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控烟排烟的代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62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5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控烟排烟的代窗结构,包括内端周向镶嵌在所述窗户洞口内的窗框组件;窗框组件朝向室内的一端设置有内窗组件,用于在室内进行窗户开关操作;窗框组件朝向室外的一端设置有外窗组件,用于在室外进行窗户开关操作;且所述内窗组件和外窗组件的开合状态通过操作组件控制;窗框组件的周向由多方位的侧窗板围设形成连通室内和室外的烟径通道,每个侧窗板上均开设有排烟口,排烟口用于排出室内烟气;排烟口的外侧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用于阻隔室外的自然风;整个代窗结构的材料选用耐高温阻燃材质制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很好的控制和利用自然风,对于高层建筑的排烟有很好的效果,并且能够完全解决风驱火现象。并且能够完全解决风驱火现象。并且能够完全解决风驱火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控烟排烟的代窗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窗体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控烟排烟的代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自然风具有不定向性和不可逆性,不定向性主要体现在自然风任何时候都没有固定一致的方向。在高层建筑火灾中自然风的风力级别和已有固定排烟设施的级别不是一个等级的,一旦自然风的方向确定了,那么烟气的大致方向也就固定了,固定设施能够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无法改变烟气的流动方向。
[0003]当火灾发生一定时间后,着火房间的温度持续升高。室内窗户的玻璃在高温的作用下就会炸裂,使着火房间与室外相连。当消防救援人员破拆出一个进入着火房间的通道时,如果这时候外界的风向正是从外面灌向室内,由于风压的作用火场的能量就会朝这个通道过来,形成风驱火现象,给消防救援人员造成伤亡。
[0004]故而目前,由于自然风的影响,高层建筑排烟问题成了世界性的难题。高层建筑火灾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住户人员大多在逃生过程中死于烟气窒息。而且风驱火现象也给消防救援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伤亡,使得消防救援任务更加艰巨,高层建筑的排烟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相关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控烟排烟的代窗结构,该代窗结构1、能够使高层建筑的排烟不受自然风的影响,有效的控制和利用自然风;在消防人员破拆时,能够将外界和将要破拆额房间隔开,杜绝风驱火现象;能够实现将烟气以最小的路径排出建筑楼外,减短发生火灾时烟气和人作用的时间,减小人员伤亡。<br/>[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控烟排烟的代窗结构,设置在建筑墙体的窗户洞口处,所述代窗结构包括内端周向镶嵌在所述窗户洞口内的窗框组件;
[0008]所述窗框组件朝向室内的一端设置有内窗组件,用于在室内进行窗户开关操作;所述窗框组件朝向室外的一端设置有外窗组件,用于在室外进行窗户开关操作;且所述内窗组件和外窗组件的开合状态通过操作组件控制;
[0009]所述窗框组件的周向由多方位的侧窗板围设形成连通室内和室外的烟径通道,每个侧窗板上均开设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口用于排出室内烟气;所述排烟口的外侧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用于阻隔室外的自然风;
[0010]整个代窗结构的材料选用耐高温阻燃材质制作。
[0011]可选的,所述窗框组件整体呈长方体,所述长方体的前后面开放并分别安装外窗组件和内窗组件,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四个面分别为四个设有排烟口的侧窗板。
[0012]可选的,所述挡风板在排烟口的前方形成挡风罩体。
[0013]可选的,所述内窗组件包括第一窗扇和第二窗扇,所述第一窗扇滑动设置在固定连接于窗框组件后端的第一内窗轨道内;所述第二窗扇滑动设置在固定连接于窗框组件后端的第二内窗轨道内,第二内窗轨道与第一内窗轨道平行布置,或者所述第二窗扇可开合的转动设置在窗框组件上;所述第一窗扇为遥控窗扇,所述第二窗扇为手动窗扇。
[0014]可选的,所述外窗组件包括第三窗扇和第四窗扇,所述第三窗扇滑动设置在固定连接于窗框组件后端的第一外窗轨道内,所述第三窗扇为遥控窗扇;
[0015]所述第四窗扇滑动设置在固定连接于窗框组件后端的第二外窗轨道内,第二外窗轨道与第一外窗轨道平行布置,或者所述第三窗扇可开合的转动设置在窗框组件上,所述第四窗扇为手动窗扇;或者所述第四窗扇固定连接在窗框组件上作为遮挡半个窗口的固定窗扇。
[0016]可选的,所述操作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窗扇/第三窗扇上端内侧的齿条,以及固定在窗框组件内侧顶部的电机,所述电机同轴连接有与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所述电机通过继电器关联遥控构件。
[0017]可选的,所述内窗组件的横向中间位置设有两个垂直走向的第一橡胶条,第一橡胶条两端连接在第一内窗轨道上形成垂直于轨道截面的第一密封通道;
[0018]所述外窗组件的横向中间位置设有两个垂直走向的第二橡胶条,第二橡胶条两端连接在第一外窗轨道上形成垂直于轨道截面的第二密封通道。
[0019]可选的,当所述第二窗扇和所述第四窗扇均设为手动窗扇时,所述第二窗扇的内表面和第四窗扇的外表面上均设有操作把手。
[0020]可选的,所述内窗组件和外窗组件之间还设有纱窗组件,所述纱窗组件设置个侧窗板的排烟口内侧;所述纱窗组件采用隐形纱窗结构。
[0021]可选的,所述窗框组件的外部设有风向感应组件,用于检测自然风的方向。
[0022]相比相关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控烟排烟的代窗结构,不仅实现了常规窗户的所有功能,而且能够将外界和着火房间隔离,并引导烟气排出而不受自然风影响,杜绝风驱火现象的产生,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同时通过遥控内外窗组件的开闭情况,配合调整建筑现有的排烟设备的方向,从而实现烟气从最短的途径排除楼外,减短了烟气流动的路径,从而短了烟气与人接触的时间,从而提高了人们在火场中逃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图1

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代窗结构的立体图,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
[0025]图6是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6]图7

1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代窗结构的六视图,分别是主视、后视、左视、右视、俯视、仰视。
[0027]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代窗结构的原理结构图。
[0028]图14是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代窗结构的模拟实验装置平视图。
[0029]图15是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代窗结构的模拟实验装置在实验一条件下的烟气流动图。
[0030]图16是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代窗结构的模拟实验装置在实验二条件下的自然风逆
向烟气流动图。
[0031]图17是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代窗结构的模拟实验装置在实验二条件下的自然风同向烟气流动图。
[0032]图18是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代窗结构的模拟实验装置在实验三条件下的烟气流动图。
[0033]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00

代窗结构;101

窗框组件;1011

侧窗板;1011
‑1‑
排烟口;1012

挡风板;102

内窗组件;1021

第一窗扇;1022

第二窗扇;103

外窗组件;1031

第三窗扇;1032

第四窗扇;104

操作组件;1041

齿条;1042

电机;1043

齿轮;1044

继电器;105

纱窗组件;200

建筑墙体;201

窗户洞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控烟排烟的代窗结构,设置在建筑墙体的窗户洞口处,其特征是:所述代窗结构包括内端周向镶嵌在所述窗户洞口内的窗框组件;所述窗框组件朝向室内的一端设置有内窗组件,用于在室内进行窗户开关操作;所述窗框组件朝向室外的一端设置有外窗组件,用于在室外进行窗户开关操作;且所述内窗组件和外窗组件的开合状态通过操作组件控制;所述窗框组件的周向由多方位的侧窗板围设形成连通室内和室外的烟径通道,每个侧窗板上均开设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口用于排出室内烟气;所述排烟口的外侧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用于阻隔室外的自然风;整个代窗结构的材料选用耐高温阻燃材质制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控烟排烟的代窗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窗框组件整体呈长方体,所述长方体的前后面开放并分别安装外窗组件和内窗组件,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四个面分别为四个设有排烟口的侧窗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控烟排烟的代窗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挡风板在排烟口的前方形成挡风罩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控烟排烟的代窗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窗组件包括第一窗扇和第二窗扇,所述第一窗扇滑动设置在固定连接于窗框组件后端的第一内窗轨道内;所述第二窗扇滑动设置在固定连接于窗框组件后端的第二内窗轨道内,第二内窗轨道与第一内窗轨道平行布置,或者所述第二窗扇可开合的转动设置在窗框组件上;所述第一窗扇为遥控窗扇,所述第二窗扇为手动窗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控烟排烟的代窗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窗组件包括第三窗扇和第四窗扇,所述第三窗扇滑动设置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帅宋杰石洋明朝辉石宽王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