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628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料斗装置,包括料槽,料槽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均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垂直部、倾斜部和圆弧部;料槽的内部设有对称且平行地布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料槽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料槽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出料口;进料口和多个出料口均位于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颗粒性粉末产品的分散宽度L=2H*ctga,a为颗粒性粉末产品的休止角,H为进料口的底部到倾斜部与圆弧部的交线之间的距离。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在下料过程中颗粒性粉末产品中的粉末和颗粒均匀落下,避免其分开堆积,从而保证产品的分装质量。从而保证产品的分装质量。从而保证产品的分装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料斗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料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颗粒性粉末产品由颗粒和粉末组成,但是由于颗粒和粉末的流动性存在差异,在使用料斗装置进行下料的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大于粉末的质量,颗粒的流动速度较快将会导致颗粒堆积,从而造成粉末和颗粒出现分层或者分流的现象,在填充过程中容易造成产品装量不合格,产生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斗装置,能够保证在下料过程中颗粒性粉末产品中的粉末和颗粒均匀落下,避免其分开堆积,从而保证颗粒性粉末产品的分装质量。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料斗装置,其包括料槽,所述料槽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均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垂直部、倾斜部和圆弧部;所述前侧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前端,所述后侧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后端;
[0005]所述料槽的内部设有对称且平行地布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
[0006]所述料槽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料槽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多个所述出料口均位于在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
[0007]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粉末产品的分散宽度L=2H*ctga,a为颗粒性粉末产品的休止角,H为所述进料口的底部到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圆弧部的交线之间的距离。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隔板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所述第二隔板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均设有供所述第一隔板插接的第一插槽;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均设有供所述第二隔板插接的第二插槽。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料槽的顶部盖设有料槽盖,所述料槽盖包括盖合板以及自所述盖合板延伸至所述料槽内的插接部,所述盖合板与所述插接部呈T型布置,所述插接部插接在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所述进料口成型于所述盖合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盖合板上设有呼吸口,所述呼吸口成型于所述盖合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盖合板上设有把手。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均设有透明的观察口。
[0014]实施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料斗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通过在料槽的内部设置对称且平行地布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同
时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颗粒性粉末产品的分散宽度L=2H*ctga,其中,a为颗粒性粉末产品的休止角,H为所述进料口的底部到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圆弧部的交线之间的距离。在下料的过程中能够将颗粒性粉末产品中的粉末和颗粒均始终保持在开始下滑的临界值内,使得粉末和颗粒均匀落下,从而避免粉末和颗粒出现分开堆积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料斗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料斗装置的左视图;
[0019]图3是料槽盖的主视图;
[0020]图4是料槽盖的左视图。
[0021]图中标记:
[0022]前侧板1;后侧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垂直部5;倾斜部6;圆弧部7;第一隔板8;观察口9;进料口10;出料口11;第一插槽12;第二插槽13;料槽盖14;盖合板14a;插接部14b;呼吸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料斗装置,其包括料槽,所述料槽包括前侧板1、后侧板2、左侧板3和右侧板4,所述前侧板1和所述后侧板2均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垂直部5、倾斜部6和圆弧部7;所述前侧板1分别连接在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的前端,所述后侧板2分别连接在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的后端。
[0026]所述料槽的内部设有对称且平行地布置的第一隔板8和第二隔板;所述料槽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0,所述料槽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出料口11;所述进料口10和多个所述出料口11均位于在所述第一隔板8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所述第一隔板8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距离小于颗粒性粉末产品的分散宽度L=2H*ctga,a为颗粒性粉末产品的休止角,H为所述进料口的底部到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圆弧部的交线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料槽的顶部盖设有料槽盖14,所述料槽盖14包括盖合板14a以及自所述盖合板14a延伸至所述料槽内的插接部14b,所述盖合板14a与所述插接部14b呈T型布置,所述插接部14b插接在所述第一隔板8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所述进料口10成型于所述盖合板14a上
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8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
[0027]由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粉斗装置在下料的过程中,颗粒性粉末产品通过进料口10进入料槽的内部并在第一隔板8和第二隔板之间落下,随后从出料口11排出,实现对产品的分装。可以理解的是,分散宽度L为颗粒性粉末产品中粉末和颗粒开始下滑的临界值,若第一隔板8与第二隔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分散宽度L,由于颗粒的质量大于粉末的质量,即前者下滑的加速度大于后者下滑的加速度,将会导致粉末和颗粒出现分开堆积的现象,故为保证在下料的过程中,粉末和颗粒均匀地从进料口10落到出料口11中,第一隔板8与第二隔板之间的距离需小于或者等于分散宽度L=2H*ctga。此外,通过在前侧板1和后侧板2上设置圆弧部7,能够使得颗粒性粉末产品缓慢地落到出料口11中,从而避免出现卫生死角。
[0028]需要说明的是,插接部14b为自盖合板14a向下延伸的挡板,这样的设计,能够避免在下料的过程中颗粒性粉末产品往左侧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斗装置,包括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均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垂直部、倾斜部和圆弧部;所述前侧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前端,所述后侧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后端;所述料槽的内部设有对称且平行地布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料槽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料槽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多个所述出料口均位于在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颗粒性粉末产品的分散宽度L=2H*ctga,a为颗粒性粉末产品的休止角,H为所述进料口的底部到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圆弧部的交线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所述第二隔板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左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兰周振华潘保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