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性好的织物输送带带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27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1:43
本申请公开一种阻燃性好的织物输送带带芯,包括骨架层、第一橡胶层、第二橡胶层、上阻燃层和下阻燃层,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分别位于骨架层相对的两个侧面,上阻燃层包括第一隔热层和第一阻燃层,第一隔热层设置在第一橡胶层远离骨架层的侧面,第一阻燃层设置在第一隔热层远离第一橡胶层的侧面;下阻燃层包括第二隔热层和第二阻燃层,第二隔热层设置在第二橡胶层远离骨架层的侧面,第二阻燃层设置在第二隔热层远离第二橡胶层的侧面;此外,所述第一阻燃层远离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侧面,或者所述第二阻燃层远离所述第二隔热层的侧面设置有防滑层,方便输送织物。本申请提供的输送带带芯能够有效提高输送带带芯的阻燃性能、韧性和结构强度。结构强度。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性好的织物输送带带芯


[0001]本技术涉及输送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阻燃性好的织物输送带带芯。

技术介绍

[0002]阻燃输送带,一般也称为整芯阻燃输送带,是由整体带芯经聚氯乙烯浸渍糊浸渍塑化或硫化后做成,具有强度大、运量大、运输平衡等特点。
[0003]如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专利CN213355793U,专利名称为一种煤矿用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带芯的技术方案,其通过上盖胶层顶端设置的弹性凸起以及上盖胶层的两侧设置的阻挡块来方便煤矿的输送,并避免煤矿从输送带边缘滑落,以提高运输效率;此外,其还通过纳米气泡膜制成的隔热层来阻隔输送带上的热量。
[0004]然而,其技术方案主要是基于运输标的物

煤矿所具有的特性(质重且形状不规则)进行的适应性设置,而在织物输送带中,不具有较重、形状不规则等这些特征,相反的,具有质轻且更加容易燃烧的特性。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阻燃效果更好而不是能够运输较重且形状不规则的物品的阻燃输送带带芯是本申请的目的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达到本技术至少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阻燃性好的织物输送带带芯,包括骨架层、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其中所述第一橡胶层和所述第二橡胶层分别位于所述骨架层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输送带带芯还包括:
[0007]上阻燃层,其中所述上阻燃层包括第一隔热层和第一阻燃层,其中所述第一隔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层远离所述骨架层的侧面,所述第一阻燃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热层远离所述第一橡胶层的侧面;和
[0008]下阻燃层,其中所述下阻燃层包括第二隔热层和第二阻燃层,其中所述第二隔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橡胶层远离所述骨架层的侧面,所述第二阻燃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热层远离所述第二橡胶层的侧面;
[0009]其中所述第一阻燃层远离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侧面,或者所述第二阻燃层远离所述第二隔热层的侧面设置有防滑层。
[001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在所述第一阻燃层远离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侧面以及所述第二阻燃层远离所述第二隔热层的侧面中,未设置所述防滑层的侧面设置有盖胶层。
[001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阻燃层为具有阻燃特性的硫化橡胶层、橡塑共混胶层或PVC层。
[001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阻燃层为具有阻燃特性的硫化橡胶层、橡塑共混橡胶层或聚氨酯层。
[001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防滑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或防滑凸起。
[0014]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阻燃层和所述第二阻燃层的厚度为1.4mm~4mm。
[0015]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0016]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阻燃性好的织物输送带带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0

骨架层,11

第一橡胶层,12

第二橡胶层,20

上阻燃层,21

第一隔热层,22

第一阻燃层,23

第一侧,24

防滑层,30

下阻燃层,31

第二隔热层,32

第二阻燃层,33

第二侧,34

盖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19]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说明书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0021]参考图1,依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阻燃性好的织物输送带带芯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其中所述阻燃性好的织物输送带带芯包括骨架层10、第一橡胶层11和第二橡胶层12,其中所述第一橡胶层11和所述第二橡胶层12分别位于所述骨架层10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用于在带芯厚度方向的两端给带芯提供良好的韧性和结构强度,进而提高输送带带芯的使用寿命。此外,所述输送带带芯还包括上阻燃层20和下阻燃层30,其中所述上阻燃层20包括第一隔热层21和第一阻燃层22,其中所述第一隔热层21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层11远离所述骨架层10的侧面,同时,所述第一阻燃层22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热层21远离所述第一橡胶层11的侧面,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隔热层21来阻隔所述第一橡胶层11和所述第一阻燃层22之间的热量传递,并通过所述第一阻燃层22来阻止输送带带芯在该侧(定义为第一侧23)的燃烧,其中所述下阻燃层30包括第二隔热层31和第二阻燃层32,其中所述第二隔热层31设置在所述第二橡胶层12远离所述骨架层10的侧面,同时,所述第二阻燃层32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热层31远离所述第二橡胶层12的侧面,从而通过所述第二隔热层31来阻隔所述第二橡胶层12和所述第二阻燃层32之间的热量传递,并通过所述第二阻燃层32来阻止输送带带芯在所述第一侧23相对的第二侧33的燃烧。也就是说,在本申请提供的阻燃性好的织物输送带带芯中,虽然所述第一阻燃层22和所述第二阻燃层32都具有阻燃的效果,
但是,在热量进行两面夹击的情况下,尤其是在被输送的织物出现燃烧时,所述第一阻燃层22和所述第二阻燃层32很有可能出现阻燃失效的情况,为此,本申请在所述第一橡胶层11和所述第一阻燃层22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橡胶层12和所述第二阻燃层32之间分别设置了所述第一隔热层21和所述第二隔热层31,来有效阻隔第一侧23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二阻燃层32的内侧面,同时有效阻隔第二侧33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一阻燃层22的内侧面,进而避免前述阻燃失效的情况出现,从整体上提高输送带带芯的阻燃性能。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阻燃层22远离所述第一隔热层21的侧面,或者所述第二阻燃层32远离所述第二隔热层31的侧面设置有防滑层24,用于在设置所述防滑层24(即输送带的表层)的侧面通过提高摩擦系数来快速输送织物。为介绍方便,在图1中,所述防滑层24位于所述第一阻燃层22远离所述第一隔热层21的侧面。...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性好的织物输送带带芯,包括骨架层、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其中所述第一橡胶层和所述第二橡胶层分别位于所述骨架层相对的两个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带芯还包括:上阻燃层,其中所述上阻燃层包括第一隔热层和第一阻燃层,其中所述第一隔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层远离所述骨架层的侧面,所述第一阻燃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热层远离所述第一橡胶层的侧面;和下阻燃层,其中所述下阻燃层包括第二隔热层和第二阻燃层,其中所述第二隔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橡胶层远离所述骨架层的侧面,所述第二阻燃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热层远离所述第二橡胶层的侧面;其中所述第一阻燃层远离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侧面,或者所述第二阻燃层远离所述第二隔热层的侧面设置有防滑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付艳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圣泰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