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2跨临界耦合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644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O2跨临界耦合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发电及动力技术装置领域;该系统包括CO2系统以及与CO2系统匹配耦合的余热利用系统,所述CO2系统包括再压缩循环系统,位于所述再压缩循环系统的高压透平后端设置有低压透平,位于所述再压缩循环系统的进气端还设置有预压缩机,所述预压缩机的出气口还设置有余热利用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传统的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循环效率,基于结构的改进,在结构的设计上还能够进一步的耦合余热利用系统,甚至是该余热利用系统可以为热用户,其均是对于余热进行充分的利用,实现能耗的利用率,以及降低损耗,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O2跨临界耦合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O2跨临界耦合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发电及动力技术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跨临界CO2闭式循环指的是CO2作为循环工质,循环的最高参数在CO2的临界点以上,为超临界态;循环的最低参数在CO2的临界点以下,为气态。由于CO2在临界点附近易压缩,一般通过冷却器将CO2温度降低后通过预压缩机增压至临界点附近;通过预冷器,将CO2温度降低至临界点;再经主压缩机压缩后达到设计参数;经回热器,加热器等后达到设计温度;工质推动透平做功,实现对外输出。由于预压缩机出口温度较高,可通过与有机朗肯循环、斯特林循环进行耦合,对预压缩机出口热量进行回收,从而提高系统发电效率。若需要供暖,通过对余热回收,可实现系统对外供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CO2跨临界耦合循环系统,通过对预压缩机余热的回收,实现循环系统的高效。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CO2跨临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2跨临界耦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CO2系统以及与CO2系统匹配耦合的余热利用系统;所述CO2系统包括再压缩循环系统,位于所述再压缩循环系统的高压透平后端设置有低压透平,位于所述再压缩循环系统的进气端还设置有预压缩机,所述预压缩机的出气口还设置有余热利用系统,并通过余热利用系统后作为再压缩循环系统的进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2跨临界耦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压缩循环系统包括主压缩机、再压缩机、高压透平、预冷器、低温回热器、高温回热器、热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O2跨临界耦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器的进气口通过余热利用系统连通预压缩机的出气口,所述预冷器、主压缩机、低温回热器、高温回热器、热源、高压透平、低压透平依次串联;所述再压缩机的进气口通过余热利用系统连通预压缩机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再压缩机的出气口连通至高温回热器的进气口;所述低压透平依次串联高温回热器、低温回热器至预压缩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2跨临界耦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或者斯特林循环系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CO2跨临界耦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所述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循环膨胀机、蒸发器、工质泵、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连通至循环膨胀机的出气口,所述预压缩机的出气口连通至蒸发器的进气口,并通过蒸发器的出气口送出工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CO2跨临界耦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高压透平与低压透平之间还设置有再热器。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CO2跨临界耦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为斯特林循环系统;所述斯特林循环系统包括热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健鑫田瑞青张粉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