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口筒形件用高效自动渗透探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41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收口筒形件用高效自动渗透探伤设备,包括工作台(10)、导轨(20)、零件架(30)、渗透剂喷涂组件(40)、清洗剂喷涂组件(50)、烘干组件(60)、显像剂喷涂组件(70)及检测组件(80);渗透剂喷涂组件(40)包括渗透喷枪(41)、第一运动机构(42)、渗透导轨(43)及渗透龙门架(44),清洗剂喷涂组件(50)包括清洗喷枪(51)、第二运动机构(52)、清洗导轨(53)及清洗龙门架(54),烘干组件(60)包括烘干风机(61)与烘干龙门架(62),显像剂喷涂组件(70)包括显像喷枪(71)、第三运动机构(72)、显像导轨(73)及显像龙门架(74)。该设备适用于收口筒形零件内壁开口的渗透检测,检测精度高、准确性好。准确性好。准确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口筒形件用高效自动渗透探伤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零件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收口筒形件用高效自动渗透探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以铝合金或钢等材料制备的筒形零件一般需经过多道次引伸等工序,零件表面容易产生拉伸裂纹、划伤及杂质压入表面的压伤等缺陷,渗透探伤是该类缺陷有效的检测手段。但筒形零件尤其是具有大长径比的筒形零件内壁,渗透探伤操作困难,观察并测量缺陷尺寸更是难以进行。更甚者,对于小口径收口结构的大长径比筒形零件,因入口口径小,检测、观察、测量缺陷更难,尤其是斜肩部位,目视根本无法观察。为此,研制一种收口筒形零件高效自动渗透探伤设备,尤其一种适用于收口结构筒形零件内壁开口缺陷的渗透探伤的高效自动化设备,就显示出极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口筒形件用高效自动渗透探伤设备,该设备适用于筒形零件内壁,尤其是收口筒形零件内壁开口缺陷的渗透检测,检测精度高、准确性好,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操作,能够大幅提高检测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收口筒形件用高效自动渗透探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导轨、零件架、渗透剂喷涂组件、清洗剂喷涂组件、烘干组件、显像剂喷涂组件及检测组件;所述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端面的两侧,所述零件架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所述零件架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工作台一端上侧固定设置检测组件且所述工作台上侧由靠近到远离所述检测组件依次设置显像剂喷涂组件、烘干组件、清洗剂喷涂组件与渗透剂喷涂组件,所述工作台表面对应所述显像剂喷涂组件、烘干组件、清洗剂喷涂组件与渗透剂喷涂组件分别开设一矩形孔;所述零件架上设置用于安装筒形零件的台阶孔;所述渗透剂喷涂组件包括渗透喷枪、第一运动机构、渗透导轨及渗透龙门架,所述渗透龙门架与所述工作台两侧及地面固定连接,渗透龙门架中部且对应矩形孔固定设置一渗透导轨,与所述渗透导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运动机构下端设置若干渗透喷枪;所述清洗剂喷涂组件包括清洗喷枪、第二运动机构、清洗导轨及清洗龙门架,所述清洗龙门架与所述工作台两侧及地面固定连接,清洗龙门架中部且对应矩形孔固定设置一清洗导轨,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与所述清洗导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下端设置若干清洗喷枪;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烘干风机与烘干龙门架,所述烘干龙门架与所述工作台两侧及地面固定连接,烘干龙门架中部且对应矩形孔固定设置一烘干风机;所述显像剂喷涂组件包括显像喷枪、第三运动机构、显像导轨及显像龙门架,所述显像龙门架与所述工作台两侧及地面固定连接,显像龙门架中部且对应矩形孔固定设置一显像导轨,所述第三运动机构与所述显像导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三运动机构下
端设置若干显像喷枪。
[0005]所述渗透喷枪、清洗喷枪与显像喷枪均包括喷嘴、定位块、密封块及喷管;所述定位块由下部斜锥段与直线段组成且直线段上端与对应运动机构(即第一运动机构、第二运动机构、第三运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块套接在所述定位块外壁且所述定位块的直线段与所述密封块滑动连接;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定位块下端,包括上斜喷段及下斜喷段,所述上斜喷段为圆筒状、其外壁且绕其中轴线均匀分布若干向上倾斜的上斜喷口,所述下斜喷段为半球状、其外壁且绕其中轴线均匀分布若干向下倾斜的下斜喷口,所述上斜喷段与所述下斜喷段螺纹连接(上斜喷段与下斜喷段之间不连通)且所述上斜喷口与所述下斜喷口错位均匀分布(即下斜喷口位于相邻两个上斜喷口连线的中线上,上斜喷口位于相邻两个下斜喷口连线的中线上);所述喷嘴上端(即上斜喷段上端)固定连接喷管且所述喷管贯穿所述定位块;所述喷嘴、定位块、密封块与喷管共轴线。
[0006]由于收口筒形件斜肩相比于直筒段具有一定的斜度,若采用现有的单向喷口结构在斜肩段喷涂,难以同时解决涂层厚度不均、涂层材料流挂的问题;如,上斜喷口因喷口轴线与斜肩接近垂直,喷涂涂层材料挂壁性好,不容易产生流挂,但因上斜喷口与斜肩距离近,喷涂距离小,只能采用较小的气压,导致喷涂材料集中,实现涂层周向的均匀性控制极为困难;而下斜喷口喷涂距离大,喷涂材料分散,易于实现涂层周向的均匀性控制,但其与斜肩夹角小,喷涂涂层材料挂壁性差,若采用较大喷涂气压,难以避免流挂等缺陷。本申请先使相邻两个下斜喷口所喷涂层边缘搭接适当宽度,而后,位于两个下斜喷口中间的上斜喷口所喷涂层在上述边缘搭接处补喷一层,以保证涂层周向的均匀性。同时,采用上述方法后,下斜喷口需喷涂的涂层宽度可适当降低,即下斜喷口的喷涂气压可得到有效降低,能避免流挂等缺陷。
[0007]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内窥摄像头、第四运动机构、内窥导轨及内窥龙门架;所述内窥龙门架与所述工作台两侧及地面固定连接,内窥龙门架中部固定设置一内窥导轨,所述第四运动机构与所述内窥导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四运动机构下端设置若干内窥摄像头。
[0008]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渗透探伤设备还包括工业计算机、压缩气体供气装置、设备运行控制系统及抽风集液装置;所述工业计算机设置在所述内窥龙门架的一侧且工业计算机与所述内窥摄像头电性连接;所述压缩气体供气装置分别与所述渗透喷枪、清洗喷枪、显像喷枪连通,压缩气体供气装置向各喷枪提供压缩气体;所述设备运行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零件架、第一运动机构、第二运动机构、第三运动机构、第四运动机构电性连接,用于控制各机构间的运动协调;所述抽风集液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侧且与各个矩形孔连通,所述台阶孔内设置贯穿零件架的漏液口,通过抽风集液装置从筒形零件底部、并通过漏液口将雾化或滴落的喷涂材料(即渗透剂、清洗剂、显像剂)吸走并储存。
[0009]优选的,所述漏液口直径大于筒形零件底部孔的直径。
[0010]作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斜喷口的直径为所述下斜喷口直径的1/3。
[0011]作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斜喷口与所述下斜喷口的数量一致,且不少于3个。喷口的数量根据筒形零件的内径确定,若筒形零件内径小于10mm,则上斜喷口与下斜喷口的数量均为3个且各喷口(即上斜喷口与下斜喷口,下同)之间的间隔角度为60
°
;若筒形零件内径为10mm~30mm,则上斜喷口与下斜喷口的数量均为4个且各喷口之间的间隔角度为45
°
;若
筒形零件内径大于30mm,则上斜喷口与下斜喷口的数量为5个及以上且各喷口之间的间隔角度一致。
[0012]作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斜喷口圆心与所述下斜喷口圆心在轴向的间距为筒形零件内径的1/2~3/4。
[0013]作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斜喷口与筒形零件斜肩角度为85
°
~90
°
;所述下斜喷口与喷嘴轴线的角度为70
°±3°

[0014]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喷管高于所述定位块的一段内部设置分隔板且所述分隔板将此段喷管均匀分成上斜喷口进气通道与下斜喷口进气通道,所述上斜喷口进气通道与所述上斜喷段通过软管连通,所述下斜喷口进气通道与所述下斜喷段通过软管连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口筒形件用高效自动渗透探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导轨、零件架、渗透剂喷涂组件、清洗剂喷涂组件、烘干组件、显像剂喷涂组件及检测组件;导轨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端面的两侧,零件架设置在导轨上且零件架与导轨滑动连接;工作台一端上侧固定设置检测组件且工作台上侧由靠近到远离检测组件依次设置显像剂喷涂组件、烘干组件、清洗剂喷涂组件与渗透剂喷涂组件,工作台表面对应显像剂喷涂组件、烘干组件、清洗剂喷涂组件与渗透剂喷涂组件分别开设一矩形孔;零件架上设置用于安装筒形零件的台阶孔;渗透剂喷涂组件包括渗透喷枪、第一运动机构、渗透导轨及渗透龙门架;清洗剂喷涂组件包括清洗喷枪、第二运动机构、清洗导轨及清洗龙门架;烘干组件包括烘干风机与烘干龙门架;显像剂喷涂组件包括显像喷枪、第三运动机构、显像导轨及显像龙门架;渗透喷枪、清洗喷枪与显像喷枪均包括喷嘴、定位块、密封块及喷管。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一种收口筒形件用高效自动渗透探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龙门架与工作台两侧及地面固定连接,渗透龙门架中部且对应矩形孔固定设置一渗透导轨,第一运动机构与渗透导轨滑动连接且第一运动机构下端设置若干渗透喷枪;清洗龙门架与工作台两侧及地面固定连接,清洗龙门架中部且对应矩形孔固定设置一清洗导轨,第二运动机构与清洗导轨滑动连接且第二运动机构下端设置若干清洗喷枪;烘干龙门架与工作台两侧及地面固定连接,烘干龙门架中部且对应矩形孔固定设置一烘干风机;显像龙门架与工作台两侧及地面固定连接,显像龙门架中部且对应矩形孔固定设置一显像导轨,第三运动机构与显像导轨滑动连接且第三运动机构下端设置若干显像喷枪;定位块由下部斜锥段与直线段组成且直线段上端与对应运动机构固定连接,密封块套接在定位块外壁且定位块的直线段与密封块滑动连接;喷嘴设置在定位块下端,包括上斜喷段及下斜喷段,上斜喷段为圆筒状、其外壁且绕其中轴线均匀分布若干向上倾斜的上斜喷口,下斜喷段为半球状、其外壁且绕其中轴线均匀分布若干向下倾斜的下斜喷口,上斜喷段与下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扬帆李忠盛吴护林丛大龙黄安畏李立陈汉宾刘正涛莫非张隆平黄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