练,患者在进行训练时,由于长时间的训练,会让儿童枯燥乏味,从而对训练失去耐心,从而导致训练的效果不加,不能根据儿童的体征进行调整设备,在训练中不能增加患者的训练强度,只能单一的主动训练;
[0003]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帮助患者四肢进行协调训练且能够患者增加患者的训练兴趣的儿康科的四肢协调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术后舒缓按摩装置,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达到了儿童四肢训练的目的,新增了提高儿童训练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儿康科的四肢协调训练装置,包括固定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脚踩板(2),所述第一脚踩板(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凸轮(3),所述第一凸轮(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杆(4),所述固定盒(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动柱(5),所述滑动柱(5)与第一连杆(4)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盒(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动齿板(6),所述第一滑动齿板(6)与第一脚踩板(2)啮合,所述固定盒(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把手(7),所述第一把手(7)与第一滑动齿板(6)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盒(1)的后端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脚踩板(8),所述第二脚踩板(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凸轮(9),所述第二凸轮(9)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杆(10),所述第二连杆(10)与滑动柱(5)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盒(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滑动齿板(11),所述第二滑动齿板(11)与第二脚踩板(8)啮合,所述固定盒(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把手(12),所述第二把手(12)与第二滑动齿板(11)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盒(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架(13),所述固定架(13)的左端转动连接有一个传动杆(14),所述第一脚踩板(2)与传动杆(14)之间啮合有一个齿带(15),所述传动杆(14)的后端啮合有一个换脸机构(16),所述滑动柱(5)的右端设有一个减速机构(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儿康科的四肢协调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脸机构(16)包括有一个与传动杆(14)啮合的转轮(1601),所述转轮(16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柱(1602),所述支撑柱(160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块(1603),所述转动块(160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弹簧(1604),所述限位弹簧(1604)另一端与支撑柱(160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换脸板(1605),所述换脸板(160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块(1606),所述固定架(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限位块(1607),所述限位块(160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挤压弹簧(1608),所述挤压弹簧(1608)另一端与固定架(13)固定连接,所述换脸板(1605)的左端开设有多个限位槽(1609),限位块(1607)、挤压弹簧(1608)与对应的限位槽(1609)相互配合形成换脸板(1605)的限位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儿康科的四肢协调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3)的右端滑动连接有一个移动块(1610),所述移动块(161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转杆(1611),所述第一转杆(1611)与转轮(1601)转动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漯河市郾城区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