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时解锁及二次锁紧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40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延时解锁及二次锁紧的电连接器,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针对电连接器安全性能较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相互插合的插座壳体和插头壳体,插座壳体的同一平面上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一级限位柱、三级限位柱和二级限位柱;插头壳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上侧板,两上侧板形成限位空间,限位空间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限位夹机构、插销机构和倒钩机构,随插头壳体逐渐插入插座壳体内,限位夹机构先与一级限位柱卡接,倒钩机构再与二级限位柱卡接,当插销机构与三级限位柱卡接时,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锁紧,且插销机构的后部与倒钩机构的后部在垂直方向上抵靠,从而实现功率端子延时解锁以及插座壳体、插头壳体的二次锁紧,提高了电连接器的安全性。电连接器的安全性。电连接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延时解锁及二次锁紧的电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延时解锁及二次锁紧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兴起,汽车电连接器成为了连接器应用的新热点。汽车电连接器相比于普通连接器其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现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普遍要求具有高压互锁功能(HVIL),即高压连接器解锁过程中,功率端子断开前,需先将信号端子断开,与此同时,控制系统识别到信号断开及切断高压回路中的电流,再将功率端子断开。上述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调整功率端子和信号端子的接触长度来实现的,高压接触件的长度比信号接触件长,以此来达到连接器在插合和分离时能够实现高压接触件“先接触,后断开”的使用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分离的速度很快,使得信号接触件和功率接触件几乎同时断开,导致高压回路有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可见一级锁紧机构的电连接器在安全性能方面存在较大隐患,已无法满足新能源车的使用要求。
[0003]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相应改进,如公开日为2022
‑4‑
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延时解锁及二次锁紧的电连接器,包括相互插合的插座壳体和插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壳体的同一平面上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一级限位柱、三级限位柱和二级限位柱;所述插头壳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上侧板,两所述上侧板形成限位空间,所述限位空间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限位夹机构、插销机构和倒钩机构,随所述插头壳体逐渐插入所述插座壳体内,所述限位夹机构先与所述一级限位柱卡接,所述倒钩机构再与所述二级限位柱卡接,所述插销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内,且沿所述倒钩机构的长度方向滑动以朝向或远离所述三级限位柱,当所述插销机构与所述三级限位柱卡接时,所述插头壳体与所述插座壳体锁紧,且所述插销机构的后部与所述倒钩机构的后部在垂直方向上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解锁及二次锁紧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机构包括插销臂,所述插销臂与所述倒钩机构在垂直方向上有间隙,或所述插销臂位于与所述倒钩机构的外侧,所述插销臂的前部设置有与所述三级限位柱相适配的限位槽,后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倒钩机构的后部抵靠的抵靠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解锁及二次锁紧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机构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的中部与所述上侧板连接,前部通过颈部板与连接有卡钩,所述颈部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所述卡钩与所述二级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兵潘自强赵江杰邹地河
申请(专利权)人:文依精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